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全文共3500字,大约阅读10分钟)

除了我们前期介绍的 以外,国内市场上还有投资其他香港指数的基金。今天我们就再介绍一下其他大盘/中小盘风格的指数,为“香港指数基金”主题暂时画一个句号。

本期主要内容:
一)介绍【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和【恒生香港35指数】。
结论:① 过去五年【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比【恒生国企指数】涨幅多了15%,但其差异主要发生在2016年1月熔断期间,其他时候都保持着较高的关联度。由于跟踪【恒生国企指数】的基金/ETF可选范围明显更广,我们更推荐【恒生国企指数】。②对于已经配置了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不管是个股还是基金),想要进一步覆盖香港本地龙头企业的小众投资者来说,恒生香港35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介绍【恒生中/小/中小型股指数】、【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指数】和【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
结论:在行业分布上,恒生中小股指数不如其他两只均衡;成分股的覆盖范围上,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指数需要拥有港股通资格的股票,限制更高;权重股集中度上,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149只权重股且按市值加权,集中度最高。
总体来说,对于想要对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进行全覆盖的投资者来说,我们推荐【恒生国企指数】+【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的组合。

正文

一)大盘风格类

从个股市值分布来看,我们前期主要介绍的【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两大指数均属于大盘风格类的指数,即权重股中90%以上为千亿市值企业。

事实上,还有两只大盘风格的指数在国内拥有对应的基金产品——【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和【恒生香港35指数】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我们将恒生指数(红色)、恒生国企指数(黑色)、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橙色)和恒生香港35指数(蓝色)最近5年(2014.4.25-2019.4.26)的走势进行对比:四者走势表现最差的是恒生国企指数,具体表现为高波动+低涨幅),2016年1月熔断后就开始跑输其他指数;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涨幅最佳,比恒生国企指数高出近15%。

事实上,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bloomberg,smart advisor

1.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

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由市值最大的25家香港上市内地公司所组成,成份股包括H股、红筹股及其他香港上市内地公司。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从介绍中我们有了初步的判断: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的成分股选样空间是一样的,均为内地在港上市的公司。只是前者是25只成分股,后者是50只成分股。

于是,我们进一步对比了他们的成分股情况,发现目前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中有16只权重股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重叠,权重占比86.21%。两者近1个月的相关系数为0.98。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官网,smart advisor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官网,smart advisor

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他们近五年15%的涨幅差距呢?事实上,两者的差异主要发生于2016年1月熔断期间,在之后截止到2018年的上涨趋势中,该差异越拉越大,知道2018年后的下跌缩小了两者涨幅的差异。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bloomberg, smart advisor


在这里,我们要小小解释一下:为什么在熔断期间黑线比橙线似乎只多跌了5%,但到2018年两者涨幅差异将近10%,而不是5%?

假设A指数在下跌时段跌了10%,B指数在下跌时段跌了5%,两者相差5%;尽管两者后来均上涨,且涨幅为100%,但A指数在整个时段的总体涨幅为80%,B指数在整个时段的总体涨幅为90%,相差10%。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做投资或者资产配置时,收益率只是一方面,还要考虑稳定性,或者下跌期间的下跌幅度(除非你的资产每年都是正数)。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目前来看,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相关性极大,不存在哪一个指数表现更好的情况,两者的行业分布也相似,存在相互替代性。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官网,smart advisor

因此,虽然过去五年总体来说【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比【恒生国企指数】涨幅更大,但其差异主要发生在2016年1月熔断期间,其他时候都保持着较高的关联度。由于跟踪【恒生国企指数】的基金/ETF可选范围明显更广,我们更推荐【恒生国企指数】。

2.恒生香港35

恒生香港35指数与恒生中国(香港上市)25指数像一对CP。

恒生香港35包括35家市值最最大超过百分之五十之营业收入来自中国内地以外地方的香港上市公司。也就是说,恒生香港35指数覆盖的是内地公司以外的大盘股。

我们之前介绍的恒生指数中,有24只香港普通股,权重占比46.66%。我们来对比看看两者的权重股重合情况:恒生香港35中,有21只权重股与恒生指数的香港普通股重叠,占比89.33%。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官网,smart advisor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官网,smart advisor

