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旁遮普地区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在数千年前就形成了高度的文明。它位于阿富汗高原和恒河平原之间,横跨今天的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是中亚地区进入印度次大陆的必经之地。从雅利安人开始,一代代异族通过这里开启了占领印度的征途,当地人民也经常受到不平等的待遇。旁遮普人就是在战争、误解、剥削中成长,也养成了尚武、坚韧、顽强的民族性格。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旁遮普位于印度古文明的核心区

萌芽

1.在印度教和伊斯兰教共同影响下诞生

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的军队企图占领印度次大陆,旁遮普成为他们前进的跳板。阿拉伯人的军事占领是短暂的,他们带来的伊斯兰教却将在这里产生了深远影响。在随后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信仰伊斯兰教的突厥人、伊朗人多次占领这一地区,进一步强化了此地的伊斯兰化进程。在当时社会、民族大背景下,印度教虔诚派和伊斯兰教苏菲派的优点被充分整合,最终形成了独立于印度教和伊斯兰教之外的宗教——锡克教。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锡克教符号


2.从温和派到独立派

锡克教的教主被称为“古鲁”,第一代“古鲁”那纳克在旁遮普甚至整个印度次大陆都具有巨大影响力。1499年,他在“得到神的启示之后”创建了锡克教,在印度次大陆各地和中亚、中东等伊斯兰教地区进行宣传。1520年,他效仿波斯萨法维教团,创造了卡尔萨教团。他在创教初期得到了莫卧儿帝国阿巴克大帝的支持,但是随着卡尔萨教团的强大,锡克教开始受到莫卧儿帝国的猜忌,双方的矛盾越来越大。卡尔萨教团最终成为反抗莫卧儿帝国统治的军事政治工具。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那纳克

1699年,锡克教第十代也是最后一代“古鲁”戈宾德·辛格宣布锡克教从形式和内容上彻底脱离印度教,他摒弃了印度教的种姓制度,提倡人人平等,建立了军事机构、将手中的最高权力转移给了卡尔萨教团、确定了传统服饰及象征意义,在强调民族独立性的同时,以旁遮普为中心积极拓展民族生存空间。而信仰锡克教,接受锡克教信仰和行为习惯的旁遮普人,成为了锡克族的核心力量,一个强大的锡克帝国呼之欲出。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锡克人装束

锡克族的出现离不开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历史,而它最终能成长成为一股强大的力量不仅得益于历代“古鲁”们通过宗教满足了当地人民的需求,更是由于它已经逐渐成为旁遮普人民对抗莫卧儿帝国剥削压迫的有力武器。

建国

1.击败莫卧儿帝国,建立第一锡克国家

1707年,面对日益强大的锡克独立运动,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命大军发起了对锡克族的疯狂进攻,戈宾德·辛格大败,富饶的旁遮普地区沦陷,他只得率领残部退守喜马拉雅山一带。这次战斗进一步激化了锡克人与莫卧儿帝国的矛盾,坚定了锡克人独立建国的意志。奥朗则布死后,整个莫卧儿帝国陷入四分五裂之中,锡克人迅速恢复了在旁遮普地区的势力,饱受莫卧儿帝国数百年压迫的锡克族人民迎来了难得的解放机会。史称“第一锡克国家”的独立国家在旁遮普地区蓬勃发展起来,锡克人民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则布

然而好景不长,1715年,莫卧儿帝国的优势兵力从德里赶到旁遮普,在当地莫卧儿帝国残余势力的配合下,击败了锡克帝国的军队,锡克族势力遭到了沉重打击,再次陷入莫卧儿帝国的统治。第一锡克国家虽然只维持了7年时间,但是迈出了锡克族人民走向民族独立的第一步,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锡克族人民在与莫卧儿帝国统治者的长期斗争中坚持民族独立,建立民族国家的追求,在精神信仰、行为习惯等各方面已经和莫卧儿帝国完全不同,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富饶的土地,完全有建立独立国家的基础,这是第一锡克国家建立的内因,而莫卧儿帝国的衰落、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无疑还为锡克族获得独立提供了难得的外因。因此,第一锡克国家的建立具有历史必然性。

