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妹妹竟然也被催婚了,她今年才22歲。

前兩天,叔叔家的妹妹來我家吃飯。飯後,姐妹倆盤著腿端著水果盤,坐在沙發上悠哉悠哉地看著綜藝節目。

突然,嬸嬸發了一個微信視頻通話過來,先是東拉西扯說了些家常,然後開始進入主題:“女兒啊,今天七夕情人節啊,多少人成雙成對的!你也不小了,要考慮結婚的了!”

幾句話驚得妹妹連手裡的水果叉都掉了,但嬸嬸卻像進入忘我境界一樣開啟唐僧模式:“你都大學畢業了,進入社會了,就該結婚生子了!這不是很順理成章的事情嗎?趁著現在還年輕,還能挑一挑男孩子,過了二十七八就是別人挑你了。媽媽在你這個年紀的時候,你都會跑會跳了。聽話哈~趁著媽媽現在身體好,還能給你帶孩子……”越說越激動,分貝都提高了一倍。

聽完一陣噼裡啪啦,妹妹抓耳撓腮似的:“媽,我自己都還是個寶寶,怎麼結婚生孩子?而且我又不是不想結婚,只是還沒到時候嘛!”

嬸嬸又開始勸說:“女孩子啊,不要太挑,湊活湊活,差不多就行了!一個人的時候病了都沒人管,結婚了就有家有依靠!”

對於嬸嬸的這番言論,妹妹甚是無奈,最後大家都很不愉快地掛了通話。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就像無數人家的催婚爭辯賽一樣,兒女大多都是勝不過父母的。

老一輩的觀念根深蒂固哪:父母催婚是為你好,為你的幸福著想。

兒女一爭論,就成了罔顧父母心意的白眼狼了。從中國傳統倫理上說,兒女從一開始就註定是輸家。

但我們為什麼還要一次次地和父母爭論?

2015年,美國《華爾街日報》發佈了一份關於中國婚姻的研究報告,研究員比對了六千多對中國城鄉夫妻的婚姻狀況後發現:父母插手的婚姻和諧度更低、爭執更多,幸福值更低。

譬如,有些人原來可能是有戀愛對象的,但由於瞭解不深或者其實並不適合,結果卻因為父母的催婚勉強走到了一起。婚前就是問題一大堆的,婚後如何能輕易幸福?

有些人或許並沒有男女朋友,卻經由父母安排相親而倉促步入婚姻。這種結婚對象,大多隻是父母喜歡的類型。年輕人的眼光如何能與父母一樣?

可以說,父母催婚催出來的婚姻大多是不幸福的,而我們,不想要這種湊活的婚姻!

因為結錯婚比不結婚更可怕!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父母使勁兒催使勁兒催,那婚後過得不幸福,誰負責?

兩年前的夏天,我時常夜半三更接到倪倪的哭訴電話,她當時懷孕八個月了。

她是我們大學同學裡結婚最早的一批人,被父母催的。

臨近畢業的那個五一假期,倪倪發現她男朋友劈腿了。

四月下旬時,小兩口吵架冷戰,原以為是小吵怡情。不料沒過半月,男朋友就和他所謂的“哥們兒”給了倪倪當頭一棒。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倪倪痛哭了一場,下定決心分手。家裡聽說了這事,父母經常連環奪命call,勸說了一大堆:男孩子嘛!哪個男孩子年輕的時候不犯點兒錯?女人啊,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就過去了。最要緊的還是把婚結了,把錢財抓手裡,結了婚他就老實了。你也老大不小了……

父母催婚催得多了,倪倪總覺得像家裡容不下她了,要把她儘快掃地出門似的。她也不想畢業以後回家討人嫌了。

恰逢男朋友上門辯解:我一直都只是把那個女生當哥們兒,我不喜歡她的。那天我只是喝醉酒了……

最後她就畢業去了男朋友的城市工作,期間父母也催過無數遍結婚。催婚的套路都是差不多的,為了堵住父母的嘴,倪倪結婚了,嫁給那個劈過腿的男人。

我也無法想象她的父母是如何捨得把自己的女兒送到那個一看就很不靠譜的男人手裡作踐的,僅僅只是因為“該成家了”這四個字嗎?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果然,倪倪懷孕不久後,她老公開始經常夜不歸宿,每次都藉口夜宿公司加班,幸運的時候,一個星期能見著兩次。

整個孕期,產檢是一個人去的,因智齒髮炎牙齒鬆動吃不了東西被婆婆罵矯情是自己忍下來的,散步是一個人去的,雙腿浮腫半夜抽筋也是一個人熬過來的……所有憂慮和痛苦都是自己的。

期間,倪倪跟父母通過幾次電話,每次哭訴,父母都說:“你都結婚了,不要一有事情就哭著找爸媽!”提到想離婚,父母就說:“都有孩子了,忍忍就過了!”

