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昌市仍持续保持消除疟疾状态,全国疟疾日提醒预防疟疾

2020年4月26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疟疾日”,是我国实现消除疟疾目标年,今年宣传的主题是“消除疟疾控新冠,同防输入再传播 ”。

西昌市2013年达到国家消除疟疾标准,并通过省、州消除疟疾专家评审组评价审核,西昌市疟疾防治取得阶段性防治成果。目前西昌市仍持续保持消除疟疾状态。

什么是疟疾?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也就是说蚊子叮咬了疟疾病人后,再叮咬健康人,就把病人的疟原虫传给了健康人,从而使健康人得病。是我国法定的乙类传染病。

疟疾有哪些症状?

典型的疟疾症状呈周期性规律发作。经过特定的潜伏期后,患者开始出现发冷、打寒颤,一般持续数分钟至2小时;接着发高烧,体温可高达40℃以上,持续2~4小时;随后出大汗,始为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2~4小时体温降低,甚至有降至35℃者。退热后疲乏无力想睡觉,一觉醒来,精神轻快,食欲恢复,又可照常工作。此刻进入间歇期,过了间歇期之后再次出现同样的症状。初发患者症状较轻,发作2~3次后症状加重,多次发作可出现贫血和脾肿大。

哪些地方是疟疾流行区?

目前,非洲、东南亚地区国家疟疾流行最为严重,南美洲、大洋洲的一些国家,以及印度、巴基斯坦等存在不同程度的疟疾流行,每年有几千万疟疾病例发生,几十万人死于疟疾感染。近年来,我国境内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人已非常少见,但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高疟区国家交往日益增多,外出务工及旅游人数不断增长,导致境外高疟区输入的疟疾病例有增多趋势。因此,前往境外这些疟疾流行地区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预防疟疾。

得了疟疾怎么办?

得了疟疾并不可怕,目前几种抗疟药的治疗效果非常好,但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根据疟疾类型不同,有选择地使用抗疟药,否则影响治疗效果或导致耐药性的产生。由于个别的恶性疟患者起病急,病情发展较快,如果延误治疗时机,可引起更严重后果,甚至有生命危险。因此,如果出现疟疾典型症状,或者怀疑自己得了疟疾,应立即去医院进行诊断,就诊时应告知医生自己去过疟疾流行区。

怎样检查疟疾?

在医院通过采集血液样本,进行血涂片检查,检出疟原虫即可确诊疟疾。

治疗疟疾常用青蒿素类药物,另外还有氯喹、伯氨喹等。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并提炼出用以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而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引起疟疾的病原体是疟原虫,疟原虫是一种很小的寄生虫,由蚊子传播,当蚊子咬人吸血时,把疟原虫带入人体血液,引起传播流行。疟疾亦可由输血传播。

是所有的蚊子都传播疟疾么?

目前全球已知大约3500种蚊子,被分为按蚊、库蚊和巨蚊三个亚科,其中只有按蚊亚科的按蚊属的40种按蚊被认为是重要的疟疾媒介。

按蚊分布与疟疾高发地区

全球92%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5%的病例发生在东南亚

;其余3%的病例分布在全球其它地区。

非洲东南亚正是按蚊种类和数量最丰富的地区。

疟疾的主要危害

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有4种: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卵形疟原虫;分别引起恶性疟、间日疟、三日疟和卵形疟。其中恶性疟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引发死亡。

疟疾的防治要点

为进一步提高社会和公众的疟疾防控意识,我们提出以下专业建议:

面向所有人群

1.疟疾是一种可防可控的寄生虫病。

2.疟疾是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

3.疟疾的主要症状是发冷、发热、出汗。

4.预防疟疾最好的办法是防止蚊子叮咬。

5.非洲和东南亚是疟疾高度流行区。

6.重症疟疾会危及生命。

面向医务人员

1.从非洲和东南亚回国的发热病人,有临床症状,须查疟原虫。

2.请及时与当地疾控中心联系。

面向出入境人员

1.在疟疾流行区,要防止蚊虫叮咬。

2.公司企业派驻非洲、东南亚等地的随队医生应当具备疟疾诊治能力。

4.出现发热、发冷、头痛等症状,应当及时就医,主动告知旅行史。


(西昌市疾控中心供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