从过去五年走势来看,由于恒生香港35指数排除了恒生指数中内地企业股票的影响,走势平稳了许多。恒生指数的高波动还是来源于2015年期间的A股的牛熊市转化和2017年期间A股的反弹和2018年的回调。似乎恒生指数随着A股折腾了半天,还是回到了与恒生香港35指数的差不多的起点。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bloomberg,smart advisor

对于国内的投资者来说,由于大家对于香港公司不熟悉,在尚未配置香港的内地公司股票的基础上应该不太会考虑单独购买恒生香港35,因此华宝港股通恒生35基金的规模很小。对于已经配置了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不管是个股还是基金),想要进一步覆盖香港本地龙头企业的小众投资者来说,恒生香港35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中小盘风格

当我们整理国内投资于香港中小盘股票市场的基金时,发现一只基金一枝独秀:相比于其他基金不到5000万的规模,华宝香港中小盘最新规模达到了12亿(22%个人投资者)。其跟踪的指数为【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

同样是投资中小盘,一共有三只指数,分别为:【恒生中/小/中小型股指数】、【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指数】和【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

这些指数有什么区别呢?下面我们分别进行简单的介绍。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1. 恒生综合中/小/中小型股指数

恒生综合指数(含485只成分股,涵盖在主板上市股份总市值约95%,与我们常说的“恒生指数”不是一个概念)同时划分为三项市值指数,包括大型股、中型股及小型股指数,分别涵盖恒生综合指数成份股总市值的首80%、紧接的15%及最后的5%。

恒生综合中小股指数(303只成分股)=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191只成分股)+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182只成分股)

为了与其他的中小盘风格指数进行对比,我们在此就不单独讨论恒生综合中型股指数和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

直接来看看恒生综合中小股指数的前十大成分股和行业分布。由于成分股数量较多,该指数权重比较分散,前十大成分股只占12.91%。相应的,行业分布就不再是像恒生指数和生生国企指数倾斜度那么高(45%以上的金融股),取而代之的是消费品制造业的22%占比。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恒生指数官网,smart advisor

2. 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指数

中证香港300指数选取香港市场最大300 只证券作为样本股,采用自由流通市值加权计算,以综合反映在香港交易所上市证券的整体表现。剔除流动性排后20%的股票后,累积市值前 80%的定义为大型企业;累积 80%—95%的定义为中型企业;剩余定义为小型企业。

具体的,中型企业选取排名靠前的 50 只股票,每只股票占1%权重;小型企业中,选取排名靠前的 100 只股票,每只股票占0.5%权重。进而形成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目前含149只成分股。另外,该指数的股票需要有港股通资格。

因此,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指数和恒生中小指数在成分股上的区别在于:首先,由于前者本身就是在香港最大的300只证券中挑选,因此股票整体市值还是要比后者更大一些;其次,前者将权重股限制在港股通资格股票中,因此其权重股主要还是内地的企业;最后,前者不是按照“中盘股1%+小盘股0.5%”进行加权的,后者是按市值加权的,这导致后者的行业权重分布比后者更均衡。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中证指数官网,smart advisor

3. 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

该指数衡量标普中国BMI指数中在香港上市的中国大陆中小盘公司(流通市值排名后30%)的表现,共149只成分股。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该指数成份股数量与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指数相同,不同在于该指数覆盖香港上市的内地中小盘公司,比后者更广,且按市值加权。因此其前十大权重股的份额是三只中小股指数中最大的,合计占比24.3%。同时,其行业分布也比较均衡。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标普官网,smart advisor

在行业分布上,恒生中小股指数不如其他两只均衡;成分股的覆盖范围上,中证香港中小企业投资主题指数需要拥有港股通资格的股票,限制更高;权重股集中度上,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149只权重股且按市值加权,集中度最高。

就这样,我们终于把覆盖“大/中/小”盘香港股票的指数都介绍完了。除了【恒生香港35指数】把所有内地企业排除在外,其他均涉及内地企业。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资料来源:smart advisor

总体来说,对于想要对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进行全覆盖的投资者来说,我们推荐【恒生国企指数】+【标普香港上市中国中小盘指数】的组合。

香港指数基金大扫盲——大盘风格+中小盘风格

谢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