太極拳研究的方向

太極拳是武術,武術是減法的藝術。做出精簡的改良,除了技術本身的難度以外,最辛苦之處,莫過於內心的平衡。

首先要充分理解和知曉當下手中的技術,然後敢於正視其瑕疵。擇(zhai)之改良,之後反覆測試,似臨床試藥一般的體驗。如果一切順利,自然是巨大豐收,但如果體驗依舊有瑕疵,則要在兩種可能性中不斷細細品味,到底是改良之後的方式夠不好,還是自己還沒有適應好?這就需要不斷增加測試(練習)的數量,來進行更為精細的評估。

在反覆測試(練習)之後,改良的內容既有可能讓拳法前進一步,又有可能退回到原處,重新來過。最壞的結果莫過於後者,白白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卻要重新面對一開始瑕疵問題。因此對於武術的研究絕非動作的變更,乃是訓練方式的改良。這要求巨大的耐心,和堅持不懈的努力。

太極拳的傳播存在很多錯誤理論。太極拳中最大的錯誤,莫過於把所有的訓練服務於推手。認為太極拳是一門“推手既等於技擊”的武術,那是一個巨大誤區。太極拳本是長拳,其攻防都是發手於外(打擊)的訓練。而推手的技術屬於短打,且還是不完整的短打,只是短打的部分末技,90%都體現為推搡,幾乎體現不出打。如果說要把太極拳進行改良,無論是訓練方式還是最終落於技擊的體用,都要本身一個方向,那就是保持其長拳的特點,不可荒廢其技擊的本質。這是十分重要的。

至今有太多練習者還在動輒以科學之名說太極拳是:“速度、力量、技巧。”殊不知太極拳所講求的只有技術,技分三項:“速度、力度(並非力量)、變化”,三者皆以技術達成,而不是依賴身體的強度,尤其是速度,力度亦由其帶來。

如今本門的太極拳可說點滴之間皆藝術。細節不斷充實,但表現卻愈發簡練。我曾以為改良到某種程度既會罷手,但如今看來,一切都不會停止,而是不斷地繼續下去。長拳、技擊、優而減之,盡頭在哪裡?走走看看再說吧!

我是京朝派楊門太極拳的楊諾賓

願與你一道:接觸傳統,感受文化


太極拳研究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