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身成長》讀後感……阿德勒:我願你向光生長

特別喜歡德勒這句話:我願你向光生長,享受著無比美好的世界。在我拿到的這個譯本中,本來第2個字是要,我覺得要字更容易感覺是控制,還是願吧。

《終身成長》這本書實在太熟悉了,所以,我翻開的時候已經直接跳到第7章開始閱讀。我很清楚自己是一個成長性思維的人,我現在需要學的是如何傳播?

我找到柯林斯,她是傳奇般的教師,兩次拒絕擔任教育部部長。他一直維持著這種極具培養性的氛圍,一個是非常嚴格(他收的學生資質很差,但是他開始教學就用很難的教材,平等對待每個學生,要求也一致),有紀律,但充滿愛的氛圍(每句話都是向上向善的鼓勵話語)。

柯林斯會說:如果你天天只知道靠牆坐著,那麼今後你一輩子都要靠著某件事和某個人生活。你那些聰明才智就都浪費了。

《終身成長》讀後感……阿德勒:我願你向光生長


這讓我明白了,為什麼我是成長性思維,而我的兒子不是。在這麼多年的陪伴中,我一直維持的環境是沒有愛與信任,卻非常寬鬆,沒有規則。好吧,剛好相反的環境。

我開始了拓展閱讀,並且了找了兩部成長性思維的教練的電影打算看,《為人師表》《卡特教練》。有機會我也會再去參加裕然文化的遊學營,我知道那裡的每一個老師都是成長性思維,他們在給我做示範。

再重新從第1章開始讀,也回顧我自己的經歷,有意思的是,其實我並不是從小就成長性思維。我在學生時代都是固定性思維,當時知道的學習方法只有背誦,反覆閱讀。我甚至都沒有想過用別的方法來學習。 工作後,也許因為過於晚熟?當我面對註冊會計師考試的時候,其實我仍然還是採取的死記硬背方式為主。

《終身成長》讀後感……阿德勒:我願你向光生長


到了2010年我40歲的時候,我參加自學考試學歷教育,我才採取了大量運用思維導圖的學習的方法,經常輕鬆考高分。到了16年參加證券資格考試,其實已經是久未摸書本的我,運用摘取文字,思維導圖,看錄像聽錄音,全方位的學習,幾乎沒花什麼時間就順利通過。當時我還挺納悶,為什麼很多同事天天碰這本兒書背,但是收效甚微。

回想這個轉變,恰巧印證:一個成功學生的主要目標是拓展自己的知識,拓展自己思考和探索世界的方法。他們不會將分數當做自己的最終結果,而是將它看作幫助自己繼續成長的一個途徑。現在的我,更重視知識本身,也同樣重視知識的用途。基本上是從需要運用的角度開始切入,把新知識點結合自己常識。

我驚訝驚喜,柯林斯說,學校不只是孩子們來學習的地方,教師也是來學習的!這大約就是侷限我的地方吧?又犯了自以為是的老毛病。很多固定型思維模式者都認為需要改變的是世界而非自己。我不也是一樣?總覺得是別人需要改變,而不是自己!

原來,青春期是一場巨大的測驗。升初中、高中,大學,都是考驗思維方式,看是否能夠掌控學習過程和是否有真正的學習動力。學習不該是一場競賽,更不該是吸塵器或者是硬盤存儲的過程。在這場測驗中,我自己高中落馬,兒子初中就落馬,教訓如出一轍。

《終身成長》讀後感……阿德勒:我願你向光生長


我知道,我可以:放下自責與痛苦,帶著新的領悟與溝通技巧重新出發。既然我可以在40歲的時候彎道超車,我也有意願終身成長。那麼,我需要的不再是炫耀和灌輸,我會拿出我新的生命狀態去展現,不做期盼的展現。

如果有機會,我願意成為那束光。首先照亮自己,有機會也去照亮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