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竹海天下翠

蜀南竹海天下翠

古人云:竹之为物、非草非木。竹,是介乎于草与木之间的一种令人爱慕的独特植物,它挺拨刚正,绿叶婆娑,在人们的心目中,是坚韧挺拔、虚心有节的性格象征和人格理想。

蜀南竹海天下翠
蜀南竹海天下翠

当五百个山头、七万余亩的青青翠竹随山峦起伏,如浩瀚烟波迤逦呈现在你眼前时,不知道你会是怎样的感觉。北宋大诗人、书法家黄庭坚当年虽然也一大把年纪了见识了不少名山大川,在此就硬是没能把持得住,以致乡人来献酒时,竟说出了“秀色已使我醉了!”这样的痴语,更在石壁上题下他的千金墨宝“万岭箐”。这片让大诗人为之倾倒的竹海就是位于四川省宜宾市的蜀南竹海。


蜀南竹海天下翠


蜀南竹海天下翠

蜀南竹海,集山水、溶洞、幽谷、飞瀑等自然风光于一体的全国最大的原始绿竹公园 。走进竹海,就走进了如烟似海、青翠欲滴的绿竹世界,这里是以竹景为主要特色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景区内峰峰是竹,岭岭皆翠,生长有竹子除了漫山遍野高大挺拔的楠竹外,还有身黑如墨的乌竹,高挑耸立的鸡爪竹,姑秀文雅的观音竹,以及凤尾竹、罗汉竹、人面竹等。


蜀南竹海天下翠

沿着蜿蜒曲折的红砂小道漫步林间,但见玉竹或修长挺拔作参天之态,或枝叶扶疏有玲珑之姿,怡人眼目。若恰逢阳光灿烂的清晨,漫林竹叶晨露未消,迎着晨光晶莹闪亮,林道间落下光点斑斑,再加上小桥流水,泉溪叮咚,清风拂过,翠海生香……在茂密的竹林间,水流或汨滔为泉,或叮咚为溪,或积翠为湖,或奔泻为瀑,姿态万千,在万亩竹林中捣蛋调皮,更映出一山鲜活灵气。此情此景,也许您就能充分感受到竹文化的醇厚与绵长了。


蜀南竹海天下翠

唐宋以来,竹子和梅花、松树并称为“岁寒三友”,明代则把“梅、兰、竹、菊”比作“四君子”。苏东坡则是“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人称“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有爱竹癖,须臾不离竹,他曾“四十年来画竹枝”,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的画卷和诗篇。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态特征总结升华成了人的一种精神风貌,赋予了竹子独特的精神内涵。古今往来,没有哪一种植物能像竹子一样对我国人民的物质和精神生活产生如此深远的影响。


蜀南竹海天下翠

山有竹则青,水傍竹则秀。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节外无枝的操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