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居內陸的伊犁河谷,降水量直逼東部沿海

印象中的西北內陸地區多幹旱和風沙,但有一個地方降水量並不亞於東部地區,這就是伊犁河谷,西北內陸的溼島,不但滋養著我國數百萬人口,還是供給著哈薩克斯坦最大的水庫-卡普恰蓋水庫,以及維繫著世界第四長湖-巴爾喀什湖的湖水充沛。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這個地區的降水量並不遜於東部地區。

深居內陸的伊犁河谷,降水量直逼東部沿海

伊犁河谷地處亞歐大陸腹地,距離最近的海洋印度洋有2600多公里。我國境內的伊犁河谷東西長360公里,南北寬275公里,面積5.64萬平方公里。河谷北東南三面環山,北部有科古琴山,南部有天山,兩山交匯呈大喇叭狀,喇叭口向西張開面向低矮的哈薩克丘陵。而這種喇叭口地形極利於水汽的聚集,因而該地區降雨充沛,素有“西域溼島”“塞外江南”之稱,是我國西部最富饒的土地。

深居內陸的伊犁河谷,降水量直逼東部沿海


深居內陸的伊犁河谷,降水量直逼東部沿海

那麼水汽從哪裡來呢?這都要得益於大西洋,也許有不少人對此很難理解,大西洋?隔著千山萬水的大西洋能影響我國?是的,主要原因就是:受西風帶的影響,強勁的西風在經過大西洋時攜帶了大量水汽,該氣流一路向東,沿途經過崇山峻嶺的阻隔,一般過了高加索地區就已經成為乾熱氣流,但是不幸中的萬幸是氣流馬上進入了面積達38萬平方公里的裡海,汲取了大量的水汽之後繼續往東,面對低矮的哈薩克丘陵沙地,水汽沒有停留,直到遇到天山的阻隔,開始沿著天山山脊繼續跋涉,直到進入伊犁河谷這個喇叭口,大量水汽被迫不斷聚集抬升,開始形成大量降水。

深居內陸的伊犁河谷,降水量直逼東部沿海

而因此直接受益的有:伊犁河、卡普恰蓋水庫、巴爾喀什湖

伊犁河跨越我國和哈薩克的國際河流,全長1236公里,流域面積15.1萬平方公里,其中我國境內河長442公里,流域面積5.6平方公里。全流域處於迎風面,降水豐富,谷地年降水量約300毫米,山地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集水區內山地面積佔68%,是徑流的重要來源。

深居內陸的伊犁河谷,降水量直逼東部沿海

卡普恰蓋水庫橫亙於阿拉木圖州的半荒漠地帶。它因其西岸邊的卡普恰蓋市而得名。水庫東西長180公里,南北最寬處22公里,面積達1847平方公里,最大水深45米,平均水深就達15米多,蘊積的淡水資源數量驚人。該水庫最大的注入水河是發源於我國的伊犁河,伊犁河提供了卡普恰蓋水庫70%以上的潔淨的水。巨大的卡普恰蓋水庫,給哈薩克斯坦帶來了灌溉、發電、舟楫、水產之利,滋潤了周邊廣袤的乾渴的土地,成為該國無價的寶藏。

深居內陸的伊犁河谷,降水量直逼東部沿海

巴爾喀什湖是世界第四長湖,東西長605千米、寬9-74千米、面積1.82萬平方千米,平均水深6米。流經我國的伊犁河注入巴爾喀什湖西部,佔總入水量的80%。

深居內陸的伊犁河谷,降水量直逼東部沿海

雖然我國境內的伊犁河谷只佔全部伊犁河谷的1/3,但因為氣候溫和溼潤,土地肥沃,水源充足,草原遼闊,物產豐富,享有“塞外江南”、“蘋果之鄉”以及“天馬故鄉”之美譽。自然條件優越,農、牧業發展優勢顯著,既有雄美的雪峰、冰川,也有俊秀的河川,既有廣闊的千里牧場,又有成片的農耕大地。

深居內陸的伊犁河谷,降水量直逼東部沿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