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无公害病虫害农业与物理防治


草莓无公害病虫害农业与物理防治

根据栽培管理的需要,结合农事操作,有目的地创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发育而不利于病虫害发生的农田生态环境,以达到抑制和消灭病虫害的目的。

1、选用抗病品种。选用抗病虫性强的品种是最经济、最有效的防治措施。例如,在白粉病较重的地区,可选用抗白粉病较强的宝交早生、因都卡、全明星等品种。

2、严格检疫,采用优质脱毒壮苗。使用脱毒种苗是防治草莓病毒病的基础。草莓组培脱毒原种苗不仅脱除了病毒,而且不带病原菌,没有线虫,因而繁育的子苗生长健壮,抗病性强。此外,草莓组培脱毒原种苗的繁殖系数高,其繁苗能力比普通匍匐茎苗的繁殖能力高50%以上,特别对于本身繁苗能力低的品种,效果更加明显。国内外多年的研究结果表明,草莓组培脱毒原种苗繁殖的生产用苗比带病毒的普通生产用苗的果大、品质好,产量增加30%以上。

草莓无公害病虫害农业与物理防治

3、减少病虫传播。病毒病、红蜘蛛、芽线虫、根线虫等都可以随种苗传播。因此,要对草莓种苗实行严格检疫。有检疫对象的种苗一律不准向外调运或引入。对种苗和土壤严格消毒是就地消灭病虫的重要措施之一。种苗分株前后用50%的甲基托布津或25%的多菌灵1000~2000倍液进行消毒;定植前,土壤深耕并利用太阳能和紫外线消毒,有条件的可以深耕后覆盖塑料膜来提高地温,达到对土壤消毒。

4、加强栽培管理。选择通风良好、排灌方便的地块栽植草莓,如果土壤黏重或土壤的pH值偏高或偏低,栽植前要进行土壤改良。定植前要施足基肥,促进草莓健壮生长。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采用高垄栽植,栽培不要过密,改善通风透光条件。适当控制氮肥用量和过多灌水,防止植株徒长。进行地膜覆盖,避免果实接触土壤,防止污染果实及烂果。

防止高温多湿,创造良好生育环境。发现染病的叶、花序、果及植株,要及时摘除,然后烧毁或深埋;对于保护地栽培,操作应注意在早晚进行,将采摘下的病叶等马上放入塑料袋中,密封后带出棚室外销毁。在收获结束后,及时清理草莓秧苗和杂草,土壤深耕40厘米,借助自然条件,如低温、太阳紫外线等,杀死一部分土传病菌和虫卵。避免连作,实行轮作倒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