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唐諾問卷”,找到你的閱讀DNA

回答“唐諾問卷”,找到你的閱讀DNA

回答“唐諾問卷”,找到你的閱讀DNA

大家好,423臨近,你是開始報復性買書了?購物車裝滿了嗎?

別急,423之前,邀請你來玩,回答唐諾問卷,找到你的閱讀DNA。你可以參考唐諾的回答,也可以放任自流,想怎麼回就怎麼回。

挑選你想回答的唐諾問卷,此微信下留言。我們會選出8位贈送唐諾修訂新版《閱讀的故事》,並將精彩回答整理成一篇微信。

目前,唐諾《閱讀的故事》《文字的故事》除了理想國自營店有售外,多抓魚獨家同步銷售至4月23日。

關於“唐諾問卷”

唐諾問卷由14個與閱讀有關的問題組成,涉及閱讀的各個方面——閱讀的困惑、時間、開始、代價、方式、意義,等等,是一份讀書人的普魯斯特問卷。該問卷由臺灣作家唐諾在其經典作品《閱讀的故事》中,以自己的閱讀為例,正視與解決閱讀中會遇到的若干常見問題而來。

關於這些問題,唐諾旁徵博引,與博爾赫斯、卡爾維諾、本雅明等大家共同探討,分享閱讀的困惑與喜悅,誠實地去正視,去描述,把自己的思考和因應解決之道提供給讀者,並誠懇地、極實用地幫讀者解決一個個閱讀途中可能遭遇的常見難題。

在訪談節目《十三邀》中,唐諾被稱為“天下第一讀書人”,從90年代初開始,他每天都去咖啡館坐上一天,專注地閱讀與寫作,比上班還要守時。他在書裡所提出的這些問題,每一個讀者在閱讀時或早或晚地一定會遇到,直面這些問題,可以解除閱讀路上的種種疑問與迷思。

2020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期間,理想國和百度百科共同邀請讀書人、愛書人一起,共同回答這份“唐諾問卷”,從這份問卷中,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閱讀DNA。

回答“唐诺问卷”,找到你的阅读DNA

經典回答

📝馬爾克斯推薦的書,和百萬人投票選出的書,你會買哪一本?

唐諾:閱讀的世界是不玩民主遊戲的。閱讀的世界自有它不妥協、寸步不讓的判準。馬爾克斯說一部書好,對我個人而言,永遠超過百萬尋常人等的網絡投票結果。閱讀者痛惡集權,但他相信是非對錯,衷心信任某一些了不起的人。即使是非對錯暫時陷入混沌而呈現出懸而不決的矛盾樣態,也並不因此跳入另一端的相對主義裡,因而民主表決殊無意義可言,解決不了任何真的、具體的懷疑和矛盾。

📝重讀有必要嗎?

唐諾:唯有重讀,才是真正的閱讀。唯有在不同生命階段的一次次重讀中,作品的偉大才會一點一點顯現,一次一次給予我們啟示與勇氣,面對生活的瑣細與生命的虛無。唯有重讀,那些偉大的心靈才得以喚醒、重放光芒,不再只是一個沉睡的名字。偉大的作品,值得一讀再讀。好書像真愛,可能一見鍾情,但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杳遠理解和同情卻總需要悠悠歲月。

📝如果註定流落荒島,你只能帶一本書在身上,你會帶哪一本?

唐諾:我大概知道你們想問什麼,但我還是要說,如果不介意,我想多帶兩個罐頭或一把瑞士刀,只要行囊還有空間。

因為我實在不願再加深這個書的迷思,這曾經帶來災難,帶來書的焚燒浩劫——我以為,沒有“唯一”的那本書,甚至,我以為孤伶伶的一本書是沒意義的,不再是書了,它成為別的東西。單一一本書有成為純粹命令的風險,宗教的,集權的,從而不思索,不對話,不猶豫,不自由云云。再說一次,沒有任何一本書值得我們拿這些去換得。

好吧,也許帶《辭海》吧,悠悠長日,這樣一個字一個字仔細看,應該是很有趣很富想象可能的。

📝買錯書,你會懊惱嗎?

唐諾:很奇怪,幾乎完全不會。一方面大概因為書價相對於其他生活花費是低廉的,而且錯誤到此為止不會衍生麻煩;另一方面,書沒那麼容易理解穿透,真正的理解卻得在綿密的相處過後才見分曉,因此,買書是有幾率問題的,換句話說,書的上帝是跟我們擲骰子的。

買錯書甚至應該作為閱讀找書的前提。因為閱讀的真正主體,永遠是在不確定的狀況下發現各種可能性,而不是找一個排他的、唯一的明確解答。

事實上,我個人乾脆這麼算,我給自己五百到一千本寬裕的犯錯空間。如此計算結果令我精神抖擻,頓覺得自己富裕闊綽得不得了,天底下再沒多少你不敢放手一買的書了。至此,我成了個快樂的農夫。

📝為什麼也要讀沒那麼經典的書?

