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家車企財報公佈:大哥跌的慘痛,小弟卻風生水起

最近一段時間自主車企相繼公佈了2019年財報,鑑於去年車市慘淡,盈利下跌可以說是意料之中,然而現實如此的無情,“大哥們”跌的慘痛,“小弟”卻混的風生水起。

12家車企財報公佈:大哥跌的慘痛,小弟卻風生水起

從已披露的自主車企財報可以看出,受連續兩年下滑的車市影響,2019年大家仍是呈現跌多漲少的情況,大部分車企淨利潤都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且跌幅都在兩位數以上。

12家車企財報公佈:大哥跌的慘痛,小弟卻風生水起

比如,國內車企淨利潤首位的“老大哥”上汽集團,往年利潤都是300個億起,按照“一天淨賺一個億”的架勢來看,2019年度的淨利潤256億,確實跌了不少。

12家車企財報公佈:大哥跌的慘痛,小弟卻風生水起

其他車企,如吉利和長城,2019年營收分別為974億元和962.11億元,同比小幅下降;比亞迪、廣汽淨利潤分別為16.12億元和66.16億元,這兩家表示,利潤下滑與國內汽車行業持續負增長和政策變化有一定關係。


“ 靠兄弟 ”

如果說以上幾家車企淨利潤的跌與漲是靠自身實力,那麼北京汽車和華晨中國就基本是靠“兄弟”了。

北京汽車去年淨利潤40.83億元,同比減少7.83%;不過在其全年營收1746億中,北京奔馳一家合資公司就貢獻了1551億;而總計374億元的毛利中,北京奔馳佔了422億元(咦?),北京品牌虧損了47億(噢)。

也就是說北京汽車的盈利全靠奔馳一家硬抗,自主業務還在拖後腿。

12家車企財報公佈:大哥跌的慘痛,小弟卻風生水起

跟北汽一樣情況的還有華晨中國,其2019年營收38.62億元,同比下滑11.77%;但淨利潤卻為67.62億元,實現同比增長16.18%,是以上唯一利潤大於收益的車企。

但根據早前數據顯示,2019年華晨寶馬淨利潤為76.26億元,如果除去寶馬提供的利潤,華晨中國2019年實際虧損超過10億元。

如果,這兩家沒有“利潤奶牛”這樣的“兄弟”,...呸,沒有如果。


“ 靠政府 ”

以上兩家車企2019年全靠“兄弟”扛起一片天,那接下來的兩家車企2019年“財報一片紅”則全是靠“政府維持”了。

江淮汽車2019年淨利潤1.06億,銷量總計僅為16.2萬輛,相比去年同期下滑約17.8%,這樣的成績並不能幫助其實現業績逆轉,但據瞭解,2019年江淮汽車獲得的補貼月11.17億,如果沒有這份補貼,相信江淮汽車的虧損可能將近10億。

12家車企財報公佈:大哥跌的慘痛,小弟卻風生水起

江鈴汽車也一樣,2019年淨利潤1.48億元,而從政府那領導的補貼加上各種金融資產貢獻的盈利,加起來約有4.56億,若去除政府扶持,2019年江鈴汽車不會實現淨盈利。


“ 靠...賣房 ”

逆勢上漲的車企除了以上幾家,還有海馬汽車,2019年淨利潤為0.85億元,同比增長105.2%,要說海馬汽車,就比較勵志了。

由於2017-18年連續虧損,2019年4月海馬汽車被深交所實施了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海馬”,於是2019年的淨利潤決定了海馬汽車是否退市。

12家車企財報公佈:大哥跌的慘痛,小弟卻風生水起

之後為了應對退市風險,海馬汽車各種賣賣賣,海馬物業,賣了1.2億;海馬研發,賣了8.1億;之後又賣了300多套房子,進賬約1.7個億,對淨利潤影響達0.9億,最後,實現2019年扭虧為盈,*ST海馬將摘星脫帽。

12家車企財報公佈:大哥跌的慘痛,小弟卻風生水起

看完這幾家的最新財報數據,更加明確的瞭解到,2019年大家都過得很艱難,然而榜上有名的這些家車企還算好的,像力帆和眾泰,業績預期公告顯示2019年都出現了鉅額虧損,補貼、賣房子、賣地都救不了的那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