2.击败阿富汗杜兰尼王朝,建立第二锡克国家

1739年,建立波斯阿夫沙尔王朝的纳迪尔沙从阿富汗打到了旁遮普,面对人称“波斯拿破仑”的纳迪尔沙,莫卧儿帝国在当地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这里成为了波斯人的天下。纳迪尔沙死后,莫卧儿帝国势力卷土重来,对锡克人的打击变本加厉,在当地犯下了令人发指的罪行。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波斯阿夫沙尔王朝纳迪尔沙

曾经帮助波斯取得广阔领土的阿富汗部落趁波斯衰落之机,宣布独立,建立了阿富汗杜兰尼王朝。1748年,阿富汗人进攻旁遮普,经过多个回合的战争,在当地逐步建立起了统治机构。当地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阿富汗杜兰尼王朝版图

面对当地复杂的政治局势,锡克人暗中蓄积力量,通过运用游击战等手段一点点动摇着阿富汗人的统治根基。1765年,锡克人终于彻底击败阿富汗军队,结束了阿富汗人在当地的统治,建立了“第二锡克国家”。然而在争取独立期间建立的12个米尔斯(即民团)却有发展成为地方割据势力的趋势,第二锡克国家的统一再次受到威胁。

第二锡克国家击败了阿富汗统治者,但是依然具有浓厚的部落联盟色彩,与“帝国”还有明显差距。但是击败阿富汗人的历史增强了锡克人的民族凝聚力和民族自尊心,对于锡克帝国的最终建立做好了思想上、政治上的准备,也提高了旁遮普地区人民对于锡克民族国家的民族认同,为锡克帝国的建立和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再度击败阿富汗杜兰尼王朝:建立锡克帝国

1796年,阿富汗再度入侵旁遮普,在民族危难之际,当地割据势力在兰吉特·辛格的带领下联合起来,先后两次击败阿富汗大军,逐渐获得了事实上的独立和统一。1799年,他占领旁遮普首府拉合尔,阿富汗统治者被迫任命他为拉合尔总督。1801年,兰吉特·辛格称帝,锡克族的民族解放运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锡克民族的独立进程到达了光辉的顶点。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锡克帝国

锡克帝国充分利用西方列强间的矛盾,在完成内部统一之后开启了领土扩张之路。到了19世纪20年代,先后占领了克什米尔、白沙瓦和阿富汗部分地区,最终统一了印度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北至克什米尔,南至信德地区,东达萨特累季河,西抵阿富汗边境的庞大帝国。锡克帝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大与繁荣,与已经沦为英国殖民地的莫卧儿帝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锡克帝国的建立是锡克族人民经过数百年斗争取得的民族伟大胜利,全面脱离了与周边各帝国的隶属关系,锡克帝国的历史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方面离不开锡克人民在前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另一方面也要归功于兰吉特·辛格对于国家的有效治理。

亡国

1839年,兰吉特·辛格死后,由于没有建立完善的继承制度和地方割据势力的存在,一幕幕宫廷政变开始在锡克帝国不断上演,锡克帝国迅速走向衰落。觊觎锡克帝国领土已久的英国人抓住机会,在1845年发动了第一次英锡战争,锡克帝国内部矛盾重重,根本无法组织有效的反击,最终锡克人一败涂地,不仅放弃了大部分军队,还被迫将克什米尔地区割让给英国殖民政府。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兰吉特·辛格

1848年,不甘心失败的锡克人发动反抗英国殖民统治的武装起义,第二次英锡战争爆发,然而锡克人再次战败。在战争中被打倒的锡克帝国再也没有爬起来,曾经英勇无比的锡克勇士再也没有找回昔日的荣光。1849年,英印总督大贺胥宣布将锡克帝国并入英属印度,锡克族的独立之路就此破灭。1853年,复国无望的锡克帝国王子宣布改信基督教,锡克族人民陷入严重的信仰危机。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英国侵略者

