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别过了疫情还是睁眼瞎

​留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应该在这次疫情中学到比同龄人更多的东西。


1)如何看待歧视?

歧视这个东西会一直存在到人类灭绝那天。不要说哪里没有歧视,这个东西中外都有,而且,越感到自己被歧视的人,往往越歧视别人;越喊着自己没有歧视的人,歧视别人的程度越深。疫情之初,一些国家对中国人入境的控制开始加强,于是,某些人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但是,当中国的疫情得到控制,当湖北逐渐开封后,有多少嘴里喊着“湖北加油”、“武汉加油”的人,在省界阻拦湖北人的通过,在高速口“劝返”挂着湖北牌照的汽车?

留学生们在国外,由于语言、风俗的不同,更容易受到歧视。在受到歧视的时候,不能仅仅是愤怒,你们要明白,歧视是正常存在的,歧视的产生无非缘于两种情况,一种是歧视者的无知,一种是被歧视者的无能。你不能教育所有无知者,但你完全可以让自己更加强大。


2)如何看待出国?

疫情在欧美全面爆发后,网上不断出现这类的声音:“让你们出国,这回傻了吧”?或者,“中国的教育有什么不好,偏要出去”?

对于嘲笑出国留学的人,留学生们大可置之不理,说白了,这些人自己没本事,对任何强于他们的人,只能“羡慕、嫉妒、恨”。咱们是正常人,何必跟那些有心理疾病的人一般见识?

对于质疑留学的人我想说,中国和外国的教育各有千秋,不是一个简单的“好坏”能评判的。有一句话我非常喜欢: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加了一句:行万里路不如阅万种人。光从读书角度出发,中国和外国可能没有太大的差别,50名的学校和100名的学校可能不分伯仲(尤其是本科阶段),但出国不是一个简单的学技术的过程,更重要的是,通过出国,可以让自己知道这个星球上还有很多以前自己从未想到过的东西和思维方式。比如说,英国曾有一个校长,仅仅因为某天阳光灿烂就全校停课,让学生们去晒晒太阳;美国有很多学校的很多课程,教授在天气好的时候会让学生们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听课。和疫情想关的也有,在特朗普对疫情不以为然的时候,美国很多州长和市长可以自行制定本地政策,质疑特朗普的措施;欧美疫情没有爆发的时候,有个小团队在欧洲公共场合上演情景剧,模拟当地人因为疫情歧视中国人,绝大多数时候都有当地人挺身而出,制止这种愚昧行为(反观春节后北京很多小区禁止外地返回人员进入,连警察都无可奈何,你怎么想)。我们不简单评判这些东西的“好坏”,我们只知道这些是“不同”。都明白知识的重要性,但什么是知识?所谓知识,就是“知道的事儿”。知道的事儿多了,知识就多了;知识多了,对生活的选择余地就多了。那些没有知识的人,对生活是没有选择权力的,他们只能在社会上不招人待见,然后用变态的心理在网上毒汁四溅。


3)巨婴。

留学生里有没有“巨婴”?肯定有,国内的大学生里也有。不同的是,国内的大学生可以更多地得到父母的帮助。如果没有这次疫情,很多“巨婴”留学生可能对此没有感触,毕竟,在一个发达的经济社会中,太多的事情可以用钱解决。但在某些极端情况下(比如这次疫情),国外的留学生极有可能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学校停课宿舍封闭了,超市空了,社会治安差了,父母除了给你钱,无法帮你安排处理其它任何事情。网上写一个留学生,把自己防护的严严实实的,历经几十小时安全回到国内。我想,她以前可能从来没想到过有一天需要自己这么拳打脚踢过,但这个经历,一定让她终生受益。所以,回国的留学生不妨想想,你是自己“逃”回来的,还是被父母“救”回来的?疫情,十几年才两次,其它特殊情况,可能每天都会发生。在紧急情况下,“巨婴”的生存概率是极低的。


4)你能活下来吗?

这是前几天和家长聊天时候引出的一个话题。假设一下,如果某一天另一个疫情袭来(不是没有可能),而且一时无药可治,致使社会陷入动荡,一个人自己能活下来需要对多少知识和技能有基本的了解?我列了一个大概的单子:身体素质(正常的跑步、跳跃、攀爬)、植物学(起码知道林子里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动物学(抓个鸟、逮只兔、钓个鱼、常见野兽习性)、气象学(简单预测刮风、下雨)、地理学/地形学、地质学、微生物学、野外生存技巧、武器运用(枪、弓箭、弹弓、棍棒)、创伤处理、人际关系。我评估了一下,自己起码在三个领域是不及格,两个领域将就及格,你呢?


我们不能左右疫情是否来临,但我们能决定是否能借助此次疫情的经历让自己更加强大。借用和修改一段奥斯特洛夫斯基的话作为结束语:当回首疫情的时候,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疫情结束的时候我能够说:“在疫情中,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最壮丽的事业——积极地活下来,更好地活下去”。

留学生,别过了疫情还是睁眼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