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中大咖開講,74萬餘人在線“聽課”:高血壓想“斷根”,請從養成科學生活方式開始

春天是美好的季節,草長鶯飛奼紫嫣紅,萬物生髮一派欣欣向榮;春天也是惱人的季節,中醫認為“百草回生,百病易發”,高血壓病就是其中之一,春季血壓容易不穩定,甚至誘發心肌梗死、腦血管意外等不良後果。

“杏林之聲·直播廳”是由江蘇省中醫院主辦,揚子晚報紫牛APP、揚子名醫團重磅支持的養生直播活動,每週六與您在“空中”見面。週六(4月11日)早上10點,“杏林之聲·直播廳”請來了“當班主播”江蘇省中醫院黨委書記、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國家高血壓病重點研究室主任方祝元教授。在直播中,方教授和大家分享了許多高血壓防治的“乾貨”,掐著點網上“聽課”的網友粉絲們超過了74萬人。

通訊員 馮瑤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楊彥

攝製 戎毅曄

“主播”檔案:

省中大咖开讲,74万余人在线“听课”:高血压想“断根”,请从养成科学生活方式开始

方祝元

江蘇省中醫院黨委書記 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 教授 主任中醫師 博士生導師

江蘇省委“333人才工程”第一層次首席青年科學家

國家“百千萬工程”岐黃學者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江蘇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

國家重點專科(心血管科)學術帶頭人

國家高血壓病重點研究室主任

江蘇高校優勢學科《中醫學》學科帶頭人

江蘇省中醫藥學會高血壓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江蘇省第十三次黨代會代表

江蘇省第十三屆人大常務委員

省中大咖开讲,74万余人在线“听课”:高血压想“断根”,请从养成科学生活方式开始

妙藥:

中藥能輔助降壓,減少靶器官損害

在直播中,方祝元教授用一句話形容高血壓病,“這是個既熟悉又陌生”的疾病。

方祝元教授表示,高血壓已成為中國第一大慢病,發病率高、病殘率高、死亡率高,幾乎每三個人中就有一個高血壓患者或是高危人群,但同時還存在知曉率低、治療率低、控制率低的“三低”的情況。它的致病因素相對明確,但具體到個人,又難以嚴格區分病因。

中醫中並沒有高血壓這一病名,但是不代表對高血壓沒有絲毫認識,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著名醫家朱丹溪也提出“無痰不眩”“無火不暈”等理論,認為“痰”與“火”是引起眩暈的另一種原因。中醫理論中,高血壓的致病因素主要是“風、火、痰、瘀、虛”五種。

省中大咖开讲,74万余人在线“听课”:高血压想“断根”,请从养成科学生活方式开始

在臨床上許多患者也會有疑問,中醫藥能降血壓嗎?在吃降壓藥已經血壓達標的情況下,還需要中醫藥的干預嗎?方祝元教授解釋,目前許多中醫方藥、預防措施的降壓效果還缺少實驗證據的支撐,還有許多領域需要去探索,但從實際臨床效果來看,中醫藥降血壓效果是肯定的,中醫藥可以貫穿高血壓疾病管理的全程,未病先防、已病防變、既變防衰,同時也要藥物治療與非藥物治療綜合來防治。在使用降壓藥物的同時,合理使用中藥,可以改善臨床症狀,減少西藥的用量,達到輔助降血壓的效果,同時還能預防靶器官的損傷,這都是中醫藥的特色。

江蘇省中醫院高血壓研究所在江蘇十大國醫名師唐蜀華教授學術經驗指導下,研發院內製劑——潛陽育陰顆粒,經過十幾年臨床運用研究,就證實具有輔助降壓的良好效果,再加上飲食、運動、情緒綜合防治,不少病人可減少西藥的量或基本不服用西藥。

妙招:

高血壓要“斷根”須從養成科學生活方式開始

方祝元教授表示,高血壓患者需要綜合防治,非藥物治療和藥物治療並舉,其中非藥物治療尤其需要引起重視,同時需要終身堅持。

在診室裡,經常有患者詢問“高血壓能不能斷根”,方祝元教授表示,醫生口中的“斷根”與大家理解的有一些不同,更重在杜絕疾病發生的原因。有一部分患者通過科學飲食鍛鍊等生活方式調整,確實有不吃降壓藥就能把血壓穩住的可能,而即使已經確診高血壓,離不了藥物,從當下開始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也可以預防其他系統疾病的發生,患者仍然是受益的。

如何進行非藥物治療,如何養成科學的生活方式?方祝元教授提醒大家要牢記五個字:淡、靜、松、動、眠。

省中大咖开讲,74万余人在线“听课”:高血压想“断根”,请从养成科学生活方式开始

圖源 視覺中國

淡:一手降壓藥一手鹹鴨蛋,血壓控制不會好

飲食要清淡,忌“口重”。方祝元教授告訴記者,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普通人每天鹽攝入量控制在6克以內,但國內目前普遍人均每天的鹽攝入量可以高達15-16克,是建議值的2-3倍,吃得太“鹹”了。像是鹽水鴨、鹹鴨蛋等一些醃製類的菜,含鹽量就很高,偶爾吃吃沒關係,不建議經常食用。無論是預防還是控制高血壓,控鹽都是第一要務,有研究顯示,只要鹽能夠控制好,血壓就能降10mmHg左右;有些早期的高血壓患者,把鹽控制好了,血壓就能降下來,並不需要服用藥物。

