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葡萄酒最大的魅力在於其眼花繚亂的香氣。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也就那麼幾百種吧

比起香氣,葡萄酒的味道似乎單調許多。

能明顯感覺到的似乎只有,新手基本都覺得葡萄酒酸到沒法兒喝。

然後就是甜葡萄酒裡的,比如我國人民都特別喜愛的冰酒。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然後,似乎就沒有然後了?

你要這麼想,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酸甜苦辣鹹鮮,人類探明的全部6種味道,在葡萄酒裡都能找得到——不是存在於那些稀奇古怪的獵奇酒中,而是就在我們喝的每一瓶酒裡。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只是感知到它們,你可能需要一點小小的指引。

一旦感知到它們,你會發現你對葡萄酒的理解完全就變了!你再也回不到那個喝什麼酒都一個味兒的年代。

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葡萄酒裡的味道。

葡萄酒中最容易被感知到的味道。

所有的葡萄酒中都有酸,雖然有些高,有些低,但都能很容易被感知到。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葡萄酒的酸度來自於葡萄果實本身,主要化學成分是酒石酸(Tartaric Acid)。

酸讓葡萄酒喝起來充滿活力和生機,更是組成了葡萄酒的骨架和結構。不誇張的說,酸是葡萄酒中最重要的味道。

很容易感知到的味道,不必多說。

甜,這種味道通常來自於糖。

你可能以為只有甜酒才含糖,其實所有葡萄酒多多少少都含糖,包括那些喝起來一點都不甜的。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發酵無法將糖100%轉換為酒精,只不過糖度低於一定數量(通常是4g / L),甜度就幾乎感受不到了,這些酒會被稱為“幹”的,像乾紅,乾白。

相反,有些甜酒的糖度高達450g / L(作為比較,統一綠茶是40,可樂是110),比如著名的託卡依精華Tokaj Essencia,這些酒簡直甜到都粘稠了。大家喜愛的冰酒糖度通常在160-220g / L,也比可樂要甜上很多。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託卡依精華經常是拿勺子,而不是杯子喝,因為像糖漿一樣。

和直覺不同,甜酒裡是沒有額外添加糖的!哪怕是甜到憂傷的酒,糖也是100%來自於葡萄汁。釀造甜酒的方法包括晚收,風乾,貴腐,冰酒,打斷髮酵等等。思路不外乎就是在釀造前就濃縮葡萄中的糖度,或者打斷髮酵保留糖度。

另外,成熟的果味高酒精度也會讓酒嚐起來有一點“甜”,儘管這只是錯覺,這瓶酒可能完全是乾的。

覺得很簡單?我們要開始加難度了!

酸和甜都是葡萄酒裡常見的味道,大家都能感覺到,但苦?

似乎沒有見到過哎。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意大利很多紅葡萄酒都有苦味,尤其是意大利最具代表性也是最頂級的酒——托斯卡納的桑嬌維塞(Sangiovese)和皮埃蒙特的內比奧羅(Nebbiolo)。但苦味不侷限在這兩款酒裡,許多意大利的紅酒都帶有某種程度的苦味。偷偷告訴你,盲品的時候,苦味是意大利紅酒的重要線索。

苦味是意大利紅酒有“鄉土感”的重要原因。哪怕再高檔的意大利紅酒,依然會讓人聯想起在鄉村小酒館裡喝到的那杯酒。這種家常的感覺,是意大利紅酒不可替代的魅力。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白葡萄裡,瓊瑤漿(Gewürztraminer)經常會帶有苦味。書上說瓊瑤漿是很適合新手的品種,因為它很好辨別的荔枝香氣。卻沒告訴你,很多新手都接受不了瓊瑤漿的苦味,覺得有點難入口。俗話說得好,盡信書不如無書。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辣嚴格來說不是味道,只是物質刺激神經細胞後帶來的灼燒感。

既然不是味道,能感受到辣的也不僅僅是舌頭,可能還是喉嚨,胃,腸道,還有吃完辣後第二天你懂的。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很多物質都能引起辣,辣椒素,大蒜素,姜酮等等。葡萄酒裡引起辣味的主要物質是酒精。

高酒精度會帶來灼燒的感覺,所以在喝到一瓶高酒精度的葡萄酒時,你的口腔還有食道就會感覺到辣,比如那些酒精度超過14.5%度的濃烈葡萄酒。

但也不是所有高酒精度的酒都會辣,酒裡其它的物質會影響我們對辣味的感受。比如濃厚的果味會平衡辣口的感覺,更多的殘糖也會讓辣味不那麼強烈。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高酒精度帶來的掛杯

很多酒都是鹹的,儘管可能很難令人相信。

當然這種鹹不是說吃炒菜那種一吃就知道的鹹,而是一種隱匿在果味之下的鹹。如果你不想著它,你永遠也感覺不到。

但只要你刻意去感覺這種鹹味,你會發現它們在有些酒裡是那麼明顯,你會發現以前自己竟然從來意識到它們的存在!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拿一瓶舊世界經典產區的高級紅酒尋找這種味道,幹型雪莉酒中鹹味也十分常見。

鹹在酒中是一種“高檔”且“嚴肅”的味道,因此在舊世界好酒中經常出現。這可以是一瓶波爾多,南/北隆河谷,里奧哈或者巴羅洛。

這些酒在表面的果香之下,通常都有一定程度的鹹味。你會發現鹹味是這些世界上最優秀葡萄酒氣質的重要組成部分。缺少了鹹味,這些葡萄酒會顯得多麼單調。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鮮,最晚才被人類探明的味道,至今不過百年曆史。

這是一個和海產品,乾貨相關的味道,似乎和葡萄甚至水果毫不沾邊。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但葡萄酒就是這麼神奇,有些葡萄酒裡就是可以嚐到明顯的鮮味。

最明顯的例子就是產自冷涼產區的西拉(Syrah),比如北隆河谷。這些西拉經常有一股明顯的鮮味,有些極端的簡直會讓你覺得要鮮掉眉毛了。這種鮮美感能讓人一口接一口喝得停不下來。

但那些產自炎熱產區的西拉,比如澳洲的巴羅薩峽谷(Barossa Valley),就幾乎感覺不到鮮味,它們的魅力來自濃厚的黑色果香。有時候不得不感慨,風土對葡萄酒味道的塑造真是不可思議。

知味~酸甜苦辣鹹鮮,葡萄酒的味道真是捉摸不透!

酸甜苦辣鹹鮮,你在酒裡喝到了什麼味道?歡迎留言和大家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