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立遺囑:“3年來人數翻3倍”,為何這是在對抗“死亡焦慮”?


90後立遺囑:“3年來人數翻3倍”,為何這是在對抗“死亡焦慮”?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提前立遺囑


近來,中華遺囑庫發佈《2019中華遺囑庫白皮書》,首次公佈年輕人立遺囑大數據。白皮書顯示,2017年有55位“90後”在中華遺囑庫登記保管遺囑,2018年累計178人,截至2019年底,總人數已增至344人。與其它年齡段的立遺囑人不同的是,“90後”的遺囑中,“虛擬財產”的納入和安排成為其一個突出的特徵。


就事論事,就遺囑而言,一般都是年齡大,財富結構相對複雜的人才會考慮。因為,他(她)們擔憂死後,自己的財富會成為一種家庭的麻煩。不過,回到“90後3年來立遺囑人數翻3倍”的事情上,就可能不完全是這樣。


畢竟,在可觸的現實中,年輕人有較多財富積累的可能性不大,並且,排除意外事故的可能,身患絕症的可能性也不大。 所以,“90後”立遺囑人數的逐年增多,這似乎就不只是指向“遺囑”本身,而是一種對生命不確定性的思考方式。


從某種意義上而言,越是處於穩定的社會秩序之下,人們越容易思考百年之後的事情。這其實不難理解,如果社會不穩定,作為個人委託社會機構的“遺囑”自然也就很難算數。所以,立“遺囑”人數的逐年增加,這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人們對於所處社會穩定性的自信心。


當然,以傳統的視角審視“遺囑”,總覺得這是“病危之時,床榻之上”的事情,要是一個生龍活虎的年輕人就“立遺囑”,會被視為一種不吉利。甚至,從更廣泛的市井來看,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立“法理遺囑”,最多就是口頭的,或者執筆性的“道德遺囑”。


要知道,“90後”群體中,最大的才剛滿30歲。他(她)們應該不會只為處理“純粹的家庭遺產繼承”才會去立遺囑,“這一點”上,應該是無庸置疑的。所以,回到“90後3年來立遺囑人數翻3倍”的事情,還是很值得我們去追問。


就“遺囑”本身而言,除卻是一種對死者生前意志的體現,同時,也是一種生者對死後事務安排性的框架呈現。本質上,它就是一種對生命的思考。雖然,一般而言,遺囑的存在,主要為處理財產分割,但是,它更體現出生命意義的延續性。


因為,一個人活著的時候,就能妥善的處理死後的事情,這本身就是一種生命價值的延續。這即是現實主義,也是存在主義。只是,就絕對的“遺囑”執行,還是基於委託秩序的存在,無論是法理的,還是道德的。畢竟,人死之後,意味著“徹底的失控”。


只是,就絕大多數人來講,因涉及財產較少,並且相對簡單,所以,“遺囑”就顯得不那麼嚴肅。這導致,“立遺囑”本身反而被門檻化,也就是隻有家產厚重的人,才有“立遺囑”的必要性,而大多數人,遺囑的存在,基本被“遺言化”。


並且,“晚年遺囑”和“病危遺囑”的存在,其實是較為普遍的,主要就是“當事人”為在生前,就把死後的事情安排妥當。就形式的存在上,有正式的(法理性的),也有非正式的(道德性的)。從根本性上講,更多是為活著的人考慮。


尤其,在國內,“父輩一代”(70後以前的人們)從孩子出生後,就徹底不再有自己的人生。絕大多數人,把人生的目標轉移到孩子身上。所以,也就能理解,為何他(她)們特別重視死後的遺產分配,尤其是涉及兒女較多的家庭。


因為,他(她)們的生命底色裡,就已經寫滿兒女的生命,而他(她)們更多是為“兒女所活”。雖然,這樣的話語顯得有些“不正確”。但是這樣的父母,在國內確實有很多,而且很普遍。反而能活出自我的父母,屬於“另類”的存在。


由此而言,“年輕人”立遺囑本身就是一種現象級的事情。畢竟,“生命的不確定性”是小概率事件,尤其,“虛擬遺產”的出現,這就更加不只是繼承的事情,而是“立遺囑”本身就是一種思考的方式存在。當然,主要的觸發,還在於對抗“死亡焦慮”。


要知道,即便科學已經發達到可以探尋太陽系以外的事物,但是,對於人死後到底會經歷什麼,始終無法給出答案。而已知的現實是,死亡意味著對生前一切事物的失控。所以,作為“歲月靜好”的存在,反而會更讓人覺得有些不捨。


這種情況下,作為“遺囑”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對“死亡失控焦慮”的一種抑制。當然,對於年輕人來講,如果較早的立遺囑,能更好地對生命有不同的覺解,可能比遺囑本身的意義更大。畢竟,只有不斷審視人生的意義,才能讓有限的人生更加真實可觸。


當然,從“離死還遠”到“見證死亡”,從“見證死亡”到“靠近死亡”這本身不只是現實的問題,也是認知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而言,生活越是美好,越是可期,作為生者就存在對“死亡的恐懼”,直到成為一種焦慮縈繞心頭。


從某種層面上而言,絕大多數人在面對死亡的存在,都是被動接受的過程,甚至認為生老病死是圭臬,不需要思考,只要接受就行。可事實上,只有不斷地思考生命的進程,才有可能讓短暫的生命更加璀璨絢麗,讓人的存在不再只是生與死的問題,還被賦予傳遞的意義。


當然,我們這裡強調的生命之美,並不只是掙多少錢,擁有多少地位。而是,作為人的存在,思考活著的意義,也思考死亡的意義。所以,就“90後3年來立遺囑人數翻3倍”的事情而言,這就不只是簡單的社會現象,而是體現出更多年輕人更願意思考生命本身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