都是這樣的:沒結婚的時候,父母催著結婚;催成功了,過得不幸福,父母說我管不了的,你忍著就是了;萬幸過得還行,父母會說當初還不是因為我催著你結婚,不然你哪有這麼好的日子!

我無意批評父母什麼,只是想說:儘量別催了,倉促間,如何能清楚對方究竟是人還是鬼?萬一真的不幸福,誰也承擔不了這個責任,父母也不行!

很多催婚的父母都愛說一句話:你結婚了,我的任務就完成了。是的,您急著甩手,都不知道把孩子拱手給一個什麼樣的人。您倒是了卻心願了,可ta呢?ta的痛苦才開始,你讓ta如何痛苦地熬完一輩子。

婚姻應該是水到渠成的,而非揠苗助長。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七夕節當天,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的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結婚率僅為7.2‰,創近10年來的新低。

毫無疑問,我已經能預見一大波父母又在催婚的路上了。

但同時,世紀佳緣發佈的一份婚戀觀報告顯示:八成單身男女抗拒父母催婚。

對於孩子反抗催婚這件事,父母都是很惱怒的。但父母有沒有想過:孩子們真的是要抗拒婚姻嗎?

日前,網上有一段視頻走紅,講的是:一名34歲的未婚女攝影師——郭盈光,花了兩年時間在上海人民公園著名相親角以給自己相親的形式,前前後後去了十多次,用鏡頭真實記錄了相親遭遇。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在相親公園裡,都是父母在給孩子相親,他們把自己子女的信息都寫在紙上,然後貼在傘上放著供來往的父母觀看挑選。

一張張紙就像一個個人站在那裡展覽,那些相親的父母就像每天早晨進菜市場買菜一樣,一邊挑挑撿撿,一邊比對著肉的肥瘦和青菜的新鮮程度。

在那些來相親的父母眼裡,男的就是銀行卡,女的就是房子,年紀輕就是地段好,漂亮就是房型好,於是34歲的郭盈光就成了“最美郊區房”。

在父母眼裡,所謂的婚姻標準就是這樣的:男生有錢有房有車就行,女生漂亮年輕就行,什麼思想什麼三觀都不要緊。

在父母眼裡,所謂的幸福標準就是這樣的:在一個被規定的年紀裡就必須結婚,到了結婚年紀,不結婚就是不幸福,甚至你的人生就是失敗的。

是的,我們並不是反對婚姻,我們只是反對老一輩固化的思想,反對被安排的人生。

其實,時代不一樣了,每個年輕人都有他們各自關於婚姻、關於幸福的標準。他們知道知道自己要什麼,他們會過好自己的人生。

而現在,就像《脫口秀大會》裡楊笠說的:“我為什麼不結婚?那你呢?你為什麼不上清華啊?是因為不喜歡嗎?”

沒有遇上那個人,空談結婚都是白搭的!

但總有一天,兒女都會牽著心目中的那個人,驕傲地堅定地跟你們說:“爸媽,我要跟ta結婚!我們會幸福的!”

只要是幸福的,晚幾年又有什麼關係呢!

孩子長大了,父母懂得放手才是最大的關懷。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很多被父母催婚,最後匆忙結婚又過得不幸福的人,他們最大的怨就是父母,一輩子怨父母:怨父母當初逼他們相親,怨父母逼他們結婚,怨父母逼他們生孩子……

然而,俗語說:“牛不飲水,焉能強按頭?”

分明是你本人點的頭,是你本人在結婚證上籤的字,是你本人生的孩子……

那麼多父母催婚,為什麼有的人就抵得住,你就抵不住了?

別光怨父母催婚了,都是你的懦弱妥協了。

父母催婚頂多算煽風點火,自己才是萬惡之源啊!

你若內心堅定,任他東西南北風,你自巋然不動。

他們自催他們的,你該有你的定海神針啊。

我的人生節奏,該由自己把握!

婚姻的意義又不是物種繁衍,如果婚姻不幸福,還不如嫁予孤獨與歲月。

正如汪國的那首詩——《嫁給幸福》:要輸就輸給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

別催婚了!我不想嫁給婚姻,只想嫁給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