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国:新时代建筑教育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王建国:新时代建筑教育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主题演讲人:王建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暨院长系主任大会上,王建国院士以新时代中国建筑教育的几点思考为题目作主题报告,对以下四个方面做了报告:

首先,王院士对建筑教育的历史线索进行了简要介绍,并表示当前整个建筑教育应当形成一种类似工匠传承的模式。盖房子自古以来就存在,是由工匠带徒弟这种初步形式带动进而组织化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统治管理性集合。从维特鲁威到帕拉第奥,从意大利布鲁利亚第一个大学到后来的巴黎大学,这一发展过程所代表的正是大学教育对于建筑设计与建造的能力培养开始有了系统化的思考。其中法国巴黎美术学院为建筑教育体系的建立做出了时代性的历史贡献,它制订了一整套严格缜密的技能训练方法,并逐渐形成了一个规律性极强的建筑学人才培养模式。


王建国:新时代建筑教育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社会发展往往会带来新的发展要求,因此包豪斯面对工业化进程时尝试着将建筑设计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对建筑材料、工艺、实验教学等多方面进行了全新的实践,这些探索为现代建筑的产生留下了重要火种。到了五十年代,怎么把建筑设计教好成了一个重大问题(How to teach modern architecture)。这时美国德州奥斯汀分校一群年轻人前往各大院校教学,其中有柯林罗与康乃尔大学、赫斯利与ETHZ等等,这些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建筑教育进程或是为其做出了重大贡献。当然中国建筑教育也不乏优秀的传统,比如我们从古至今一直在实践中的营造方法。来自发达国家的建筑教育模式及其发展的不同线索,组成了中国最早的建筑教育体系,即以“布扎”体系作为主流、多元化探索并存的格局。


王建国:新时代建筑教育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面临一系列高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新时代的建筑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从过去跟着老师在课堂上一对一教学发展到今天的全方位、多通道的时代性“多对一”教学。而在数字时代“学为中心"的新概念如何诠释?我们的文化特色如何保证多样性?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中说明了:教育必须为一个尚不清楚和不确定的未来培养新人。我们无法预料到未来会怎样,所以我们应当过往不恋,去学习与吸收更多新事物与新知识。

移动互联网+“万物互联”正在带来新的城乡空间形态及其组织模式,过去的建筑类型包括商业、图书馆、博物馆等也有着不同程度的可替换性。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教师们没有终身学习、更新知识的意识,该去如何面对身处当下知识扁平化和同时性交互的学生们呢?今天,学生通过数字化方式的即时性链接与互联网中的知识联结在一起,由此代替了传统意义上的“传业、授道、解惑”的法则,即是在许多场合下可能是无原理可授、无方法可学、无标准可衡的。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们的想象和设计边界,通过数字建造甚至3D打印可以实现传统设计方式无法达成的复杂空间建构。比如近年来Zaha的作品在世界到处开花,其中涵盖了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东京奥运会场等巨硕建筑。

面对新时代的机遇和挑战,建筑学的任务使命如何?建筑教育体系和教学课程内容设置的“变”与“不变”的关系又该如何建构?未来的建筑学该教些什么?王建国院士提到未来的方向将指向新技术、新材料、与数字化时代并行的建筑设计。数字化时代的参数化精准建造产生了建筑与城市空间的全新组构方式,旧建筑改造更新和广义遗产保护再生也将会成为未来建筑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中国城镇化发展转型、存量逐渐取代增量的必然要求。在城市和乡村物理空间急剧变迁的今天,建筑的社会人文属性承担着重构人际交往和人文复兴的中心性使命。建筑教育应该突出优秀的中华建筑文化,让学生明白无论在何时饱含民族文化、富有地域特色、舒适宜居的城乡空间环境永远是无可替代的。

王建国:新时代建筑教育发展趋势的几点思考

或许对于一个学校的建筑教育和教学来说,这会是一个过于理想而全面的愿景。面对在座不同地域、不同赛道、不同类别的建筑院系,比起所谓的面面俱到,有目的、有理想、选择合适的关注方向做出特色则更值得称道。世界上一直存在“大同小异”的建筑教育,不存在绝对的“对与错”、“好与不好”的价值评判标准。在不断完善和提升建筑教育教学的家国情怀、人文关怀、艺术素养内涵的同时,我们需要做到“超前识变”、“积极应变”、“主动求变”,大力促进并加快完善现代信息技术与专业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那么建筑院校应当如何保持教育特色?王院士强调选择适合学校本身的教学定位是直面挑战的关键点。就中国建筑教育而言,人才培养应该在满足数量要求的基础上追求质量提升,进而满足此双重需求。具体来说,未评估的学校应积极建设,争取早日“达标”申请评估,使中国整体的建筑教育平均水平得以有序上升。而对于已评估过的学校,特别是办学历史悠久、质量稳中有升的学校,应积极谋求特色和多元化的发展。多元化的发展应当包括多极、多流派、包容边缘和个性化的教学探索。不能简单地把特色看成是实验性,建筑教育的特征体现在方方面面,可以是注重工地现场实践、可以是与地域、地形、地貌和生物气候特点紧密结合、可以是注重文化的传承等等。

报告的最后,王院士表示,我们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使命,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建筑教育受教者要有健全的人格,要具备生态伦理、职业操守的意识。如何通过建筑设计重新建构具有中心性、互动性的场所,塑造富有文化内涵和情怀的城乡人居环境,这些都成为建筑教育需要回答的重要问题。王院士认为建筑院校背景的差异性并不会影响大家朝向同一目标前进这一事实,中国建筑教育发展的“蓝海”依然可见可达。他希望看到的是中国建筑教育的群峰竞秀、“百舸争流”,最终得以呈现出不同特色的建筑教育学百花齐放的“丛林”场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