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該“金三銀四”,如今“青黃不接”:面料企業靠降價能否自救?

受全球疫情影響,我國不少紡織企業當前都在採取措施自救,出口轉內銷就是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手段。但由於目前內銷市場需求仍然有限,隨之而來的拼價、競價導致了一系列的面料產品價格下滑。

本该“金三银四”,如今“青黄不接”:面料企业靠降价能否自救?

根據相關市場數據統計顯示,4月3日,10S牛仔布、32S斜紋布、40S精梳府綢、30S人棉布、45S滌棉布的市場均價分別為8.47元/米、4.65元/米、6.68元/米、3.62元/米、4.58元/米,分別同比下滑10.86%、12.02%、11.18%、4.41%、3.49%。

企業降價搶市場

在高庫存、低需求的情況下,市場上拋貨現象此起彼伏。據市場反饋,3月中旬以來,各地坯布價格下跌0.1元/米~0.2元/米,個別降0.4元/米。

一位浙江地區的面料企業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此次降價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上半年是很多企業開發市場、維護客戶的關鍵時刻;二是受疫情影響,很多企業銷售壓力倍增,希望通過降價來刺激市場。“我們主要做意大利訂單,目前公司把內銷比例增至80%,外單縮減至20%。現在,行業內調整內外單比例比較普遍,預計今年上半年國內市場將形成群雄逐鹿的局面。”

“目前,市場這塊蛋糕越來越小,在質量同等的情況下,客戶肯定會優先選擇那些產品價格更為便宜的廠家合作,這個時候公司吃一點小虧,等到疫情過去,市場回暖,既取得客戶的信任,也為後面的合作奠定基礎。”上述負責人解釋說。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近期面料降價還有一個重要的促成因素,那就是原料價格出現明顯下跌,滌綸、純棉紗等價格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跌幅,讓面料企業降價有了空間。據中國·柯橋紡織指數顯示,由於國際油價大幅下跌,導致PTA、乙二醇的價格也出現大幅下滑,滌綸長絲也難逃厄運,價格不斷下探。蕭紹地區滌綸長絲市場行情環比下行,廠家報價明顯下跌,POY、FDY、DTY報價明顯下跌,POY3月30日~4月4日跌幅在650元/噸~830元/噸左右,FDY跌幅在700元/噸~800元/噸左右,DTY跌幅在600元/噸~650元/噸左右。滌綸短纖價格同樣出現下跌,江浙1.4D×38MM直紡滌綸短纖中心價在5640元/噸~5700元/噸左右,跌幅在350元/噸~375元/噸左右。近期,純滌紗市場報價環比下跌,32S純滌紗報10750元/噸左右,跌幅在250元/噸左右;45S純滌紗報11700元/噸左右,跌幅在300元/噸左右。 另外,國內棉花期貨價格已跌破萬元大關,導致下游採購不敢輕舉妄動。蕭紹地區純棉紗市場報價環比下跌,30S人棉紗價格報為13500元/噸左右,跌幅在300元/噸~320元/噸左右;40S人棉紗報為14700元/噸~14800元/噸左右,跌幅在300元/噸左右,人棉紗行情持續降價。

有業內人士分析,未來,面料行情仍將持續下跌。“如今,各國對紡織品服裝的需求都在下降,訂單縮減的情況已遠超去年。各企業為儘快回籠資金,行業可能將會掀起‘價格戰’。”

訂單不足陷窘境

“金三銀四”本應該是紡織面料企業的傳統旺季,如今企業卻深陷產品降價的“泥潭”。可以說,近期市場的降價暴露了當前紡織面料行業面臨的窘境。

根據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3月25日~4月1日的週報調查結果顯示,該周190戶已開工企業中,訂單量達到正常情況的80%的企業佔比為33.7%,訂單量不足正常情況50%的企業佔比為23.2%。出口訂單不足情況更為突出,僅有9%的企業出口訂單量達到正常情況的80%,出口訂單量不足正常情況50%的企業比例高達61.2%。

報告指出,訂單不足已成為目前企業生產經營面臨的首要困難,根據週報及集群調查數據,3月25日~4月1日,有80%的企業反饋存在訂單不足問題,比例較一週前提高 23個百分點;85.7%的產業集群反饋存在訂單不足問題,比例較一週前提高9.8個百分點。

由此可看出,當前,面料行業競爭形勢異常嚴峻。部分企業前期面臨招工難,在幾經周折將員工招回到崗後,又面臨訂單驟減、再次停機放假的困境。在清明假期期間,山東、河南、江蘇等多地企業表示,會藉此清明假期來適當延長企業放假時間,應對當前的市場衝擊。

針對目前的情況,已有相關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出臺倡議維護市場秩序和公平競爭。日前,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就發出倡議:堅決打擊不合理壓價行為,並協調製定行業基準價。

行業洗牌進行時

可以肯定的是,一場悄然無息的“洗牌”正在進行。

從近期《中國紡織報》記者採訪到的紡織面料企業情況來看,企業負責人普遍認為,2020年接下來一段時期,行業面臨的形勢可能將更加嚴峻,這種不樂觀的看法依舊基於對疫情的判斷。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紡織從業者認為,未來,紡織行業“大魚吃小魚”的形勢會更加嚴峻。“雖然2019年行業‘寒冬’已至,但大家對未來市場仍抱有希望,還會硬著頭皮堅持,但今年,受全球疫情影響,中小型企業能維持基本經營的難度將會進一步加大。”他預判,也許在未來3年,面料企業的數量至少要減少30%。

“當前,作為企業來說,瘦身是唯一的辦法,節約開支活下去才是出路。”江蘇精誠紡織有限公司創始人、總經理宋凌炎坦言,此次疫情的影響將體現在2020年整年,後期,會涉及到技術、綜合服務能力,乃至包括一些金融配套。對於原來一些小型紡織企業,單一的做銷售網絡,主要靠價格競爭,會更難做,因為小型企業很難提供全面服務。這也意味著在這場危機中,聚焦服務型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方面表示,目前,全球疫情發展不確定性很高,疫情拐點何時出現仍無法預計,美歐市場釋放回暖信號仍需較長時間。針對企業資金鍊緊張問題,仍建議企業謹慎安排生產負荷、原料庫存及投資項目,大力防控資金鍊風險;同時,充分關注各級地方政府及金融機構出臺的扶持措施,積極爭取政策支持。我國出口產業鏈規模較大,而內需市場全面恢復仍需時間,消費特徵也與美歐市場有明顯差別,出口企業在短時間內全線轉銷國內市場難度很大。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方面建議,企業應先行評判自身生產模式、管理模式及主銷產品特點,在轉戰國內市場、開拓其他出口市場等策略中做出合理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