靜:一母同胞有人不得病,個性也很關鍵

“高血壓是有遺傳因素的,父母有高血壓,子女患病風險也會比普通人高,但並不是絕對的。同一對父母的子女,有的得病,有的卻沒有,和個性以及生活環境等,都有關係。”方祝元教授告訴記者,高血壓病人性格往往偏急躁,動不動就“大動肝火”,而“諸風掉眩,皆屬於肝”,長期精神緊張、焦慮、煩躁,都可造成肝氣內鬱,鬱久化火或肝陽上亢、陽亢化風,容易罹患高血壓,出現頭痛、頭暈等症狀。自覺“暴脾氣”的,應當“改一改性子”,慢下來、靜下來,要學會自我解除不良情緒,學會釋放怒氣,排解鬱悶,減少壓力。

省中大咖开讲,74万余人在线“听课”:高血压想“断根”,请从养成科学生活方式开始

圖源 視覺中國

松:春天情緒易波動,宜聽聽《春江花月夜》

長期處在緊張的情緒裡,血壓也容易升高。方祝元教授舉了個例子,有的患者在家血壓好好的,一到醫院見到醫生了,血壓一下就躥上去了,這被稱作“白大褂高血壓”;有的患者追幾步公交車,情緒稍稍緊張一下,血壓立馬就高了——這都說明了情緒與血壓的關係。

要獲得平穩的血壓,情緒一定要真正放鬆,春天可以到戶外踏青,擁抱大自然,聽聽柔和的輕音樂、古典音樂,如《高山流水》、《春江花月夜》、《漁樵問答》等,可以放鬆心情,有助於血壓平穩。

動:見太陽再出門,快走激活小腿“第二心臟”

大量研究顯示,如果運動能達到效果,血液也能降下8-10mmHg。

運動誰不會啊?在診間,很多患者都覺得運動是個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但在醫生眼裡,還真的有很多患者並不會運動。方祝元教授告訴記者,科學研究發現,人體下肢通過小腿迴流到心臟的靜脈血流佔全部迴流至心臟血液的30%-40%,因此小腿也有“第二心臟”之稱。對高血壓患者來說,最簡單的運動方法,就是每天堅持快走,激活人體的這個“第二心臟”。“男同志以10分鐘走1公里的速度,每天走3-5公里,女同志以12-13分鐘走1公里的速度,每天也走上3-5公里為宜。最好微微出汗,但不要大汗淋漓。”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鍛鍊的時間,很多老年人喜歡早起鍛鍊,其實是不科學的,尤其是眼下春季,早晚溫差還比較大,太早出門鍛鍊容易受涼,最好的方法是“見太陽再出門”。

省中大咖开讲,74万余人在线“听课”:高血压想“断根”,请从养成科学生活方式开始

圖源 視覺中國

眠:11點後入睡,影響血壓的正常節律

睡眠對血壓的控制也非常重要。方祝元教授舉了個例子,有的失眠的患者血壓控制不好,醫生會給患者開幾種降壓藥混著吃,但有經驗的醫生會給患者一顆安眠藥加一種降壓藥,血壓可能就控制住了。方祝元教授告訴記者,這個例子並不是鼓勵患者吃安眠藥,助眠也有很多中醫中藥的方法,重點是要呼籲大家對睡眠重視起來。睡眠不足或睡眠質量差會導致夜間和清晨血壓升高,影響血壓的正常節律變化,血壓的異常波動反過來會影響睡眠質量,形成惡性循環。長期熬夜,就是導致內分泌紊亂是引起高血壓的重要原因。無論是否患有高血壓,市民最好每天晚上11:00之前要休息,中醫認為11:00-次日1:00是一天當中陰中之陰,特別是冬天,寒中之陰,又最容易傷腎。

省中大咖开讲,74万余人在线“听课”:高血压想“断根”,请从养成科学生活方式开始

圖源 視覺中國

妙食:

春天吃得好,三階段重點不同

春天氣溫忽高忽低,血液也容易出現波動,方祝元教授建議患者早晚都要自己測量血壓,對血壓做到心中有數。測量血壓的動作要點要規範,時間也要相對固定,每次量三次,去掉最高和最低兩次讀數,取中間值最為接近實際血壓情況。很多人關心高血壓患者春天怎麼吃,方祝元教授也歸納出了春天三個階段不同特點:

早春適合“清補”,春寒料峭,適合清補,以補為主,以通為融,建議吃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瘦肉、魚、雞蛋、蝦等,但要輔以通陽的佐料如生薑、蔥、蒜、香椿、韭菜等,從而達到春夏養陽,溫通陽氣的作用。

春天的中期,溫差較大,驟冷驟熱,血壓容易驟然升高,以“清輕”為主,建議吃一些春天特有的食物,如菊花腦、枸杞頭、螺絲、河蚌等。

春末夏初,氣候偏溫熱,天氣逐漸轉暖,此時食物不能太溫太燥,建議以清淡為主,特別是對高血壓的病人,要嚴格控制鈉鹽的攝入,限制熱量,可以穩定血壓。

省中大咖开讲,74万余人在线“听课”:高血压想“断根”,请从养成科学生活方式开始

掃碼回看直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