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公元1368年,朱元璋宣告明朝建立,結束了元朝近一百年的統治(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元),開啟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一個漢族政權。明代取代元代,與以往各個朝代的更替有以下兩點不同:第一,朱元璋雖然推翻了蒙古人的統治,可是蒙古人的政權依然存在,只是逃到了他們以前居住的蒙古高原一帶,恢復到過去的遊牧生活;第二,明朝取代了元朝,可是並沒有繼承元朝的國土疆界,疆土面積與元時相比失掉很多。也正因如此,我們不能認為元代奠定了中國的版圖,它雖然曾經無比強大,佔有了那麼廣袤的土地,可是僅僅經過一百多年,瞬間煙消雲散,不復存在。

首先需要廓清一個概念。明代喜歡冊封,有許多地方和明朝的關係只是臣屬納貢關係而不是直接統治關係,這些地方是不能算到明朝的國土面積中去的。如果按照譚其驤先生的地圖,把許多明朝冊封的地域都算進明朝的國土面積裡是不妥當的。下邊引用的地圖來自“天下小糧倉”發表的文章《真實的明朝疆域圖:完整展示明朝276年的疆域變化》。(在此對“天下小糧倉”表示感謝)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洪武后期到建文時期的明朝版圖(1398年)

明代雖然是1368年宣佈成立的,可是在最初的幾年中,四方並未平定,又經過了幾年戰爭,終於在1387年後確定了明朝的版圖。這個時期的國土面積大約是450多萬平方公里。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永樂時期明朝版圖(1424年)

1407年,朱棣征服了越南,在此設立了交趾布政使司,1411年,朱棣軍事實力擴張到了黑龍江邊,在此設立了奴兒干都司。永樂年間是明朝版圖最大的時期,面積在700萬平方公里左右。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明英宗時期的版圖(1450年)

仁宣時期(1425——1435)明朝主動收縮,放棄了交趾布政使司,撤銷了奴兒干都司,退出黑龍江流域。北方的瓦剌統一了蒙古,明朝的北部疆界也進一步收縮。這時的國土面積大約在400萬平方公里。明英宗時期(1435——1464)明朝國力進一步衰弱,疆域不斷縮小。瓦剌和女真實力壯大,步步進逼。1465年蒙古佔領了河套地區,明朝退出了河套地區。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明1500年時期的版圖

到了嘉靖年間,明朝的國力更加衰弱,東北地區女真族不斷進犯,北方蒙古人南犯,西北地區吐魯番國興起,明朝退出了西北地區。不過,好在崇禎年間,海盜鄭芝龍不斷把福建流民遷往臺灣,為臺灣成為中國領土打下了基礎。

在明朝276年的歷史中,國土面積最大時是700萬平方公里左右,只保存了20年時間,最小時是400平方公里左右,持續了250年時間。

1636年,皇太極正式把女真改名為滿洲,國號為“大清”。皇太極進行了多次領土擴張,兩次東征,三次西征,四次北征,不斷進攻明朝在東北地區的勢力,逼迫明朝退出東北,清和明改變為以山海關為界。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清入關前地圖

1644年,明朝被農民起義推翻。隨後在內地出現了李自成的“大順”、張獻忠的“大西”,還有南明、鄭氏等割據政權。清軍趁機入關,在1644年擊敗了李自成,定都北京。之後,清朝先後滅了大順、大西兩個農民政權和南明政權,最終在1664年統一了內地。此時的清朝,面積已經達到了600多萬平方公里,達到了明朝的巔峰面積。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1664年清統一內地後地圖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康熙元年時期疆域圖

康熙時期(1662—1722年),清朝的疆域繼續迅速擴大。康熙親政後,在1681年,平定了“三藩之亂”,使得大陸的局勢更加穩定。在1683年消滅臺灣鄭氏政權,標誌著臺灣正式納入中國中原王朝的版圖。康熙統一臺灣後,於1685年和1688年在黑龍江流域擊敗了不斷蠶食的俄羅斯,1689年與俄羅斯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雙方以外興安嶺作為邊界。在簽訂條約中,康熙使用的國名是“中國”,這是“中國”一詞首次運用在國際條約中,“中國”第一次成為了正式的國名。


在中俄談判時期,西北的準噶爾汗國不斷東擴,佔據了整個喀爾喀蒙古地區,一直打到了烏蘭布通。隨後,康熙三徵噶爾丹,三次都取得了勝利。同時,準噶爾後方的策妄阿拉布坦獨立,噶爾丹內外交困,被迫服毒自殺。此後,喀爾喀蒙古地區納入了清朝版圖。1717年,策妄派6000軍隊進入青藏高原,滅和碩特汗國。1720年,康熙的三路大軍將準噶爾的軍隊趕出了青藏高原,清朝在青藏駐軍,標誌著西藏和青海納入了清朝版圖。 從此,清朝的疆域面積突破了1000萬平方公里。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康熙後期和雍正時期疆域圖

乾隆時期(1736—1795),準噶爾汗國走向了衰落,乾隆皇帝在1755年,消滅了準噶爾汗國,佔據了西域地區。這是唐朝以後,中國中央王朝首次佔據此地。之後,乾隆又平定了阿睦爾撒納、大小和卓的叛亂,並將西域改名“新疆”,設置伊犁將軍在此進行管轄,從此清朝的面積達到了1300萬平方公里,這個數據一直維持到了1858年,大約100年,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出現的現象。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1756—1858的清朝版圖

