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背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圣杜甫脱离群众的铁证!

公元761年,唐肃宗上元二年。

这年,安史之乱仍未结束,蛮夷部族不时入寇,李唐宗室叛乱不断。正当中原纷乱之际,千里之外颇为安定的成都郊外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儿,虽于大唐政局无甚影响,却让享有盛名的诗圣杜甫从此跌落神坛。

我们都背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圣杜甫脱离群众的铁证!

这年八月,成都城效刮风了。

刮风并不是什么稀罕天气,1300年后,那时的人们将对冬天打雷、晚春下雪习以为常。与其他寻常天气所不同的,这次刮风,吹走了杜甫居所——浣花草堂的茅草屋顶。作为一个诗人,名诗人,很自然的,杜甫写了一篇歌行体古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记述这件相当平常的事。

乍一看,这首古诗是没什么问题的,虽偶有评论者怀疑此诗是后人伪作,但并未就这首诗的悲天悯人的本旨作颠覆性的挖掘。直到上世纪,由于一位伟大诗人的横空出世,这首诗有了新的意蕴。

这位伟大的诗人就是郭老,熟悉他的读者老爷都知道,这是一位铁骨铮铮、不畏权贵、注意保护文物又特别尊重妇女善待家人的伟大诗人,在他的一生中留下了太多脍炙人口的佳作,他是学术的良心,民族的脊梁!

郭老起初对杜甫是颇崇敬的,称赞杜甫的诗歌是当代的一面镜子,说杜诗所反映的现实既真实又生动,沉痛感人,千古不朽,对其“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是评价为“响彻千古”的名句。

我们都背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圣杜甫脱离群众的铁证!

十年之后,郭老的学问功底愈加深厚,对杜诗又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成了郭老解构杜诗,并将杜甫赶下神坛的一个重要踏板。

今天,我们就踩在郭老这位巨人的肩膀上,一起评说下诗圣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一般的茅屋只有一重屋顶,而杜甫的茅屋竟有三重屋顶,可见杜甫的茅屋建造得相当考究,远好于一般的瓦房,住起来是冬暖夏凉的。

杜甫一边住着相当于当今农家乐的考究的茅屋,一边诉说着自己的贫困,就好比遭遇金融危机节缩开支的富豪在网上大声慨叹生活是多么艰难,竟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出国度假了。

“他忘记了普通农民比他穷困百倍!”郭老如是说。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杜甫的茅草屋顶被一些贫苦儿童取走了部分,他竟骇人得称这些身世可怜的儿童为“盗贼”!

孩子们拾取了被风刮走的茅草,究竟能拾取多少呢?亏得诗人大声制止,喊得‘唇焦口燥’。

郭老这番评论,不得不说闪耀着标准的法律思维的理性光辉。评价是不是盗贼,关键要看它满足不满足盗窃罪的构成要件,而数额是盗窃罪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构成要件。

我们都背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圣杜甫脱离群众的铁证!

“究竟能拾取多少呢?”真是惊世骇俗、直触人灵魂的一问!一个儿童所能拿的茅草的价值显然够不到盗窃罪的成立标准。以后如果遇到别人责怪您的孩子擅自拿别人东西,读者老爷您也可以效仿郭老,反唇相讥:“他一个孩子,能拿你多少呢?”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注意这个词:“娇儿”。贫困农民的孩子是盗贼,而他自己的孩子就是“娇儿”。双标竟然能到这种地步!另外,试问如果杜甫真如他说的那样贫困,他的孩子如何能娇得起来呢?侧面也反映了杜甫日常生活的养尊处优。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这一句貌似是体现了诗人博爱的胸怀,然而稍一品,这完全是不用付任何责任的空头支票嘛!

再仔细一回味,似乎诗人的这一宏愿远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纯粹。“大庇天下寒士”,诗人似乎只关注“士”这个既得利益群体,对“农”“工”阶层的广大贫苦大众全不顾及,无怪乎他称贫苦农民的儿子为盗贼。

我们都背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圣杜甫脱离群众的铁证!

“广厦千万间”,这是个非常浩大的工程!谁来建设呢?恐怕还是要依靠广大的贫苦农民和手工业者。这千万间的广厦不知道要耗费多少民脂民膏,却只是为了少数的“寒士”俱欢颜!

对于杜甫“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发愿,郭老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如果那么多的广厦真正象蘑菇那样在一夜之间涌现了,诗人岂不早就住进去,哪里还会冻死呢?”

至此,想必大家对于杜甫的这首古诗也有了新的理解。

龙马君有位高中校友,是近代史上的著名人物,临刑前,他写了一篇文字,述说了一些他认为是多余的话。这些话后来真成了多余的话,牵累了自己的身后名,也牵累了一些不相干的人。

我们都背过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圣杜甫脱离群众的铁证!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可谓是这么一种多余的话。话既然是多余的,又何必说呢?

然而,话如果没有一点多余的,这个世界该是多么无趣!

您说呢?欢迎关注,龙马君为您分享不一般的有用历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