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警惕因这件事得『癌』!坚持这样做,让『癌』不敢靠近!

癌症发病率逐年攀升,且趋于年轻化,说明防癌抗癌应从小抓起,从生活点滴做起。那么,有哪些因素会导致年轻人得癌呢?年轻人又该如何预防癌症来袭呢?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年轻人警惕因胖得癌

胖是明确的致癌因素之一。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曾指出,身体脂肪过多和13种癌症存在相关性,包括绝经后乳腺癌、子宫癌、卵巢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胆囊癌、肾癌、肝癌、胰腺癌、胃癌、甲状腺癌、脑瘤和多发性骨髓瘤。美国癌症研究所公布的调查显示,多达1/3的美国癌症病例与体重超标有关。瑞典科学家研究称,肥胖人群的癌症发病率比正常体重者高出33%。

肥胖为什么会导致癌症?癌症的发生与免疫功能异常有关,而肥胖患者的免疫功能普遍都异常。肥胖者大都有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胰岛素血症。胆固醇升高会导致人体巨噬细胞膜的胆固醇含量升高,使巨噬细胞吞噬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和异物的功能下降。同时,淋巴细胞也会因为细胞膜胆固醇、胰岛素过高,功能受到抑制。如果身体已有癌细胞,胰岛素过高会显著促进癌细胞的增长繁殖。肥胖还伴随着慢性炎症,脂肪细胞可充当肿瘤免疫逃逸的保护伞。此外,体内高脂肪还会引起与性激素代谢异常相关癌症的发生,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等。

近日,《美国医学会杂志》子刊刊登的美国凯斯西储大学和凯斯综合癌症中心的一项研究表明,肥胖相关癌症的发病年龄,正在向64岁以下人群移动。科学家对2000年至2016年间近267万肥胖相关癌症案例和345万非肥胖相关癌症案例进行对照分析后发现,在65岁以上、50~64岁、20~49岁3个年龄组中,50~64岁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病例增加幅度最大,其中女性增加了25%,男性增加了近两倍;而65岁以上人群患肥胖相关癌症的比例有一定程度下降。此前,美国一项针对25~84人群的肿瘤发病数据也显示,在年轻人(25~49岁)中,6种与肥胖相关的癌症发病率显著增加。

如何减肥更科学

肥胖者可分为四类

在减肥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自己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一般而言,肥胖者从体型上可分为上身肥胖、下身肥胖和全身肥胖。上身肥胖主要是缺乏运动,下身肥胖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而全身肥胖主要是饮食习惯导致。

从中医角度看,肥胖是由于元气虚弱、阴邪过盛、脾肾功能减退造成的,是一种阴盛气虚的病征。所谓气有四虚,人有四胖,气不足则胖,而气不足的原因主要有四种,也正是基于此,可将肥胖人群分为四类:

气虚肥胖。面色萎黄、精神不振、易疲劳出汗、感冒。

阳虚肥胖。疲倦怕冷、四肢冰凉、唇色苍白、喜饮热食、精神不振。

痰湿肥胖。面部皮肤油脂多,腹部肥满、易困倦、痰多,爱吃甜食。

湿热肥胖。面垢油光,有粉刺痤疮、常感口苦、口干、性情急躁易怒。

辨证进行饮食调理

辨别清楚属于哪种类型的肥胖后,就可以对症进行饮食调理了。

气虚肥胖的“克星”是黄芪,调理以健脾益气为主,多吃粳米、牛肉、鸡肉、大枣,少吃生、冷、苦、寒食物。

阳虚肥胖的“克星”是肉桂,调理以温补脾肾为主,多吃肉桂、核、桃、姜、羊肉,少吃冷饮。

痰湿肥胖的“克星”是薏仁,调理以健脾利湿、祛痰化浊为主,多吃白萝卜、紫菜、洋葱、扁豆、红豆、包菜,戒酒,杜绝甜食。

湿热肥胖的“克星”是决明子,调理以清热利湿为主,适合吃绿豆、黄瓜、莲藕、薏米,少吃油炸及辛辣食品。

运动要注意循序渐进

除了调整饮食,运动也是减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不同类型的肥胖需要采用不同的运动方式,才能在有益健康的前提下达到最佳减肥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气虚、阳虚、痰湿、湿热这几种类型的肥胖,运动量均要注意循序渐进。

气虚型肥胖不宜做剧烈高强度的运动,适合快速走路。

阳虚和痰湿型肥胖选可择运动强度不大,动作柔和缓慢的,可以慢跑、跳绳、羽毛球,舞蹈。

湿热型肥胖可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爬山等。

不良习惯扼杀年轻人健康

饮食无常。从“癌”字的结构不难看出,患癌离不开三张“口”:一口不卫生的食物,一口污染的空气,一口不洁净的水。俗话说“病从口入”,年轻人经常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什么时候吃就什么时候吃,不想吃就一口不动,挑食、暴食、节食太多,水果、蔬菜、饮水太少,营养摄入不均衡,晚间应酬多,都会增加患胃癌、结肠癌风险。

经常熬夜。英国科学癌症研究中心研究了世界各地1000余名30~50岁的癌症患者,发现99.3%的人常年熬夜,凌晨后才休息。熬夜加班、整晚聚会、通宵看剧打游戏,这些恶习正在“掏空”年轻人身体。长时间的睡眠不足、作息不规律,容易造成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还会带来抑郁等不良情绪,诱发甲状腺癌、乳腺癌等。

懒得运动。现在上班族一坐就是一整天,回家后就窝在沙发或床上不起来。运动量过少的恶习还不断向低龄群体蔓延,青少年手机不离身,休息时间不是上网就是打游戏,长此以往,身体健康将告急。美国癌症协会研究显示,一天保持坐姿6小时以上,早逝几率将增加。久坐的男性易患前列腺炎,女性则易不孕。

抽烟喝酒。医学证实,约80%的肺癌是由长期吸烟引起的。过量长期饮酒,可加重肝脏负担,损伤肝脏代谢功能,诱发多种癌症,尤其是肝癌。陈万青强调,抽烟喝酒看似需要长时间累积才会出现不良反应,但如果很频繁地接触,癌症就会过早找上门。

压力山大。与父辈和祖辈们生活闲适、压力小相比,这代年轻人从小就承受着各种压力,例如求学时期的成绩压力,工作后“上有老下有小”的养育压力等。过早地接触压力,癌症发病也会提前。

防癌应从日常做起

癌症发病率的年轻化除了与环境有关外,还与现代年轻人的工作压力、生活习惯息息相关,故防癌应从日常做起。

一是减少不良习惯。

抽烟、酗酒、长期熬夜、三餐不定时等是诱发呼吸、消化系统肿瘤的高危因素。

二是膳食营养均衡。

进食霉变、烟熏、盐腌食品,饮食中缺乏新鲜蔬果和牛奶,喜欢烫食等都是消化道肿瘤的诱因;结直肠肿瘤与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饮食有关。

三是适当体育锻炼。

运动不但可以增强身体机能,还能减少脂肪囤积,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癌症及相关慢病的发病率。

四是保持良好心态。

正确认识“癌症不等于绝症”,乐观自信、心情愉悦也是防癌抗癌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