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上的生命,會滅絕後二次起源嗎?如果它的恆星已經死亡話

下一代強大的地基和天基望遠鏡將能夠搜索更遙遠的恆星系,尋找類地系外行星上存在生命的證據。這些遙遠星球的化學性質可能表明那裡存在生命,為了幫助未來的科學家理解新望遠鏡向他們展示的是什麼,康奈爾大學天文學家們為這些岩石行星世界開發了一份光譜場指南。在康奈爾大學卡爾·薩根研究所進行研究的天文學博士生西婭·科扎基斯(Thea Kozakis)說:

行星上的生命,會滅絕後二次起源嗎?如果它的恆星已經死亡話

我們開發展示了光譜指紋可能是什麼,以及即將到來的天基和大型地面望遠鏡可以尋找到什麼,科扎基斯是研究的主要作者,其研究發表在《天體物理學》期刊上。在短短几年內,天文學家使用目前正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馬沙漠建造的甚大望遠鏡和計劃於2021年發射的詹姆斯·韋伯太空望遠鏡,將能夠搜索遙遠系外行星上的生命特徵。

行星上的生命,會滅絕後二次起源嗎?如果它的恆星已經死亡話

文理學院天文學副教授、卡爾薩根研究所(Carl Sagan Institute)所長麗莎·卡爾滕尼格(Lisa Kaltenegger)說:圍繞著白矮星的落基行星是很吸引人的候選行星,因為它們比地球大小的行星大不了多少。訣竅是抓住一顆系外行星在白矮星面前快速穿越,白矮星是一顆小而緻密的恆星,是已經耗盡了能量的恆星核心。研究人員希望也在尋找這種凌日過境方式,如果觀察到這種行星的凌日,科學家就可以找出它的大氣層中有什麼。

行星上的生命,會滅絕後二次起源嗎?如果它的恆星已經死亡話

再參考這篇論文,將其與光譜指紋進行匹配,並尋找生命跡象,開發這種指南可以讓觀察者知道要尋找什麼。Kozakis,Kaltenegger和Zifan Lin組裝了不同大氣在不同溫度下的光譜模型,為可能的生物簽名創建了一個模板。研究人員表示,在白矮星系統的宜居地帶,探測這些行星是具有挑戰性的。而且也想知道,如果一顆白矮星(一顆死亡已久的恆星)發出的光,是否能讓我們在行星的大氣層中發現生命,如果它存在的話。

行星上的生命,會滅絕後二次起源嗎?如果它的恆星已經死亡話

圖示:有朝一日,天文學家可能會破譯類似地球多岩石系外行星的大氣層,康奈爾大學博士生傑克·馬登(Jack Madden‘20)在這幅藝術效果圖中展示了這一點,伴隨著這顆行星的白矮星,位於行星的地平線上。

研究指出,天文學家應該能夠看到光譜生物特徵(例如甲烷與臭氧或一氧化二氮的結合)如果這些生命跡象存在的話。這項研究將尋找系外行星生命光譜跡象的科學數據庫,擴展到了被遺忘的恆星系統。如果能在死亡已久恆星光線下運行的行星上發現生命跡象,那麼,下一個有趣的問題將是:生命是在恆星死亡後倖存下來,還是從頭再來?也許是第二次生命起源。

行星上的生命,會滅絕後二次起源嗎?如果它的恆星已經死亡話

博科園|研究/來自:康奈爾大學

研究發表期刊《天體物理學》

博科園|科學、科技、科研、科普

關注【博科園】看更多大美宇宙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