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两田黄二两金

田黄石在清代雍正皇帝年代已经是寿山石中最名贵的品种了,皇帝及王公大臣们纷纷收藏田黄石(当然都是大的田黄印章居多)后来到了乾隆年间,

一两田黄二两金

尤其是乾隆80大寿的时候,和珅给乾隆的礼物中最名贵的礼物就是120联章(其中10枚田黄印章)直到民国初年田黄一直在产出;但是数量明显少了很多,于是大家都以为已经绝产了,但是毕竟以前开采田黄主要是浅表地的田,

一两田黄二两金

80年代开始,由于台湾,日本商人纷纷到寿山高价采购田黄,于是几乎所有的田黄都被一网打尽,翻来覆去地挖,现在除了仅存的两亩地田黄地里还有点田黄以外,这十几年来几乎没听过有大田开采出来,偶尔会有一些成才的田,但是很少很少了。

一两田黄二两金

通常用以下几个方面来辨别田黄石的真伪

通常我们指甲是划不动田黄石的,指甲能划动的石头一般都不是寿山石,寿山石硬度(或昌化,巴林,青田)是比指甲硬,比一般的金属软(如,小刀,钥匙等)

一两田黄二两金

我们是先用大拇指划,要是能划动(外表又是给人一种所谓田黄的感觉)一般情况下是皂石染色的比较多(滑石成分),但是有的时候外表看着很像田黄的,但是钥匙或小刀刻不动的话说明硬度很硬,不是寿山石(或昌化,巴林,青田)很有可能就是石英质石(如黄龙玉,黑龙江玛瑙或其它石英类石。

一两田黄二两金

其次看经验(眼学-看特征,上手-感受手感,雕刻-感受刀感),田黄石的鉴定眼学占90%以上,主要是看石头本身的特征;

(1)田光(宝光)-田黄特有的光泽

(2)形状(标准形状)以下图但是田黄石由于生成条件不同,不一定都是标准形状,有的甚至有棱角

一两田黄二两金

(3)特征(皮,格,丝)

所谓皮是自然皮(自然皮中有的是黄皮,有的白皮(银包金等),有的黑皮(乌鸦皮),有的双色皮(白皮黑皮黄皮或一些其它的皮在一起)

(4)质地(稳定)

一两田黄二两金

作为田黄石,质地稳定是首要的特征,几千万年的洗礼造就的就是稳定的内在因素,如果您的所谓(田黄)吃色(颜色变化),或容易干燥(表皮起白)那就说明质地不够缜密,不是田黄的可能性很大,所谓的权威鉴定机构也常对这些质地不够稳定的(我们号称独石)也给出田黄证书,希望大家注意识别。

一两田黄二两金

(5)手感-玩田黄久的石友由把玩田黄石的时候积累的一些经验(如压手程度,把玩时的皮和肉的手感)来辨别

一两田黄二两金

(6)刀感-甚至有的石头外表及手感都极其像田黄时,可以拿刻刀刻一下看看刀感(这种方法属于很专业的领域)

市面上我们能看到的99%以上都

一两田黄二两金

是假田黄(除非是专业的寿山石专营店或印石专营店,正规的博物馆,正规的拍卖会上能见到真田黄)

地摊上的所谓田黄都是很低级的冒牌田黄;大批量生产的,于是大家不要幻想在地摊上找到真田黄。

一两田黄二两金

田黄石没有绝对的价格标准,对于文玩来讲,可以白送,也可以是天价,但是一般情况下田黄石的价格大体分两类,一类是市场价,另一类是行业价。

市场价一般都是由田黄石规格,形状,质地(开门与否),品种,雕工,市场行情等因素有所变化。

一两田黄二两金

20克以上开始属于大田,同等条件下(形状,质地)越大越值钱,因为市面上大田黄很少,越大越稀有。而田黄印章一般15克为标准15克以上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价格会很高,章面越大越贵。

对于田黄石本身的价值来讲形状越敦实越值钱,太瘦的太扁的太细的,奇怪形状的都影响价值。

一两田黄二两金

有自然皮,尤其是有黄皮,白皮,黑皮的值钱,没有自然皮的价格会便宜很多,有皮无皮有的时候价格差距10倍以上都不止;其它特征明显的,如有红格有丝,红格不能太多,太多影响价值,而丝不是绝对的,因为很多田黄丝是看不见的。杂质少的(如硬砂或其它杂质);重量越大越值钱。对于品种来讲,黄金黄和橘皮黄是最名贵的。因为颜色很正,其余品种越接近这两个品种的越值钱(颜色越正越值钱)通俗来讲就是越美丽的越值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