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鬆對話馬雲,信息量很大

白巖松對話馬雲,信息量很大


央視新聞1+1微信公號4月18日消息,疫情發生後,馬雲公益基金會資助一億元人民幣科研資金;提供超過一億件防疫物資,幫助150個國家、地區和國際機構…疫情發生後,馬雲公益基金會聯合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正在發揮著怎樣的作用?

在4月17日的節目中,《新聞1+1》連線馬雲公益基金會創辦人、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倡導者馬雲。

1、為什麼1月20號就成立了相關小組?25號就成立全球採購小組?

馬雲:1月20日之前我們已經關注到一些情況發生變化。在2003年阿里巴巴有過一次因為SARS而觸發的整個應急的變化,阿里巴巴集團在1月20日感覺不對以後先成立臨時小組。當時在思考:如果情況發生怎麼辦?未來更嚴重該怎麼辦?阿里巴巴應該做些什麼事情?後來通過網上數據發現大量採購口罩,所有醫療物資斷貨,感覺問題嚴重了,1月26日迅速成立採購小組,在全球範圍內採購各種各樣的醫療物資,緊急運往武漢。是因為2003年的經驗教訓,讓我們反應比別人快。

2、為什麼一開始就拿出1億元給很多科研團隊?

馬雲:當時做這個決策時,一方面在搶購各種物資,另一方面在思考,疫情多久會過去?靠什麼過去?我認為一時半會兒不會過去,只有靠科技的突破、技術的創新、醫藥的研發,才有可能創新。醫學方面的專家,絕大部分人認為疫苗不錯,但也有很誠懇的建議,說疫苗在人類的任何一次疫情過程中,沒有一次發揮過作用,只有在電影上發揮作用。因為最快的速度,疫苗從研製到研發需要9個月時間,應該打消這個主意。

我個人認為必須做長期準備,假設9個月疫情沒有控制住怎麼辦?如果疫苗經過9個月能出來呢?一定要支持科研人員,一定要支持他們發展。一億元錢可以說很多,也可以說很少,表達一個心意,同時傳遞給中國所有的、武漢的老百姓必須支持科研人員,必須在這打突破點。

3、一開始最難的是找貨源

馬雲:一開始武漢出現疫情以及全國各個城市出現疫情的時候,醫療物資非常短缺。那時首先要想各種的辦法。我給所有認識的朋友打電話,希望他們能夠想盡一切辦法,幫我收集各種物資。那時最難的是找貨源,而且價格非常混亂,有些價格三四塊錢最後炒到三十塊錢,我們一手拿現金一手拿貨還要有人盯著貨的質量,並且把這些貨馬上用車押送到倉庫,直接運上飛機回來,確保速度,確保物資。

4、從國外向國內運物資的階段有什麼難忘的事?

馬雲:很多留學生、海外華人為中國大陸提供物資,貨沒有辦法運回來,我們想辦法怎麼運回來。另一種是從國外籌措物資,感受最深的是:

我專門飛到日本,找二階先生跟他談。我們那天下午開完會,在開會期間他就跟他兒子說,立刻給東京和日本所有的自民黨主要幹部開會打電話,明天下午開主要會議,討論給中國捐贈。而且當著我講,中國發生了疫情,就像我們的親戚發生疫情一樣,要全力以赴,在幾天以內就馬上籌措了12萬套防護服。那時候口罩在世界各地搶購,但是防護服是最難搞到,日本把幾乎所有的庫存、好的東西都給了我們;

我從南非一個朋友那兒採購到很多口罩,質量非常好,但運回來非常難,中間要經過十幾個國家的領空權,那時在萬般無奈下,通過外交部、國家發改委以及各國駐華大使,在24小時以內打通十幾個國家的領空權;

當時口罩進口中國有各種標準,韓國標準、日本標準、歐洲標準、美國標準,但是很多標準中國不能進口,那時火急火燎,聯繫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的領導,他那時說救人、救火、救武漢什麼都重要,立刻協調開會,把很多口罩運進了國內。後來我們往國外運的時候同樣碰上標準的問題,就把這個案例告訴人家,現在是救命、救人,不是卡誰的標準更重要。

5、該給哪個國家捐贈優先級很重要

馬雲:當中國、武漢形勢得到控制,中國的口罩和防護物資生產能力起來的時候,我們想,武漢的情況不能在全世界發生,可以預先做準備。在搶購物資給武漢,給全國其他城市的過程中,我們已經組織了下一階段。疫情不僅會在中國,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出現疫情停止的現象,考慮到這些,必須向全世界做好準備。一開始我給歐洲很多國家捐贈的時候,他們說你們先照顧好自己,我們不需要口罩,他們認為問題沒那麼嚴重,我幾乎一個個說服他們。

