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評劇院線下有序復工 《趙錦棠》錄製“像音像”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為了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我市各文藝演出相繼延期。雖然劇場演出暫停了,但文藝工作者們一直在打開思路提供雲端文化服務,而今也開始有序復工,投入文藝生產。4月5日下午,由天津評劇院創排、“二度梅”得主曾昭娟領銜主演的《趙錦棠》在紅旗劇院開始“像音像”錄製,這也是今年天津首部啟動錄製的“像音像”地方戲劇目。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臺前幕後每個工作人員也帶著一股別樣認真的勁頭兒投入其中,力爭留下完美的藝術作品。

天津評劇院線下有序復工  《趙錦棠》錄製“像音像”

《趙錦棠》是天津評劇院根據花(淑蘭)派代表傳統劇目《朱痕記》整理改編而成,用中國戲曲的藝術手段和意蘊,講述樸實的夫妻情、母子情、婆媳情,以及主人公趙錦棠真善美的中華美德。該劇自搬上舞臺以來,獲得文華大獎等多項殊榮,被專家學者譽為是學習經典、傳承經典、發展經典的典範之作,現已演出近800場。

天津評劇院線下有序復工  《趙錦棠》錄製“像音像”

“中國戲曲像音像工程”是由活躍在當今戲曲舞臺上的藝術家,取其最佳的“音”與“像”進行組合,在這個過程中,以精益求精、不留遺憾的藝術追求,針對舞臺上某些環節的不足反覆加工、提高,直至達到最佳效果,以求保留當代名家名作,向觀眾提供精美劇目,搶救,保護和傳承中國戲曲藝術。

天津評劇院線下有序復工  《趙錦棠》錄製“像音像”

每一臺“像音像”劇目的錄製,都是一次追求完美的過程。此次《趙錦棠》錄製的電視導演皇甫英傑介紹,在正式錄像前,大家已經做了一個多月的準備工作,北方電影集團錄製組與天津評劇院多次舉行協調會,表演流程安排、舞臺設計、燈光設計、設備器材等等,每一個細節都面面俱到。同時,大家還研讀劇本、觀看以往演出錄像,討論如何在保留傳統風格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讓鏡頭語言更具可視性,更能展示演員的風采。

天津評劇院線下有序復工  《趙錦棠》錄製“像音像”

在眾人的探討研究下,《趙錦棠》的錄製有著不少別開生面的嘗試。皇甫英傑舉例說,比如趙錦棠送別夫君一場,有一段二人載歌載舞的表演,為了用鏡頭記錄並呈現出賞心悅目的視覺效果,錄製組計劃運用升降機,從平角到俯角的視角變化,不僅體現舞臺造型,更體現妻子送別丈夫的人物心理。還有趙錦棠聽到丈夫死訊、被逼至磨房推磨一場,我們計劃使用橫向移動的拍攝,鏡頭在動亦是表達磨在動、心在動。在不破壞舞臺空間的前提下,這都是新的嘗試,有可視性,也充分展示演員的技藝。錄製組相關負責人表示,前期大量的細緻工作,都是意在能夠把這臺“像音像”劇目作為一個地方戲劇目拍攝的樣板,令其成為一部立得住的標杆性作品。

天津評劇院線下有序復工  《趙錦棠》錄製“像音像”

昨天下午,《趙錦棠》的錄製正式開始。已是“身經百戰”的天津評劇院演職員全情投入,錄製過程也是精益求精,舞臺燈光的效果、鏡頭畫面的佈局,以及演員的形象、站位等等,一旦發現有瑕疵的地方,都會調整之後再錄,一切都是為了達到更好、更佳的藝術效果。

天津評劇院線下有序復工  《趙錦棠》錄製“像音像”

從創作戰“疫”主題作品,到雲端復工、線下有序復工,疫情防控期間,天津評劇院一直沒有停下前進的腳步。天津評劇院院長曾昭娟坦言,在這個特殊時期,文藝工作者雖不能到一線醫治病痛,但可以唱出最美的聲音為更多人帶來正能量。不論是投身防疫知識宣傳、用文藝力量支持醫務工作者,還是用精彩節目滿足百姓需求,都是希望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盡綿薄之力。近來有太多的故事感動、激勵著我們,這次錄製“像音像”大家都拿出飽滿的精氣神,相互鼓舞,通力協作,希望把最好的藝術精品奉獻給觀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