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美国”菲律宾,照抄美国民主的“失败样板”

你知道吗?菲律宾并不是一直都是贫穷、混乱和腐败的化身。菲律宾也曾经被称为“小美国”,是美国式民主和经济发展的“好学生”。“被当”过美国“私生子”的菲律宾,倚仗着“这层关系”很早就从美国教授那里要到了投资和帮助的“小抄”,走上了“抄袭”的捷径。美国人的“作业”,菲律宾“不求甚解”全盘都照抄了(美国的价值观、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并升级了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很快菲律宾就成为了工业国家。

“小美国”菲律宾,照抄美国民主的“失败样板”

1950-1970年代,菲律宾已晋身为亚洲最富裕,最有前途的国家之一。富裕程度位居亚洲第二,那时亚洲的金融中心不是现在的新加坡、香港,而是菲律宾的马尼拉,亚洲开发银行和众多跨国公司的亚太总部都在马尼拉。那时的菲律宾还是国际上众多经济学家口中亚洲最有前途的国家之一,因为菲律宾不仅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还有着浓厚的重商传统。

“小美国”菲律宾,照抄美国民主的“失败样板”

走捷径往往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曾经“优秀”(虚胖)的“优等生”菲律宾,后来又很快的被打回了原形。今天再谈到菲律宾,已经没有什么人会讲到富裕和前途,大多人的印象一般都会是香蕉、芒果、菲佣、海员、贫穷、毒品、博彩、腐败、治安差⋯⋯

“小美国”菲律宾,照抄美国民主的“失败样板”

回过头去看,“小美国”菲律宾又是如何衰落成今天这样的呢?

首先,菲律宾自身基础差,又不刻苦自力更生,进步全靠抄。

菲律宾尽管靠倚仗美国,走了捷径,快速实现了工业化,但那只是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产业,没有自身优势,很容易被替代。有美国输血时自然滋润,后来有了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美国战略中心也开始向东亚转移,菲律宾从此,一不再有美国输血优势,二没有劳动力成本优势,很快工业就在国际竞争中落败,工业能力快速丧失,现今菲律宾最主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已经只剩下农产品和菲佣了。

其次,菲律宾没有抄到美国式民主的优点,却抄到了几乎所有缺点。

菲律宾尽管全盘照抄了美国民主制度,制度完善。但是并没有发挥出民主制度的优点,反而因为民主选举,轮流做庄,造成大量有利经济政府政策朝令夕改、半途而废,给经济发展造成了极大不利影响。同时菲律宾政府又极度腐败,而且将民主制度效率低、办事拖沓、政府无法通过强力推进经济改革的缺点极度放大,导致了菲律宾政治内耗严重,无法集中精力发展经济。

再者,菲律宾没有抓住机会,丧失了国际贸易海运中心地位。

菲律宾有得天独厚地理位置,是东西方国际经济贸易重要的中转站,欧洲与东亚的绝大部分货物往来都要途径菲律宾附近。但是,菲律宾并未抓住机会,而是拱手让给了新加坡,从而丧失了国际海运贸易中心地位,在东西方贸易交流中逐渐被边缘化。

最后,菲律宾人口增长过快,造成劳动力素质和成本缺乏国际竞争力。

菲律宾信奉天主教,禁止离婚堕胎,不提倡甚至反对避孕,使得每个家庭平均生有5个孩子,远远超出国家和家庭教育负担能力,国民素质除英语会话能力外,完全缺乏劳动力素质和成本国际竞争力。还有最要命的是,菲律宾人天生不思进取,又懒惰,又追求享受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