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天津卫城选址大有讲究,暗含三个太极图,护国佑民600年

  太极图是宇宙万物运化的全息稳态模式,也是中国的哲学精华,生动地表示了宇宙万物的结构及其运动规律。有与无,动与静,天与地,昼与夜,夏与冬,南与北,左与右,正与负,合与分,进与退,盛与衰,生与死等,都可以从中找到解释。

  那么太极图对于一个城市的建设有什么启示和帮助呢?有关研究人员发现,拥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天津卫城,竟然暗含三个太极图,天津卫极有可能是按照太极的理论和原理建成的。

老天津卫城选址大有讲究,暗含三个太极图,护国佑民600年

▲老天津卫照片

老天津卫城选址大有讲究,暗含三个太极图,护国佑民600年

▲老天津卫照片

  从一张1739年的老地图——天津县境图,这张老地图制于清乾隆四年,录入《天津县志》中。从这张老地图可以清晰看到,循着流经天津卫的河流,有三个太极图(如图所示),分别是:“三岔河口太极”、“南运河太极”和“海河太极”,三个太极图形直径相等,两极均呈正南北分布,以逆时针之势转动。

  如果仔细推敲,从图中可以看出,天津卫城选址明显受到三太极图的轴线、切线和鱼眼线的控制,直线的交点很好地体现了天津卫中心(鼓楼位置)、城墙对角线,护城河角等特征点,说明自然河道的三个太极图与天津卫城选址具有密切关系。而天津卫城的四堵城墙分别与上述两段河段平行,既背有河水依托,又被三个太极圈环抱其中,其中奥妙令人称奇。

老天津卫城选址大有讲究,暗含三个太极图,护国佑民600年

▲老天津卫城暗含太极图示意图

  假设用太极图推演,天津的四方(东、南、西、北)和四隅(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同样寓意分明,而天津建卫前后所在地点均符合八卦理论。600多年前,明永乐皇帝朱棣登基,赐名“直沽”为“天津”而建城,选址时便与后天八卦相契。即西北为天,天子在北京,是直沽三太极的主轴向。西南为地,是天津卫当时受地方管辖的方向,天津卫各级上司分别为静海县、青州、河间府。东北为山,这一方向为山区。东南为风,天津一年中以东南风为主,与海河河道形成以东南为主,受风蚀,河道易行风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东为震,在正东所辖45°区域,有两大震源区——唐山震源和渤海海中震源。南为火,这是自然的。西为泽,与西边的大片湿地有关,可与白洋淀等水域联系起来得到解释。北为水,这一方向以三岔河口为标志。

老天津卫城选址大有讲究,暗含三个太极图,护国佑民600年

▲明永乐皇帝朱棣

  建卫前的天津卫所在地又符合先天八卦,即南为天(天子所在方向)、北为地(蓟县等地方长官所在地)、东为水(有海河)、西为火(西照强)、东北为山、东南为风、西北为震(山河——平谷大震源)、西南为泽(南运河水域相关联的大片湿地)。天津城能较好地用原位的后天八卦和先天八卦解释。即便是最新的天津地图,也能清楚地辨认出老城明显的四方四隅,由于市内海河两岸建筑顺河而建,在“海河太极(直沽太极)”处表现出特有的旋律。

  如果从空中俯瞰天津,可以看到天津卫正好处于北青龙南玄武神龟之间,北有青龙盘绕,阴中有阳,南有老龟托扶,阳里带阴,中间结穴平原。而天津及河北南部地区就好似玄武神龟背驮着的件宝物,同时,整体地域外围又有三环相护,有了三级缓冲,才确保了天津及河北大部分地域的整体平安,天津随临海,但却能免除很多天然灾害,如太平洋板块震动、海洋风暴等。

老天津卫城选址大有讲究,暗含三个太极图,护国佑民600年

▲太极图

  虽然老天津卫城暗含的三个太极图,自研究者提出后,便引来不少争议,但是有关阴阳、八卦、太极等理论,仍然闪现着古人的智慧和思索,给今人以无穷的启迪和助益。

老天津卫城选址大有讲究,暗含三个太极图,护国佑民600年

▲今日天津新貌

关键词: #阴阳# #建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