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孩子的起跑线?


​到了现在这个月份,越来越多的父母越来越被自家孩子上的幼儿园、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等焦虑着、折磨着。“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召唤,让为人父母者欲罢不能。

“如果你不做两件事,你可以活得很潇洒:一是买房子,二是生孩子。”这真的是说到了很多父母的心坎上!而且,一旦生孩子,买房子的事也会因此增加N倍量级的难度。


谁是孩子的起跑线?


印度电影《起跑线》可谓将这种滋味刻画得淋漓尽致。新中产夫妇拉吉和米塔,没有孩子前,他们的生活应该是简单、美好而浪漫的。作为服装店二代的拉吉,把父亲传承给他的服装店经营得有声有色,也算得上是当地的一号人物了。美丽而热衷时尚的米塔,是拉吉至高无上的女神。这一切,随着他们着手准备女儿上幼儿园开始改变。


谁是孩子的起跑线?


“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的米塔,不希望女儿再到破败的公立学校接受他和拉吉小时候接受的糟糕的教育,她希望把女儿送进排名前五的精英私立学校。于是,本来对女儿到哪里上学无所谓的拉吉因为拗不过米塔,只能选择和米塔一起并肩战斗:他们搬离了熟悉的家、买了昂贵的学区房;花大价钱请顾问公司为女儿和自己提供解决方案、进行恶补培训;托人找关系;给校长送钱……当这一切手段还没有结果的时候,他们甚至铤而走险、听从黑中介的建议、做假材料、以贫困生的名义进行申请……


谁是孩子的起跑线?


最终,拉吉和米塔终于把女儿送进了名校,可拉吉发现自己已经距离一个好人越来越远,更别说一个好爸爸。于是他选择了说出真相、为女儿转学。拉吉和米塔依然希望自己的女儿可以接受好的学校教育,可如果为此让自己可以给女儿的家庭教育变成负数,他们觉得得不偿失。


放眼当下,我们不得不说,米塔希望女儿到更好的学校、接受更好的学校教育的初心是对的。好的老师、好的同学、好的学校系统,可以给孩子带来的,从来都不是“考试分数”那么简单。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术业有专攻,即使我们再强调父母的作用,也不能否认父母不具备老师的专业。现在有一种过分强调家长的作用、而忽略老师和学校的专长的倾向,也是很危险的。当然,如果过分追逐学校,甚至以牺牲家庭教育为代价,那就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家庭、或者孩子的独舞,而是学校、家庭与孩子的共舞。当一个孩子降生在一个家庭,开始接受家庭教育,父母就是他的起跑线;而当孩子开始到学校接受学校教育,学校就是他的起跑线。


/ 文章部分图片源自网络 /


谁是孩子的起跑线?

谁是孩子的起跑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