唐諾:整體永遠大於部分的總和。最好的那些書往往太接近完美了,相反地,一部不那麼成功的作品,通常會留下更多線索,把書寫者的煩惱和書寫過程給暴露出來,尤其是珍貴而且不容輕易察見的思考過程和書寫判斷。看最好的書,是閱讀者最美好的享受,然而,讀一本沒那麼好的書,卻有機會換取思維的更豐富線索以為的補償。

我以為臺灣應該到了大量閱讀“二流好書”的時候了,因為只讀最頂尖的寥寥好書,是標準的業餘性閱讀的象徵,是幼年期閱讀社會的象徵;開始往更廣大的下一層書籍去,才是專業性閱讀的建構,個人的實踐是如此,社會整體的實踐亦復如此。

📝書讀不懂怎麼辦?

唐諾:閱讀世界的困惑,是沒徹底解除辦法的,因為它不是某一個或某一組特定難題。閱讀開向龐雜無序的人類總體世界,它所面對的可能困惑,恰恰好是人類世界可記錄的所有難題總和,甚至遠遠要多要嚴重。困惑其實是瞻望。

書讀不懂怎麼辦?我比較推薦大江健三郎的辦法,“暫且就把它放入括弧內,放置一段時間之後再看看”。把困惑放入括弧之內,不讓這單一困惑恣意膨脹到甚至讓我們心神大亂懷疑起自己的智商、精神狀態和人生價值,我們正常的閱讀仍可持續進行沒被絆住。正正因為正常的閱讀仍持續,你才會“成長”“變健壯了”,問題也往往因此才“自動解開”。

📝請說出一件因為閱讀而發生的美好的/記憶深刻的事。

唐諾:很抱歉,我實在想不出來有值得一說的故事或深刻記憶。

沒錯,閱讀有時會“擊中”你,一種幾乎驚心動魄的幸運,也許你會在那一瞬間想起很多事,很多相關的生命經驗和思索。但根本上,這不是把你拎回去過去的哪一天哪一點,而是“打開”,你由此得到一個你未有的,或說一直擦身錯過的全新視野,使連你的記憶都有了新的面向、新的意義和光彩。

我的往事和記憶,在閱讀時可能發生最好的事是這四個字——原來如此。

📝你喜歡在什麼地方(場景)閱讀?

唐諾:我認為其實書本是一個很親民的事情,在旅途中不必插電,不必幹別的什麼,安靜地看書。比如在家中我常常在浴缸裡面看書,我住的地方沒有冷氣,又住在頂樓,必須夏天在浴缸裡面看書,這是我十幾歲到現在養成的習慣。萬一睡著了書掉到浴缸裡面,撈起來晾一晾還可以看。我旅行一般會帶兩到三本書,要看你到的地方。出來旅行我通常會帶平常不看的書,在旅行途中無聊的時候你沒有別的選擇,只帶了這一本書,非把它看完不可,破釜沉舟,沒有別的選擇。而你有一百萬本書選擇的時候一定是一個災難。

📝你心中理想的書店長什麼樣子?

唐諾:人和書的關係,人和書店的關係,終究是很複雜的,買書也從來不止於是一種銀貨兩訖的純經濟活動或購買行為而已。

愛默生講,書店(他原來講的是圖書館)是個魔法洞窟,裡面住滿了死人,是因為我們進去,才將他們從酣睡之中喚醒。再沒有任一種尋訪書、取得書、閱讀書的形式,比書街更準確契合著這樣的時間感受了。比方說你人在查令十字書街,走進一家魔法洞窟,出來,再進去另一家……你不停穿梭在不同的時間裡,可你也一再返回到天光雲影的當下活人世界來,你不僅不會在時間中迷路,而且你讓自身像顆鵝卵石般在時間之流中碰撞、切割並打磨,在你尚未真正打開書之前,彷彿你的閱讀已提前展開來。

書街是這樣有溫度的書籍展示販售之處。書街裡沒有王,人人任意而行。

📝

太忙了沒空讀書你會怎麼辦?

唐諾:時間不夠,所以無法閱讀。這可能只是常見的迷思,或方便的藉口,尤其在我們所身處這個匆匆忙忙的、老把生命描述成競賽或甚至賽跑的社會。老實說,我們絕大多數的人真的都沒自己認定的那麼忙。因此,不真的是時間的絕對值匱乏,而是我們一己的價值排列和選擇問題。當我們聲稱沒時間閱讀,其實真正講的是,我們認為有這個事那個事遠比拿一本書看要急迫要重要,我們於是沒那個美國時間留給閱讀這件事,就這樣。

閱讀,毫無疑問可以穿梭在每一分時間的縫隙之中。交通工具上,浴缸裡,臨睡前,甚至在飯桌上甚不禮貌地讀報讀雜誌,在步行時甚危險地仍卷本書看(應該附加安全警語:“這樣的閱讀者均受過嚴格訓練或不要命,請勿任意模仿。”),這都是每個像樣的閱讀者做過的事,但閱讀終究不能一直只存活在這麼窘迫沒餘裕的神經質世界中,最根本處,它仍是自由的,從容的,伸展的。

📝如何尋找你的下一本書?

