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梅州新时代“枫桥经验”,奏响乡村振兴发展的和谐音符

近年来,梅州市不断创新机制,把更多的资源、服务放到基层,丰富完善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一体”的新时代“枫桥经验”。平远县在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过程中,创新“一带一法四参与”和“中心4+”等模式,努力构建乡村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活力,加快建设名副其实、声名远扬的“平安之乡”。

长田镇

以德化人调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治理

平远县选取长田镇作为创新社会治理的试点,以村民理事会为载体,坚持“党建引领、理事会主导、民众参与”原则,探索推动“一带一法四参与” (一带即党建带动,一法即活化利用程旼以德化人工作法,四参与即广泛发动村民自主参与议事、参与调解、参与建设、参与治理)社会治理模式。

打造梅州新时代“枫桥经验”,奏响乡村振兴发展的和谐音符

在长田镇高南村,似锦繁花装扮着房前屋后,清澈的溪水沿着村道蜿蜒,滋润这片宁静的土地。“以前河道很多垃圾,两边都是杂乱的竹子,到了雨天就低垂下来,堵塞河道并影响路面通行,不美观更不安全。”长田镇高南村中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黄振业拿着老照片作对比,讲述着村里的点滴变化。以前,“脏乱差”等问题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且容易引发村民矛盾,成为高南村历届村委难啃的“硬骨头”。

打造梅州新时代“枫桥经验”,奏响乡村振兴发展的和谐音符

2018年,村民理事会成立后,将自治理念贯穿于议事、调解、建设、治理全过程,首先集中“火力”开展环境大整治行动。黄振业告诉记者,村党支部和理事会的党员积极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广泛发动村民签订责任书,划片包区实行门前水圳、花木、垃圾三包责任制,集中开展种花美化、河道清理行动,村庄面貌也焕然一新。村民还自发筹资20多万元修建宗祠,成为村民议事、联络感情、寄托乡愁的场所。

打造梅州新时代“枫桥经验”,奏响乡村振兴发展的和谐音符

平远县是客家人文鼻祖、广东“古八贤”之一程旼的故乡,其“以德化人”的精神和“中立不倚、换位思考”的理念,激励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平远人。在平远县委政法委的指导下,长田镇结合基层社会治理实际,借助“程旼以德化人工作法”,使不少基层矛盾都迎刃而解。

高南村曾有三户人家争夺一丛竹子,纠纷长期得不到解决。村民理事会成员轮流给这三户人家做思想工作,71岁的吴金祥也发挥老党员的作用,劝导各家“行善积德,造福子孙”,最终促使三家放弃纷争,并清理改善环境。“这不仅解决了矛盾,改善邻里关系,还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一举多得。”高南村党支部书记丘康平如此评价道。

打造梅州新时代“枫桥经验”,奏响乡村振兴发展的和谐音符

梅平高速公路从长田镇长田村穿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群众因土地界限不明等原因影响施工。鉴于此,长田村相关村民理事会发挥知根知底的优势,劝导当事人“讲公心、舍私心”。经过一个星期的交流、协商,问题就得以妥善解决,有效保障工程无障碍施工。如今,梅平高速公路通车在望,也将引领沿途村庄走上腾飞的道路。

打造梅州新时代“枫桥经验”,奏响乡村振兴发展的和谐音符

不仅如此,在程旼精神的潜移默化下,长田镇不少村民自觉投身乡村振兴事业。长田村赖石坑的黄亮新、黄亮兴兄弟等人捐资400多万元,在村内修缮黄氏宗祠,还兴建休闲公园、喷泉、桥梁等设施,使村庄化身小公园,提升“颜值”还传承文明乡风。黄亮兴表示:“先辈一直教育我们积善行德,我们也希望为家乡建设尽一份力,报恩家乡。”

长田镇村民自治与德治深度融合,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逐年提升。据统计,今年以来,长田镇村民理事会共参与各类议事、调解、建设、治理活动86件,收集掌握各类民生问题75宗,调解各类民事纠纷75宗,调解成功率达100%。

八尺镇

“一员多能”筑起基层平安“防火墙”

作为广东“北大门”之一,八尺镇在平远县委政法委的组织和指导下,整合综治信访维稳平台,优化基层社会治理结构,创新实施“中心4+”(即:中心+网格化+信息化+村民议事日+干部直联日)模式,更加流畅快速解决问题,真正打通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

“胜叔,我们又来了,村道排水口完工后疏浚情况如何,稻田还受影响吗?”在八尺镇的一个“干部直联日”,记者随八尺村综治综合信访维稳“中心4+”工作站的网格员们走家串户,来到村民韩胜家中了解其近况。此前村道拓宽,排水口却未相应改造,导致雨天管口堵塞,农田遭漫灌受损,韩胜向网格员汇报后,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

打造梅州新时代“枫桥经验”,奏响乡村振兴发展的和谐音符

在八尺镇综治维稳“中心4+”工作室前,网格员在给群众宣讲相关政策。

“我们将每周二定为干部直联日。当天三四人成一组,分六个片区直联入户,通过广东综治E通手机APP记录群众需求并尽快解决,做到‘小事不出村’、‘信息化覆盖’。”八尺镇八尺村党支部书记、中心4+工作站站长韩垂湘介绍说。在他的手机屏幕中,记者看到“某村兄弟纠纷”“某村建筑材料乱堆”等各类案件均得到解决,并详记了流程及结果。同时,由村委会和村民理事会开展的“村民议事日”也在社会治理中成效显著。八尺镇排下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肖文告诉记者,“村民议事日”以召集村民代表开会的形式,与“干部直联日”一起开展,共同研究解决群众反映问题和诉求,进一步拓宽群众诉求渠道。今年办结事件近10宗,群众普遍反映“有速度、有效果”。

以往,“干部直联日”联络员单纯由镇、村干部担任,因基层信息收集难、安全隐患排查难、力量资源融合难等问题鲜有成效。八尺镇党委副书记吴雨华介绍,如今创新性地将它与全镇综治网格化结合,把熟悉基层的63名网格员同时变为49个网格的研判员、联络员。据了解,网格员的作用广泛体现在社情民意收集、村容环境维护、便民服务提供、矛盾纠纷化解、预防违法犯罪、安全隐患排查等工作的方方面面,为广大基层群众筑起平安“防火墙”,汇聚起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

近日,八尺镇排下村的网格员肖晓丽、肖子宁发现2名陌生男子在村内鬼鬼祟祟地张望,并携带有麻袋等工具,便立即联络该村其余7名巡查员守在村庄隘口,最终逮住一个盗狗团伙并移交派出所,博得群众点赞。“我村处在粤赣两省交界,因地僻人杂盗狗现象频出。有网格员参与治理,治安大为好转。”排下村党支部书记肖剑锋说。

记者了解到,2018年,八尺镇上传网格事件474宗,办结470宗,办结率99.2%;此外还排查发现不稳定因素和信访隐患143宗,化解143宗……平远县去年受访群众社会治安安全感提升率达76%,居全市第一。

平远县委政法委副书记谢烈辉表示,该县将重点部署推广基层治理新模式,变点上“盆景”为面上“风景”,打造平远新时代“枫桥经验”,奏响乡村振兴发展的和谐音符,保障全县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为加快建设名副其实、声名远扬的“平安之乡”作出平远的贡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