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高粱,想要獲得高產,就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間管理

一、合理密植

適宜的種植密度是獲得高額產量的重要前提之一。粒重高低是品種的特性,受環境條件影響較小;單位面積收穫穗數在一定範圍內主要由種植密度決定,種植密度越高,每畝穗數就越多;每穗粒數則受品種、密度和水肥管理條件多方面的影響。所以說,密度既影響到畝穗數,也影響到穗粒數,是一重要的產量影響因素。

高粱不能種得太密,種植密度過大,個體間爭水爭肥現象嚴重,群體葉面積過大而通風透光性差,莖稈生長細弱,稈高增加葉片變薄,抗倒能力減弱,易發生倒伏,穗子變小,每穗粒數下降,若發生較重倒伏時,粒重也會有較明顯的下降,嚴重地影響穗粒重。所以,留苗過密,雖然能得到較多的穗數,但由於穗粒重降低嚴重,也不能獲得高產。但也不要種得太稀,過稀時雖然能長大穗,但穗數太少,產量不高。

種植高粱,想要獲得高產,就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間管理

高粱的適宜種植密度要視品種、土壤水肥條件、氣候條件和管理水平而定。就品種而言,植株較高,葉片下披,抗倒性較差的應適當稀植;植株較矮,葉片上衝,抗倒能力較好的應該適當密植。就土壤水肥條件而言,土壤瘠薄,沒有水澆條件的應該種稀一點;土壤肥力較好,又有水澆條件的,應該種密一點;土壤水肥條件很好,容易形成徒長的地區,為了穩產,也應適當稀一點,以防倒伏。就氣候條件而言,雨水適中,風和日麗的地區,可適當密一些;雨水過多或過少,易颳大風的地區應種稀一些。另外,管理水平較高的應較管理水平較差的密植一點。

種植高粱,想要獲得高產,就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間管理

從理論上講,一個地塊在大量種植某品種時,應先做試驗,找出最適密度,進而指導大田生產。在實際生產中高粱的適宜密度並不是特定的,而是一個密度範圍,在適宜的密度範圍內,穗粒數和畝穗數之間可以通過群體的調節,達到有效的補償。所以,只要瞭解了品種特性,確定合適的密度並不困難。一般而言,株高3米以上的品種雜交種種植密度以4000株/畝左右較好,若增加至5000株/畝以上,生育期間遇大風很易倒伏或倒折;若降至3000株/畝以下,雖然不易倒伏,但產量一般很低。株高為2~2.5米的中稈雜交種,種植密度以6000株/畝左右較好。株高2米以下的雜交種,種植密度可增加至8000株/畝。

種植高粱,想要獲得高產,就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間管理

二、田間管理

從播種後至收穫前的田間作業為田間管理。田間管理的中心任務,就是根據高粱不同生育時期對環境條件的要求,因地制宜地運用各項管理措施,保證各個時期有一個豐產長勢和長相,進而達到高產優質的目的。高粱在各個時期的長勢和長相是高粱田間管理的重要依據。高粱前期的豐產長相是髮根早,根系發達,葉片寬厚,葉色嫩綠,幼苗敦實。中期的豐產長相是植株健壯敦實,葉片寬厚、色深、挺撥有力,根系發達。後期的豐產長相是稈青葉綠,穗大粒飽,不倒伏,不早衰,成熟正常。

種植高粱,想要獲得高產,就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間管理

1.破除板結

高粱是單子葉作物,在一般砂土地或者輕壤土上出苗前遇雨,對正常出苗影響不大,不必採取特殊措施。在粘土地播種後遇雨,易形成板結層,因高粱種子較小,頂土力不夠強,不易出苗,易造成粉種,可考慮用短耙破除板結,以利出苗。

種植高粱,想要獲得高產,就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間管理

2.查苗補苗

不論播種前安排得如何周密,田間出現缺苗斷壟的情況總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查苗補苗十分必要。所謂查苗,就是出苗後及時進行田間出苗情況檢查,根據實際出苗情況和土壤墒情來確定是補種還是以後移栽。如果缺苗較多,最好補種。補種時,可事先進行浸種催芽,在土壤墒情不足時,可坐水補種。如果缺苗較少,可考慮在5~6葉齡時,於間苗之後定苗之前,移栽補苗。移栽補苗時,應選健康的幼苗,坐水移栽,或栽後及時澆水,水滲下後及時封窩。高粱苗在長出次生根之後移栽很易成活,移栽時應注意保持原覆土深度,封埋過深、過淺都不利於幼苗發育成活及緩苗。移栽和補種的苗較正常苗發育慢,應儘量少補苗。一般在1行中連續50釐米以上沒苗時,可考慮補苗;斷壟距離在50釐米以下,周圍均夠苗時,可以通過四周留雙棵來補償這段缺苗造成的減產。

種植高粱,想要獲得高產,就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間管理

3.間苗定苗

由於土壤和播種技術等原因,出苗不勻,為了達到計劃密度,生產中播種量很高,出苗數一般幾倍於計劃留苗數。這雖然有利於保證全苗,但由於出苗太多,行內幼苗擁擠,互相爭光、爭水、爭肥,造成幼苗黃瘦細弱,根系發育不良。所以,必須間苗,即出苗後,三葉一心期,在次生根入土前,把較稠的地方的苗拔去一部分,達到畝留苗數約2倍於計劃留苗數。間苗的技術關鍵有兩條,一要適時,過早會因苗沒出全,一次間不盡,也會因苗太嫩而不易連根拔去;過晚間苗容易造成弱苗,次生根已經扎入土,幼苗很易拔斷,拔斷的幼苗生長點留在土內,過幾天就會重新長出來,造成大小苗,起不到間苗的效果。留苗數不可太多、太少。留苗太多,達不到間苗的效果;留苗太少,往往因地下害蟲危害出現缺苗。

種植高粱,想要獲得高產,就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間管理

定苗就是把多餘的苗去掉,使田間實際留苗數和計劃留苗數相符。定苗的適宜時間是6片葉。補苗之後,定苗時可以用手拔去或用手鋤挖去多餘的苗。定苗的技術要點是,去小苗留大苗,去弱苗留壯苗,去病蟲危害的苗留健壯正常的苗。去苗時一定要連根拔除,以防斷在土內的部分重新長出來。

種植高粱,想要獲得高產,就要進行合理的密植和田間管理

好了,這次的分享就到這裡結束了,希望可以能幫助到大家,那我們下次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