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來自大別山的名人名事,你知道多少?

大別山: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最高峰白馬尖1777米。為淮河和長江的分水嶺。以白馬尖(海拔1777米)為核心景點的大別山主峰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亦是整個大別山區的核心旅遊景區,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境內。次主峰多雲尖(海拔1763米),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境內,第三主峰駝尖(1755米)位於安徽省嶽西縣境內。大別山東視南京,西隔武漢,基本上位於南京和武漢的正中間,正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別山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這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地理前提。大別山區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 。地區範圍包括:六安、安慶、黃岡、孝感、信陽,你的家鄉在不在內?

大別山:山地主要部分海拔1500米左右,最高峰白馬尖1777米。為淮河和長江的分水嶺。以白馬尖(海拔1777米)為核心景點的大別山主峰景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和國家地質公園,亦是整個大別山區的核心旅遊景區,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境內。次主峰多雲尖(海拔1763米),位於安徽省霍山縣境內,第三主峰駝尖(1755米)位於安徽省嶽西縣境內。大別山東視南京,西隔武漢,基本上位於南京和武漢的正中間,正是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大別山對民國首都南京和中心城市武漢具有重要的軍事價值,這是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地理前提。大別山區是我國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 。地區範圍包括:六安、安慶、黃岡、孝感、信陽,你的家鄉在不在內?

這些來自大別山的名人名事,你知道多少?

大別山的全貌

先說說在大別山發生的事:千里躍進大別山!這是一個戰略要地,是一個兵行險著的決策,說直接點關乎我軍我黨能否生存發展的歷史性時刻!

千里躍進大別山,自斷後路,向敵人的心臟地區千里躍進,確是一步險棋。鄧小平說:"我們好似一根扁擔,挑著陝北和山東兩個戰場。我們要責無旁貸地打出去,把陝北和山東的敵人拖出來。我們打出去挑的擔子愈重,對全局愈有利。"

1947年8月7日,劉伯承、鄧小平發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後方,不向後看,千里躍進大別山!這是一次路途諸多險阻的進軍,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勝的進軍。

經過20多天的艱苦跋涉和激烈戰鬥,劉鄧大軍以銳不可當之勢,戰勝數十萬敵人的圍追堵截,先後越過隴海路、黃泛區、沙河、渦河、汝河、淮河等一道又一道障礙,於1947年8月27日勝利到達大別山區。爾後,陳(毅)粟(裕)大軍挺進豫皖蘇,陳(賡)謝(富治)大軍挺進豫西,三軍構成品字形,協同作戰,共同創建新的中原解放區。

這些來自大別山的名人名事,你知道多少?

由戰略防守到戰略進攻的關鍵戰役:千里躍進大別山

大別山之所以知名度高原因在於: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的歷史壯舉所致。大別山地理位置獨特,處於武漢和南京的正中間,武漢是當時中國最大的城市,地處中國中心地帶,南京是國民黨政府的首都,如派遣一支部隊控制住大別山,意味著東可取南京,西可取武漢,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唾手可得。這一發現,既是改變國共軍隊力量對比的勝負手,也是一招定乾坤的,蔣介石統治中國的局面也從此進入到土崩瓦解階段。

這些來自大別山的名人名事,你知道多少?

趕往戰場的我軍戰士

這場戰鬥全殲國軍5個團,共擊斃、俘虜敵兵1700餘人,繳獲全部裝備,還擊落敵機一架。這場戰役的勝利有三大重要意義:

一是解放戰爭的轉折點。揭開了人民解放軍全國性戰略進攻的序幕。 "劉鄧大軍千里挺進大別山",是解放戰爭的一個偉大轉折,在這一歷史轉折關頭,中共中央軍委以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組成戰略突擊隊,在各解放區軍民的策應和後面兩路大軍的配合下,採取無後方的千里躍進的進攻樣式,直搗國民黨軍統治的大別山區,威脅南京和武漢,為轉入全國性的戰略進攻奠定了基礎。這一創造性的戰略決策、獨特的戰略進攻樣式和豐富的作戰經驗,給毛澤東軍事思想增添了新的內容。可以這麼說,毛澤東親自擬寫的那份標有三個"A"字的電報,加速了國民黨政權的覆亡,加快了新中國的誕生。

二是奠定了鄧小平在中國現代史上的地位。儘管一代偉人鄧小平在此之前做過大量的革命工作,但是真正確立其在中國現代史上歷史地位的,首推和劉伯承共同率軍挺進大別山的歷史壯舉。

三是奠定了大別山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以後,大別山就成為中國人民心目中的一座名山,目前大別山已經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為"中國十大紅色旅遊基地"之一。

這些來自大別山的名人名事,你知道多少?

挺近大別山的戰役是這麼的艱辛,可以說勝利都是血和汗換來的

生活在21世紀的我們是多麼幸福,希望大家銘記歷史勿忘先輩們為了我們現在的生活付出的一切!感恩他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