判斷哪個國家該捐,哪個國家不該捐,一個很重要的點是優先級。

疫情出現困難優先的國家,日本、韓國、伊朗等,迅速把貨源運過去;

在我們最困難的時候,別人幫過我們,全力以赴支持過我們的國家,優先考慮;

第三個階段幾乎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可能碰上,特別是非洲以及我們周邊的鄰國,還有一些島國,如果出現問題,後果不堪設想。那時我們決定,讓阿里巴巴的採購部門擴大采購,包括馬雲公益基金會、阿里公益基金會不考慮任何資金壓力情況下,不考慮價格,只考慮有貨源,有保障,只考慮貨能迅速運到,從這個角度對全球進行支持。

6、現階段航空管制的情況下如何保障捐贈的物流?

馬雲:物流非常艱難,從國外向國內捐到武漢的時候也非常艱難,包括在武漢。那時公司臨時指揮部有五個部門:

保障公司內部員工,受感染的員工怎麼保證他的安全;

在武漢的盒馬、餓了麼,尤其是盒馬生鮮,必須保持運營。為了不讓物價上漲,早上3點鐘起來去搶物資,5塊錢的菜進來4塊錢、3塊錢賣出去;

快遞小哥把物流,一到杭州機場,一到上海機場,連日連夜地用卡車送進去,特別感動,有一些卡車司機所有的睡、吃全在卡車上;


還有一些小組全球採購;

還有一個在全球進行物流的配送,菜鳥物流體系其實主要的精力必須保障海外的物資能夠到中國,中國的物資能夠到海外,菜鳥在海外兩百多個倉以及三百條線。為了到歐洲,我們先鎖定比利時列日機場,把所有的貨送到列日機場,然後由烈日機場用卡車迅速運到,24小時以內必須運到歐洲各個國家,很多國家進行聯運。我們到非洲我跟埃塞俄比亞總理通電話,把所有的貨到了埃塞俄比亞,通過埃航向非洲各地運。我們到東南亞地區,絕大部分的貨先到馬來西亞,從馬來西亞向邊上國家輸送。所以我們幾乎是每天在設計各種路線,還要加班飛機,特別是到歐洲的飛機,一個禮拜增加到5個航班,專門直運飛機,從那邊運回來,從這運過去。

7、每個國家都有1%左右腦子撞壞的混蛋,我們不能關注了1%而忘掉了99%

馬雲:我這個人也好,阿里巴巴也好,過去二十年來是一路被批評下來,所以我們對不同的意見、不同的聲音非常習慣。所有人都要習慣聽不同的聲音,都要習慣被批評,做公益本身不是為了贏得別人的表揚,但是我們也不在乎別人的批評。我們是代表中國老百姓,代表中國民間,代表中國企業界,代表人類共同的良心給全世界進行捐贈,捐贈本身也許對別人幫助不大,但對我們自己的幫助非常大。

大概任何國家都有1%左右的腦子撞壞的混蛋,如果我們多關注了1%,而忘掉了99%善良的人群,這是人類的悲劇和悲哀,所以我們並不在乎這些。

8、疫情後互聯網技術是很多企業能活下去的關鍵點

馬雲:這次疫情過後,世界經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中國經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如果過去互聯網技術只是讓很多企業活得好,從疫情過後,互聯網技術是很多企業能夠活下去的關鍵點。

其實這次從復工情況來看,復工最快、最迅速的是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所以互聯網技術、電子商務必須成為新的基建,成為這個國家下一步騰飛的關鍵,也成為世界經濟一個最主要的推動力量。

9、互聯網經濟所支撐的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一定是未來的主要趨勢

馬雲:互聯網就是未來的技術,互聯網經濟所支撐的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一定是這個國家和這個世界未來主要的趨勢。上一個世紀電是未來,這個世紀互聯網就是未來。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企業、任何一個人想徹底擺脫互聯網,活到昨天已經不可能。

其實這一次的疫情給世界經濟一個強烈的信號,也給中國很多企業、國家政策決策一個強烈的信號,我們必須把握未來,必須是通過未來的技術,通過未來的理念來進行完善我們國家的經濟體系。如果不把握互聯網,那麼我們真是麻煩越來越大。

