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關縣:百年古村的那些往事

馬關縣八寨鎮有一個古老的村莊,叫樑子上村。臨近村子的山丫口,有一道古色古香的石頭寨門,從村子的寨門斜下往裡走,突然豁然開朗起來,在山谷的谷衝地帶,幾戶人家住在鬱鬱蔥蔥的小森林裡。村子四面環山,早晨村子若隱若現般藏身於晨霧深處,這幕景象總會讓人恍惚,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數百年前。

順著高低起伏的進村道路,走上村裡那悠悠古道,收入眼裡的老屋,滿是歷史的滄桑。在村裡遊走一番,你會發現,最具有歷史韻味的那幾間連通的老房子,門頭已經破敗不堪,而在門頭的側邊,有幾個很大的口子,呈外窄內寬狀,不難看出,這是當年抵禦村外匪患襲擾的射擊孔、觀察孔。那為數不多的幾間杆欄式風格的老屋,建築材料均是就地取材而成,以石塊或者木料為主。村內路面用石條石塊鋪設而成,就連生產生活用具大多都與石頭有關,洗衣服有專用的石盆、磨面依靠石磨、餵豬用石槽,養豬的圈舍也是用石頭壘砌而成。站在古色古香的院落前石階上,正好看得到堂屋門前頂樑柱,只見柱子的頂部和底部都鑲嵌著一個燈籠形狀的石頭,上面還精雕細琢了一些古老的圖案,那石頭整體光滑無比。在農村飛速城鎮化的今天,這個村難得地保存著較為完好的古村落面貌。


馬關縣:百年古村的那些往事


避難入滇千里路

樑子上村是一個家族式聚居村,全村都張姓,均為漢族。村裡已經91歲的張海山老人記憶力十分驚人,別看他年事已高,講起樑子上村的歷史,如數家珍,條理清晰,還能緊扣其家族的遷移、創業、守規、抗襲擾等關鍵詞對到訪的客人娓娓道來:“本家祖籍江西吉安府太和縣,後搬遷到四川,再到貴州遵義府綏陽縣朗裡十甲上村荊竹園。在貴州期間,由於當時清政府腐敗,地方農民起義不斷、官府鎮壓不斷、戰亂紛紛,最為典型的要數李自成和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可以說那時天下大亂,兵災連年不息,民不聊生,我們的高祖張應學就帶領一家人逃到雲南開化府永平裡喜主樑子上。”

張海山老人所講述的歷史,在其家譜中均有記載。張獻忠,明朝崇禎年間人,與闖王李自成齊名,是一名農民軍領袖,建立了大西政權。公元1639年,張獻忠領導的農民起義軍由北方轉戰四川;公元1644年8月9日攻破成都,後來宣告建立大西國,在成都稱帝;清朝順治年間(1646年)被清軍剿滅。由此推斷,樑子上村張氏一族由貴州遷至八寨,有近400年的歷史,遷移里程達數千公里。據瞭解,該村張姓高祖張應學膝下有三子,遷到樑子上時僅張應學一家人。經過幾百年的發展,如今已經繁衍了十三代人,在此形成了擁有52戶且具有一定規模的村落。


馬關縣:百年古村的那些往事


耕讀興業四百秋

該村張家,從其家譜記載和張海山老人講述,他們主要以耕讀為本,除耕種生產以外,非常重視讀書啟智。據張海山老人介紹:本家沒有做過違法亂紀的事,就算在清匪反霸時期,本族也沒參與過暴亂之事。對如何使家族發展昌盛?其家譜中這樣勸告後世:“居心忠厚、耕讀勤儉、廣行善事、積德累功。”張海山老人說,樑子上張家,由北向南、由貴州入滇初到樑子上,因為傳承家族重視文化的古訓,憑著受過一定的私塾教育,知書識字,一開始學做風水先生這一行當。張家在樑子上曾經自辦過私塾,周邊村子的群眾還曾把自家的小娃送到樑子上唸書,而張家海字輩、國字輩人人皆識字,開字輩中有兩人考功名時小有成就,家族中至今還收藏有一頂考功名獲得的頂子。唐繼堯執掌雲南時,曾專門為樑子上開字輩的張開珍60歲大壽贈送了一塊匾,上書“五湖四利”四個大字,可見樑子上張家家境在一時期裡十分顯赫。此匾至今仍保留於八寨鎮文化站。

隨著人口的不斷增長,張家開字輩一代經過商議之後,一致同意向周邊村寨租土地種,逐步把家業盤起來。再後來,村裡人逐步認識到以耕種發展為主,對家族的發展極為不利,於是積極鼓勵村裡的家族成員做石匠、木匠等行當。目前,八寨鎮灣子寨仍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古石橋,便是由樑子上村的張國平所建。