锡克帝国的建立和周边阿富汗杜兰尼王朝、波斯阿夫沙尔王朝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依靠一个英明的君主短期内取得国家统一并迅速向四周完成扩张。然而,一旦失去了英明的君主,国家实力就会直线下降,内部矛盾就会暴露出来,外部势力往往会乘虚而入,不仅影响着疆域面积甚至影响到了王朝的兴衰更替。同阿富汗和波斯相比,锡克帝国很显然是不幸的,它遇到了大英帝国和它的殖民地印度,最终全境被划入印度,就此丧失了民族独立的机会。

挣扎

锡克帝国灭亡后,上层社会彻底倒向了英国殖民政府,成为殖民者维持在印度统治的工具。锡克族军队帮助殖民政府镇压印度1857年民族大起义,殖民政府也在经济发展等方面为当地人民提供了帮助。但是,锡克族和旁遮普人民依然没有放弃独立建国的希望。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旁遮普位置示意图

1.建立“卡利斯坦国”的构想

19世纪70年代,在西方思想的冲击和自身宗教复兴的背景下,锡克民族复兴运动蓬勃开展起来。锡克教开始强调自身和印度教各方面的区别,明确自己独特的民族属性。锡克人先后成立了辛格协会、卡尔萨公社大会等组织,加强了民族团结和民族认同。20世纪20年代,锡克族的政治组织阿卡利党建立,锡克民族的主体地位得到不断强化。1943年,该党提出建立“自由旁遮普”,还将建立独立的“卡利斯坦国”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但是在印巴分治,英国人不允许第三个国家出现的背景下,旁遮普地区锡克人并不占有绝对优势,这一目标根本难以实现。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英属印度军队

2.建立“旁遮普语言邦”

印度独立后,锡克人只得退而求其次,准备以语言为纽带,建立“锡克语言邦”。这一要求一开始因为会损害旁遮普的印度教徒被印度政府拒绝。但是随着当时印巴矛盾、中印矛盾的加剧,为了笼络人心,印度政府最终同意了建立“旁遮普语言邦”的要求,锡克人追求独立的目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体现。

3.演变为宗教极端势力

由于印度政府未能进一步缓和宗教矛盾,在民族问题的处理上屡次出错,到20世纪80年代,锡克族的激进分子已经在海外成立了流亡政府,发动“卡利斯坦”独立运动,旁遮普一度陷入混乱与失控。印度总理英迪拉·甘地采取强硬手段,发兵占领锡克族宗教圣地金庙,再度激化双方矛盾。1984年10月,英迪拉·甘地被锡克族卫兵刺杀身亡。锡克族的反抗力量逐渐演变为宗教极端势力与印度政府长期抗衡。

曾经多次独立建国的锡克人,为何最终未能脱离印度而独立?

英迪拉·甘地

其实,锡克族一再追求独立是一种历史情结,也是印度的特殊政治经济形势造成的。一方面,印度政府多次拒绝锡克族的正当要求,歧视人口处于少数的锡克族的政策;另一方面,锡克人原有的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在当代受到极大冲击,他们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出现明显下降,这也是造成锡克族追求独立的重要原因。

后记

为什么锡克人最后未能脱离印度,独立建国呢?从历史和文化角度看,不管是锡克人还是旁遮普人都是曾经印度文明的一部分,他们的经历与归属曾经很复杂,但是作为一个本土民族和一个相对年轻的本土宗教,他们和印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追求过独立,也创造过属于自己的历史与文明,但是在被大英帝国强行整合进入印度之后,再度被拉入印度历史的轨道。

从人口和民族角度看,锡克人口仅有2000万,在体量上难以摆脱印度的控制,更关键的是在旁遮普地区锡克族并未占据绝对优势,大量印度教、伊斯兰教人口根本不会同锡克人合作,这种复杂的人口和宗教结构也是当地暴力事件频发的原因之一。

从时间上看,1947年印巴分治对于锡克人是一个很好的追求独立的机会,但是由于多种因素,他们没有把握住。在现代的印度社会,他们依然面临歧视、压迫,但是除非发生重大变故,否则他们独立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也许特立独行的锡克族会在漫长的岁月中终将被印度完全同化,也许锡克帝国的金戈铁马会永远埋在170年前的梦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