10、珍惜未來,尊重未來,必須為未來做事情

馬雲:我們做任何事情既要尊重昨天,要珍惜今天,更要為未來做準備。如果不為未來做準備,我們不可能在1月20日就成立抗疫小組,不可能26日就成立全球採購小組;如果不為未來去思考,就不會有今天的阿里巴巴,在二十年以前做電商;如果今天不為未來考慮,我們這公司未來怎麼可能生存?我們的國家不為未來去考慮,怎麼可能成為一個在世界受人尊重的國家?所以我們珍惜未來,尊重未來,必須為未來做事情。

國內國外有各種不同的聲音,正因為有不同的聲音,才需要你用自己的腦袋去思考。為了這個國家,為了這個世界上的和平,為了未來更多的人出去能夠跟世界更好的交流,我們必須為未來去做。

11、我們今天能有能力幫助別人是最大的福報

馬雲:你要想去找那些刺耳的聲音,這世界上永遠不缺,你要想聽好聽的聲音,這世界也不缺,但是你要聽的是內心的聲音,未來的聲音,那些呼喊救命的聲音。你今天所做的事情就是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儘自己的良心,我認為我們今天有這樣的能力去做,是最大的福報。

12、做公益最重要的是透明

馬雲:1、公益基金必須有結果。沒有結果天天只有善心是不會受人尊重,更不會達到效果。2、必須有效率。別人幹這件事情需要五天時間,你是否可以三天做到?別人做這件事情是五塊錢,你是否可以兩塊錢或者三塊錢做到?3、最重要是透明。儘管這錢是你的,既然你做了公益,成千上萬的人在關注你,成千上萬的人在受益,成千上萬的人參與,你必須也有責任向全世界透明,每一分錢,每一件事情必須是乾乾淨淨、透透明明。

13、做公益要有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

馬雲:馬雲公益基金會成立的第一天,我就用自己的錢,這是個私募基金。外面可能搞不清楚,認為可能是阿里巴巴或者馬雲籌集進來,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自己的,因為我希望用這些錢為中國的公益事業打造一個模板,讓更多其他的公益組織知道該怎麼做。

我是做企業出身,做公益跟做企業是一樣的,最主要是有公益的心態,商業的手法。做公益一定要結果導向,效率導向、透明導向。用自己的錢我可以去做很多決定,我可以做自己認為正確的決定,我可以不在乎別人怎麼看,因為我們不代表任何人,只代表良心,只代表未來,只代表我們所有民間能夠幫助的事情。

14、做公益最受益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馬雲:做公益最大的完善,最受益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公益本身在於喚醒,公益和慈善最大的區別:慈善給的是錢,公益參與的是行動,公益在喚醒別人,慈善要低調,但公益要高調,公益不僅僅要善心,更要有善能,要有組織能力,要有結果導向,要有效率意識,要培養出一批人來。

這次疫情過程中給阿里巴巴也好,給馬雲公益基金會很多年輕人很多的機會,未來我們想把馬雲公益基金會真正變成一個全球化的基金會,堅持在教育裡面,堅持在企業家精神,堅持在女性領導者還有環境。像類似於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事情希望它發生得越少越好,但是一旦發生我們反應也是非常快的。

15、退和沒退最大的區別是什麼?

馬雲:我退了阿里巴巴董事長和CEO,我退了所有以賺錢為目的東西,這是我退了的。但沒有退的是,我這個人的性格停不下來,有很多事情,有趣的事情,有意義的事情,我以前想做沒有做的,特別是今天因為有了馬雲公益基金會,圍繞教育,圍繞企業家精神,圍繞女性領導力,圍繞環境,這四個是我的主題方向。

其實疫情不是我的主題方向,所以這次疫情突然要投入這麼大精力,尤其是投入那麼多資金進去的時候,有人問過我,你為什麼花那麼多錢,這不是你的專業。我認為錢就是應該花在這個時候,就應該花在這些事情上,只有這樣錢才真正有意義,只有這樣像我們這樣的人退了下來,商業崗位退下來,才能對社會有真正的價值所在。

16、我們要尊重珍惜的是今天和未來

馬雲:每個人要放棄珍重的東西都不一樣,我時常提醒自己你有什麼?你要什麼?你放棄什麼?我不能放棄的是自己的原則,我要放棄的是我昨天的那些胡思亂想,我昨天完全不靠譜的東西。我相信很多人要放棄昨天那些經過證明不成功的路,我們要珍惜不能放棄的,我們要尊重珍惜的是今天,特別是未來。我們更要感恩的是那些恩情,我們不要老是記住別人對我們不好的東西,仇恨的東西,仇恨不會讓你強大。感恩、善良是最大的自信,也是最大的能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