最令樑子上張家引以為豪的,是打鐵業。那時八寨有三家專門從事打鐵業,生意興隆,其中沈家、施家打鐵技術最好,於是村裡派出兩名後生到八寨沈家學習打鐵技術。兩人學成歸來後,便開始嘗試另闢新路,製作鍊鐵所需模具、爐子等,籌建打鐵廠。建廠初期,主要是通過煉生鐵來滿足加工所需的原材料。由於經驗不足,制模、鑄爐、用炭等技術沒有悟透,失敗了一次又一次。失敗的原因不是因模具質量達不到要求而損毀,就是打造出來的產品質量保障不了。但樑子上張家始終沒有半途而廢,為了進一步改進工藝技術、拓展產品種類、提高產品質量,張家又派人到昆明、玉溪等地拜師學藝,認真鑽研昆明、玉溪等地的造爐、制模、用材、制炭技藝。外派取經的後生在玉溪學藝時,發現玉溪制模使用了一種叫風窩石的石材,輕而堅韌耐用,這無疑為樑子上村的打鐵業解決了一個關鍵技術。學藝歸來的後生帶回一批鋼板、制模風窩石等,並參照玉溪等地的經驗,及時改進了村裡的打鐵工藝,並擴展了倒犁花等生產經營範圍,由此大大提升了生產效率,生產能力由原來一天生產七八件提升到一天可生產20餘件,而且質量也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從此,該村的打鐵業成為支撐整個家族的產業。

為讓打鐵業在村裡發揚光大,張家曾定下了一條規矩:以質量求生存,以信譽求發展,凡購買本村打造的生產生活鐵製工具,只要出現夾灰卷口、斷筋掉角的則無條件包調包換。當時為擴大鐵製生產工具銷售量,增加收入,張家養有三匹騾子兩匹馬,在交通條件不便利和工具極不發達的年代,該村全靠這三騾兩馬將生產出來的鐵製產品運送到附近的八寨、浪橋等地銷售,每星期僅犁花銷售量就達100餘件。由於家族認真遵行所立的規矩,產品質量有保障有優勢,村裡打造出來的刀具非常鋒利、耐用,深得人們喜愛。據張海山老人介紹,樑子上村打造的鐮刀可當作剃頭工具使用,因此運送到集市上銷售的工具往往被一搶而空,有時因其他特殊原因不能及時將貨運到集市上交易,客人寧願暫緩購買,也不情願買其他人的產品。村民張國棟講,至今芭蕉箐村柳家還在沿用著他的祖先當年打造的一把鋤頭,到現在約有百年曆史了,仍然不掉色、不卷口。

有人說,八寨鎮樑子上村是出匠的地方。據瞭解,今天的樑子上村,平均每戶至少有兩人身懷一門技藝。正如古人所言:天干三年,也餓不死手藝人。傳統技藝讓樑子上村民維繫了百年的生計。


馬關縣:百年古村的那些往事


家興業旺招匪來

打鐵、倒犁花對樑子上張家來說,最紅火的時候是在清末民初時期。當時每每銷售完運出去的鋤頭、鐮刀、犁花等,所得錢財得用騾馬馱著回到村裡。

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往往錢財富足了,也會惹來是非。樑子上張家因打鐵、倒犁花,家業興旺,金銀過馬馱,自然引起了土匪的關注。一天,村裡收到村周邊土匪頭子的一封信,大意是“請樑子上張家某月某日準備好三鬥米的稀飯等著,我們300多號弟兄要到樑子上吃飯。”土匪宣稱要對樑子上張家動手劫財。

樑子上張家接到信後,不敢輕視,立馬商議應對之策。他們在進村的柵子門處安排守衛,準備了不少火藥槍和兩門土炮,專門用於“伺候”土匪。其中那兩門土炮,長約五尺,每一門土炮可裝兩斤火藥。在面對這場即將到來的劫難,張家沉穩應對,憑著匠人的優勢,就地取材,將爛犁花搗碎,配上一定量的火藥,對著幾里外設置好的一面簸箕進行試射,隨著一聲巨響,幾里外的簸箕被打成蜂窩狀。土匪聽說此事之後,從此就再也沒敢打樑子上村的主意。

經歷這事之後,樑子上村張家花重金從外面購置了一批套筒槍、單筒槍、九子槍,加強村裡的自衛力量,以應對土匪等的襲擾。民國時期,因樑子上張家打鐵業中的後起之秀,觸及到了當地同行的利益,於是別人聯合用計,綁架了樑子上張家的後生,關到牢裡,並以此要挾用武器換人,否則殺害人質。樑子上張家只好破財消災,於是這批武器被別人騙走了一部分。


馬關縣:百年古村的那些往事


盛世花開求致富

這個不起眼的小山村,自新中國成立後,在經歷了中國共產黨組織推行的土地改革、一劃三改造,家庭聯產承包責任、改革開放等重大舉措之後,也在默默地改變自已,發展進步。如今,樑子上村裡50歲左右的這一代人,用手中的工匠技藝養活和培養出了新一代的樑子上人。只不過,村裡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繼續從事打鐵行當,但這個村在外創業的達16戶之多,其中從事種植業的大戶有4戶、從事私營經營的3戶、從事技術工種的7戶。但“耕讀為本”的家訓,在這個村子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讓村民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襲著較為傳統的生活習俗。村裡至今仍保留著31棟100餘間古樸房屋。這裡的綠水青山,或許可以轉化成金山銀山;這裡的每一棟老屋,或許都可能成為藝術家的創作源泉;這裡的每一件石器、每一件模具,或許都可以成為歷史發展的見證。

審核:字丹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