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壮戚家军,血色沈阳

万历十五年(公元1588年)十二月七日,抗倭英雄戚继光发病,十二月八日便离开人世,一代将星陨落,但戚继光为明帝国留下了他毕生的心血与结晶!而且训练了千里边防上的数千名中下级军官,戚继光寄希望于这些受训过的军官能在基层军队里贯彻他的作战思想,作用也的确起到了,无论是东南抗倭,还是镇守蓟北跟随他的一批军官,后来都成为了万历年间明军的栋梁。

悲壮戚家军,血色沈阳

公元1621年辽沈战役爆发,川浙军团赶赴增员沈阳。但是固若金汤的沈阳却一天就被攻破,陈策、童仲揆两位总兵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最终做出了主动进攻的部署。周敦吉、秦民屏率3000余人从浑河浮桥过河,在河北岸扎营迎敌,部队主力在南岸结阵驻扎,浮桥上川兵向北岸鱼贯而去,浑河南岸,戚金指挥士兵迅速摆开阵势,一场血战即将打响。

悲壮戚家军,血色沈阳

此时,沈阳城下的后金军看到一队武器装束奇特的明军步兵向他们迎面冲锋,努尔哈赤立刻先后派出凶悍的正白旗以及自己的正黄旗迎战但却双双败退,两轮攻击竟使后金军伤亡惨重。努尔哈赤搬出沈阳的大炮,随后后金军队一拥而上,川兵将领周敦吉、秦民屏战死,只有少数人冲过了浮桥回到了浙兵的浑河南岸大营。

悲壮戚家军,血色沈阳

后金军渡过浑河,很快以四旗的兵力从左翼发起进攻,戚家军利用训练有素的火铳三叠阵,配合戚家军特种兵器--铁狼筅迎战,两轮进攻之后,后金兵坠马伤亡者达三千多人,正当浙兵有条不紊的与敌周旋之时,后援的明军开到离沈阳十几里的白塔铺一带,然而这支明军却停下来观望,努尔哈赤抓住明军怯战的战机,派出皇太极向明后续援军发起主动攻击,将3万明军打退数十里,这样后金军便可全力攻击这支失去后援和退路的明军浙兵。

悲壮戚家军,血色沈阳

努尔哈赤下令轮番攻击,明军立刻以鸳鸯阵,与敌展开惨烈肉搏,狼筅手、藤牌手、刀手相互掩护配合与敌鏖战,但终因寡不敌众和连续两天的急行军以及激烈战斗造成体力不支,浙兵不断的倒下,战至傍晚,他们的鸳鸯阵式依然不乱。

此时此刻能够想象的到,多么悲壮的结局,血色残阳,当年楚霸王乌江自刎也不过如此,引人不胜唏嘘!

悲壮戚家军,血色沈阳

无论是明朝实录还是清朝修的明史中,无一不对浑河血战中川浙军团的勇敢大加赞誉,称此一战“时咸壮之”“辽左用兵以来第一血战”。

悲壮戚家军,血色沈阳

精于研究戚继光战法的登莱总兵张可大,后来虽有心重建浙兵,但他和他刚成立的数百人浙兵部队最终覆没于孔有德之叛中。自此,浙兵、戚家军、以及与他们有关的鸳鸯阵、狼筅等等一切,全都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悲壮戚家军,血色沈阳

戚继光用自己毕生的经验与心血写成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就是给后人留下的军事宝典,只要把这两本书里边的细节结合孙子兵法的谋略,文人掌兵亦并非难事。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当清末列强侵华之时,面对海上来犯之敌,不知所措中人们想起昔日戚继光杀倭寇的事迹,戚继光的著作再次大行其道。

而当太平天国席卷全国,清廷无能为力之时,慈禧太后允许汉族大臣招募地方民团,于是几乎不懂军事的曾国藩以及他的湘军声名大噪,凭的就是戚继光的那两本军事精华!

悲壮戚家军,血色沈阳

今天我们感叹戚家军昔日的辉煌,惊叹先人的智慧,无数的鲜血与生命成就了中华文明灿烂的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