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中心如何提升影響力?專家們這樣說……

4月10日,在北京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秘書處(北京市科委)指導下,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主辦的2020年首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專家沙龍暨第26期首科·創新匯通過在線視頻會議方式成功舉辦。來自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中國科協創新戰略研究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北科智庫等機構60餘位專家學者圍繞如何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進行了熱烈討論。

科技創新中心如何提升影響力?專家們這樣說……

本次沙龍以“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為主題,由首都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院長關成華教授主持研討。科技部戰略規劃司副司長餘健,北京市科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楊仁全,科技部辦公廳原巡視員、調研室原主任胥和平,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劉琦巖,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統計所所長玄兆輝、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等專家學者圍繞“如何從定量和定性角度,研判北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北京如何更好地支撐創新型國家建設?”“如何更好地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等問題展開深入研討。

餘健指出,北京現階段要圍繞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目標,加強科技創新頂層設計,謀劃好“十四五”規劃;加快構築重大原始創新的引領能力;積極構建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的科技支撐體系;努力做大做強高精尖產業;營造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創新創業生態;加大對外開放力度,全面推進開放合作;進一步深化北京科技創新輻射和帶動作用。

胥和平建議,在全球新變局中,北京要積極引領新的全球科技治理體系,要用超前眼光部署“十四五”規劃;積極開展前瞻性科學佈局,引導科技創新成果轉化落地;進一步推動高精尖產業發展,構建產業鏈,打造產業體系;在創新環境、國際環境發生大變化的形勢下,北京要發揮在科技研發中的主導作用,推動建立新的全球科技體系。

劉琦巖指出,北京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應深入開展“十三五”規劃評價,講好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故事,展示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重大成果;要加強對科技創新主體、資源的量化和統計,促進科技創新中心能量輻射和影響力的發揮;創新主體要向基層、社區延伸;加強創新載體的打造和建設,並給予政策、空間支持。

玄兆輝提出,要從“全國”和“全球”兩個維度解讀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全球有影響力”是其核心特徵,建議在對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進展進行測度時,應著重關注“匯聚能力”和“輻射能力”等兩種能力。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對創新型國家建設意義重大,需要深入分析北京在科技創新人才培養、原創知識與技術孕育、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創新驅動發展示範等方面的作用與貢獻。

李國平指出,科技創新中心也包含經濟概念,創新就是一個市場化的過程,科技創新中心內含科學中心、技術中心和產業中心,因此北京科技創新中心建設過程中離不開產業化發展。科技創新是一個鏈條,需要產業發展形成聯動體系,科技創新中心的建設和發展,需要高端製造業去支撐。下一步,應更多關注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35年規劃目標,把北京打造成為全球創新的中堅力量和引領世界創新的新引擎。

據悉,“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專家沙龍”將定期邀請科技管理、科技戰略、科技政策、產業創新等領域權威專家,圍繞北京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重點工作開展研討,為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言獻策。

專家沙龍每月舉辦一次,下期活動擬於5月舉辦,將圍繞“三城一區”建設等主題進行研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