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杨入选奥运集训事件:谁踹了孙杨最后一脚?

孙杨入选奥运集训事件:谁踹了孙杨最后一脚?


01


相信大家还记得,前段时间,孙杨因为抗拒药检被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处以禁赛8年的处罚。

一直活跃在社交媒体的“大白杨”从3月2日后,就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

最近,他却因集训事件成为舆论焦点。

原来,进入 4 月以来,陆续有国内媒体透露孙杨正随中国游泳队训练。


随后,更有人扒出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的《集训通知》,孙杨的名字赫然在列。

孙杨入选奥运集训事件:谁踹了孙杨最后一脚?

通知显示,游泳中心已经要求孙杨等17名运动员、教练员分成两组,于4月1日分别在杭州和北京集中,进行6天的集训,备战奥运会。

一石激起千层浪,这样一则“官方通知”瞬间让孙杨站上了热搜榜单。


大家都非常好奇,处于禁赛期的孙杨何以能够入选国家集训队。

随后,中国游泳协会发表声明: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条例》,自国际体育仲裁法庭裁决之日起,孙杨已处于禁赛期,上诉期间不影响裁决执行。前期下发的游泳字[2020]49号文已作废。

孙杨入选奥运集训事件:谁踹了孙杨最后一脚?

很快,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要求中国方面就孙杨入选中国游泳队东京奥运会集训名单做出合理的解释。

而澳大利亚《每日电讯报》针对此事发表文章称,孙杨在禁赛期依然入选中国游泳队奥运集训队的情况有可能导致他现有的禁赛期翻倍。

根据世界反兴奋剂机构(WADA)的反兴奋剂条例10.12.1和10.12.3,澳媒的言论并非危言耸听

因为按照相关规则,当运动员处于禁赛期时,需要遵守反兴奋剂条例10.12.1的规定。

反兴奋剂条例10.12.1中提到:“除官方授权的反兴奋剂教育或康复计划外,禁赛期人员不允许以任何身份参加世界反兴奋剂机构签约方、签约方旗下单位、俱乐部等机构组织或授权的比赛及活动,不允许参加任何职业联赛,不允许参加由政府机构资助的任何

国际、国家级别的活动。

反兴奋剂条例10.12.3中提到:“处于禁赛期的人员一旦违反10.12.1条例,在活动中取得的成绩无效,并且可以在禁赛结束后,再处以与原禁赛期相同时长的处罚。新的禁赛时限将视此人员违规的程度来判定。

由此可见,虽然上诉期被推迟,但孙杨现在的身份依然是被禁赛的运动员,他不能够参加国家队集训,禁赛期间也不能参加任何比赛。

中国游泳协会之所以要废除国家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之前发布的49号文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这一纸“废除声明”彻底断绝了孙杨在目前状态下继续随国家队训练的可能。


02


如果说此前的抗拒药检遭致禁赛,孙杨和他的团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这一次,又是谁踹了孙杨最后一脚?


是媒体?


此前,央视体育频道的新闻节目邀请游泳专项记者冯旭,对中国游泳队的奥运备战进行了介绍,其中特别提到了孙杨。


冯旭在介绍孙杨近况时表示,因为疫情影响,孙杨的上诉被推迟。不过,他在2月底回到杭州以后,仅休息了一天,就又投入到训练中。


孙杨入选奥运集训事件:谁踹了孙杨最后一脚?


一个小时后,《北京青年报》的微博账号晒出了游泳运动管理中心下发的集训通知。


这两家媒体披露的关于孙杨的新闻,立刻成为当天最大的爆款。新浪体育微博关于孙杨重返奥运集训队的报道更是吸引了超万名网友留言。


可是,就在4月23日上午,北青报悄然删除了关于孙杨参加集训的微博……


几个小时后,中国游泳协会发出红头文件,否认孙杨入选奥运集训。


是克雷格·洛德?