唐諾:找尋第一本書只是意志的宣達,找尋第二本書才真正是閱讀的開始;第一本書可以是任意的,第二本書則多少是有線索的。我個人喜歡這麼回答:“下一本書,就藏在此時此刻你正念著的這本書裡頭。”想說的就是書籍暫時性的、未完成的本質,以及書與書之間的聯繫和彼此召喚,一本書靠另一本書說明,這本書所遺棄的細節,在另一本書裡被逐線逐條地描繪,這本書所懸缺的答覆,你在另一本書裡也許可多發現完整答案的變形蟲似的另一角拼圖……因此讀一本書你不僅在自己的想象中模模糊糊地旁及其他可能,你還能實物地在其他書中看到這些可能被一個一個、一次一次實現出來。書,便是這樣不間歇地召喚同類。

📝你認為,閱讀帶給你最好的禮物是什麼?

唐諾:可能性,而不是答案,我個人堅信,這才是閱讀所能帶給我們真正的、最美好的禮物。閱讀的人窮盡一生之力,極其可能還是未能為自己心中大疑找到答案,但只要閱讀一天仍頑強進行,可能性就一天不消失。

閱讀可能會因意義的喪失而絕望、難以持續,然而,意義最豐饒的生長之地卻是在書籍的世界之中。在這道書籍鋪成的永恆困惑之路上,有時雖然一人踽踽獨行,但前方極目之處永遠看得到遠遠走在自己前方的堅定人影,你甚至認得出來那是誰,那些都是你最尊敬的人,你很榮幸能和他們居然真走在同一條路上,感覺到芸芸世間你有朝一日沒想到可以和這些人成為同一個族裔,問同樣的問題,被同樣的好奇所召喚,這不只讓你感到安慰而已,你簡直忍不住地覺得光榮與雀躍。

📝你有沒有自己獨特的閱讀方法?唐諾:閱讀有沒有方法?我相信一定有的,坊間有不少本好心教我們閱讀的書。可方法多到如此田地,正代表沒一個最適合的方法,你乾脆全不理會它們,從吾所好——我個人基本上採取的是這種態度,你呢?

我個人不是反方法的人,我只是擔心一種唯方法是從的迷思,這容易變成一種焦慮,原本可愉愉快快打開書直接來讀的自由時光,卻虛耗在閱讀門外徒然地徘徊尋求。

閱讀者個個不同的“性格”決定各自適用的閱讀方式,有它的獨特性;或者如名小說家阿城講的“教不來”,它是因應著閱讀自然生長出來的,時候不到,說了也沒感覺、進不去。

📝你覺得讀小說有什麼用?(為什麼我們要讀小說?)

唐諾:博爾赫斯曾正色地說:“閱讀是一種經驗,一種千真萬確的經驗。”這說的當然是文學的閱讀,大概只剩文學的閱讀,還能是“千真萬確”的,好像你在大街碰到真實的人、從此展開一段無可替換生命經歷那樣的經驗,其他以概念思維書寫而成的書籍很難這樣。

而小說是文學中最謙卑最體貼的一種,它距離我們普遍的生命現場最近,保留了最多生命實物素材的樣態讓我們得以交換感受,還有它所使用的語言,即巴赫金所說的“雜語”,進入我們可參與的語言稠密地帶。因此,它仍是可傳述的、可指指點點的。

小說能將現實開掘得最為深刻。小說仍能為我們說出自己的故事,表達我們的處境,把“勸告”編織在實際生活體驗中,讓閱讀成為一種千真萬確的經驗。

回答“唐诺问卷”,找到你的阅读DNA

活動預告

世界讀書日,今晚不讀書!——“唐諾問卷”讀書日主題直播

嘉賓:唐諾 史航

時間:4月23日20:00-21:00

回答“唐诺问卷”,找到你的阅读DNA
回答“唐诺问卷”,找到你的阅读DNA

直播預告第一時間更新

新書上架

閱讀的故事

唐諾 著

回答“唐诺问卷”,找到你的阅读DNA

書街裡沒有王,人人任意而行。

《閱讀的故事》是專業讀書人唐諾談閱讀的經典散文作品,一部誠懇實用的閱讀辭海。以馬爾克斯《迷宮中的將軍》的片段開啟每一章的話題,探討書籍和閱讀的本質困境與種種迷思。十四篇文章涉及閱讀的各種面向——閱讀的時間、開始、代價、方式、記憶、限制、意義、困惑,等等。唐諾誠實地去正視,去描述,把自己的思考和因應解決之道提供給讀者,幫助讀者解決閱讀途中遭遇的各種難題,並與博爾赫斯、卡爾維諾、本雅明、格雷厄姆·格林等大家共同分享探討閱讀的欣悅與困惑,以及閱讀所能喚起的千般感觸。唐諾以專業讀書人的深度體驗、博學者的廣闊視野、詩性而綿密的思維路徑,為讀者打開閱讀這個尋常行為下所未曾見的極其寬廣而深邃的世界,一個充滿可能性的意義之海。

閱讀,讓我們成為移民。在書籍鋪成的永恆困惑之路上,你必會遇見做同一種夢的人。

書街裡沒有王,人人任意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