克雷格·洛德是谁?他就是孙杨的“老对头”,游泳世界网站总编。


克雷格·洛德一直在紧盯孙杨,孙杨有半点行差踏错,都可能被洛德公之于众。


孙杨遭禁赛八年的处罚,一方面是因为他违反了规则,另一方面,克雷格·洛德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孙杨入选奥运集训事件:谁踹了孙杨最后一脚?


要知道,导致孙杨遭遇八年停赛处罚的抗检事件发生在 2018 年 9 月 4 日。而在 2019 年 1 月 3 日,国际泳联反兴奋剂委员会对此案已做出裁决,国际泳联(FINA)采信了孙杨方面提出的兴奋剂检测官员资质不全的证词,并做出了有利于孙杨一方的裁决。


本来事件有望到此告一段落,但 24 天后,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曝光 “孙杨暴力抗检” 一事,让孙杨深陷舆论漩涡,而本文的作者正是克雷格·洛德。


孙杨入选奥运集训事件:谁踹了孙杨最后一脚?


克雷格·洛德不但率先在媒体层面曝光孙杨一案的细节,也做出了孙杨可能面临终身禁赛的推断。


而针对这次孙杨集训事件,克雷格·洛德撰文称,是自己向世界反兴奋剂机构提醒后,中国泳协才撤回了孙杨集训的通知。


其实,从某种程度上讲,那份集训名单的曝光似乎也有授人以柄之嫌,让一些长期以来盯住孙杨不放的外国媒体有了“再捅一刀”的机会。

还是猪队友?


反兴奋剂条例的第10.12.3条还规定:“如果运动员辅助人员或其他当事人协助尚在禁赛期的某当事人违反禁止参加比赛或活动的规定,有管辖权的反兴奋剂组织应对这样的运动员辅助人员或其他当事人的协助行为按照违反条款2.9的规定给予处罚。


所谓条款2.9是“共谋”,指协助、鼓励、资助、教唆、策划、掩盖兴奋剂违规,或以其他任何形式故意合谋的违规、企图违规或以上述方式帮助其他当事人违反条款10.12.1的行为。

孙杨的团队对于WADA的各种条例完全不懂,这次简直就是“神助攻”。


如果说禁赛后孙杨还能在多人帮助下继续训练,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非要把情况公布于众,使得孙杨再次成为国内外的焦点,实在是又一次败笔。


03


孙杨的成就可谓是前无古人,就算是“中国游泳第一人”的称号也是实至名归,在奥运会、世锦赛上也斩获了无数金牌。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他有着“长不大的孩子气”,但也可能正是这份如孩童般的执着,才造就了他的成就。


孙杨入选奥运集训事件:谁踹了孙杨最后一脚?


就目前而言,孙杨不但被禁赛,实际连参加训练都会异常艰难,因为专业的协会已经不能为他提供帮助,比如集训、比如场馆使用;而且专业人士也不能提供帮助,比如教练、医生等等,这实际是宣判了一名专业运动员的“死刑”。


倘若禁赛期短,还好应付,但是长达8年的禁赛期,对于孙杨来说,这已经算是“死刑”了。

反观这次事件,无论孙杨的个人行为如何,但可以反映出他身后那个团队简直就是“有勇无谋” 。


这一次,孙杨不但要离开赛场,包括泳池都要离开了。

反思一下:孙杨,一名国际知名的金牌奥运游泳明星,最后沦落到最多只能混迹于私人泳池的地步?


这是何等的悲哀!


这给了中国体育界一个深刻的教训。


那就是:当我们有了一个世界级高水平运动员的时候,我们在还无法打破西方某些规则的时候,我们应该给这些运动员配备什么样的专业团队进行保障。


起码也要让这些运动员知道自己应该聘请什么样的专业团队。

这样的保障,不能停留在教练和队医搭配的简单1.0版本,而且应该包括专业教育专家、专业新闻官、国际律师、国际反兴奋剂专家等高质量搭配的2.0版本,甚至是更高水准的3.0版本。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闹国际笑话,也才能真正的培养和保护好我们的优秀运动员。


谨希望我们不再有“无辜的孙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