此後,清朝的版圖出現大規模的變遷發生在鴉片戰爭之後。1842年,英國通過《南京條約》佔據了香港島,這是近代領土流失的開端。1858年,俄羅斯逼迫清朝簽訂了《璦琿條約》,佔據了黑龍江以北60萬平方公里土地;1860年又逼迫清朝簽訂了《北京條約》,佔據烏蘇里江40萬平方公里土地和中國西北部40多萬平方公里,俄羅斯共奪取了清朝15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清朝晚期也在努力維護龐大帝國疆域。左宗棠在1876年擊敗了俄羅斯人阿古伯的入侵,收復了新疆被佔領地區,隨後清朝設置了新疆省。1884年,設置了臺灣省;在第二次鴉片戰爭後不斷移民東北,使得東北的人口迅速增長,最終到清朝末期設置了東北三省。不幸的是1898年甲午戰爭失敗後,臺灣被割讓給日本。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中華民國從清朝手中接過來的領土疆域圖

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孫中山宣佈中華民國為“五族共和”的國家。而在1912年2月清廷的《清帝退位書》中,也宣佈“仍合滿、漢、蒙、回、藏五族完全領土為一大中華民國”。這就標誌著清朝結束時,是把一個擁有1100多萬平方公里國土和一個以五個民族為主要民族構成的多民族融合體,全部轉交給了中華民國。這就為現在的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奠定了基礎。

清代是由一個在人數上明顯佔少數的滿族統治的政權,它是如何做到把包括漢族在內的其他民族整治到一起的呢?有研究者認為清代民族政策是中國古代社會民族政策發展水平和民族事務管理成就的最傑出代表,肯定清朝的民族政策取得的成功。具體分析如下:

首先,對漢族。採取的先是嚴厲的“留髮不留頭,留頭不留髮”強迫歸順的辦法,繼而採取的又是懷柔政策,即加強滿漢聯繫的政策,提出“滿漢一家”的口號。具體做法有,給明朝末代皇帝崇禎發喪,保留漢人的文化傳統,開科取士,確立孔子為文聖人,關羽為武聖人等。為了保證漢人能積極參與國家的管理,清初規定:旗人不得參加科舉考試,把名額全留給漢人。目的自然是拉攏漢人,籠絡漢人。

其次,對蒙古族。清朝一方面嚴厲打擊蒙古族的分裂勢力,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傾力經略,徹底平定準噶爾部,維護了國家北部、西北邊疆的統一;另一方面,則創新管理制度,推行扎薩克旗制。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清政府把蒙古族居住地區風味內外蒙古

扎薩克旗是清朝在蒙古地區設立的基本軍事和行政單位,同時也是清帝賜給旗內各級蒙古封建主的世襲領地。旗是經過編制佐領、安置屬民、分封牧地、劃定旗界、任命可世襲的札薩克而形成的。札薩克的職責是負責處理旗內行政、軍事、司法、賦稅、徭役、牧場以及旗內官員的任免等事務。這一制度適應蒙古地區的實際情況,內蒙地區旗的區劃一直到今天仍在沿用。

滿蒙聯姻是清朝三大國策之一,滿族與蒙古族保持了三個世紀的通婚,建立了世代姻親關係。也正是這種姻親關係,對中國北方這兩大民族的長期和好、對清廷統轄與治理邊疆蒙古地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滿族人在入關前,要和明朝政府作戰,他們需要盟友,和明朝長期對立的蒙古部族,自然就是最好的選擇;入關後,滿族人基於統治漢族地區的需要,自然要在被統治的漢族之外,找個根深蒂固、可靠的戰略伙伴,無疑,蒙古人又是最佳的搭檔。滿族和蒙古通婚是加強二者之間關係的一個最佳選擇。努爾哈赤入侵大明前,娶了蒙古的貝勒明安的女兒,得到了蒙古人的支持。清初絕大部分后妃福晉都是來自蒙古,尤以科爾沁博爾濟吉特氏的居多。孝端,孝莊,廢后靜妃,孝惠都是蒙古人,而且來自同一個家族。反之,清朝也選擇利用公主和親來逐漸控制住蒙古的勢力。

第三,對藏族。清朝一方面確保軍事控制,打擊分裂勢力。如康熙帝派兵入藏,擊敗了準噶爾的軍隊,並使親清的康濟鼐管理前藏,頗羅鼐管理後藏,並以蒙古兵二千人留守西藏。另一方面,又結合西藏地區實際情況,創新管理制度。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清朝時期的西藏地圖


清朝在西藏設立駐藏大臣,規定駐藏大臣與達賴、班禪共同管理西藏地方事務。乾隆五十七年,乾隆帝又創立金奔巴制,首次提出以金奔巴瓶抽籤的方式,確定達賴、班禪的轉世,以避免戰爭。金奔巴制的頒定,對清朝中央政府加強對蒙藏地區的管轄,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清朝對於西藏的拉攏主要體現在對藏傳佛教的尊重和對達賴和班禪的禮遇上。清入關以後,順治帝多次請達賴到北京。在1653年,達賴五世以及三千隨從,終於從西藏啟程到達了北京,順治帝以最高禮儀接待,並給予重賞。達賴的一行的北京之行不僅使清朝團結了西藏,而且也收穫了其他少數民族的民心。

在順治、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在滿清主導下的藏傳佛教有很高的凝聚力,這也使滿族、藏族、蒙古族這三個民族在精神上達到了高度的聯合,成為穩定邊疆的政治工具,同時也成為鞏固中央統治的一種手段。清朝的統治者,成功地利用宗教團結了我國北方邊疆、西南藏族以及其他各民族,這對維護國家的統一和團結有著重要的作用。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乾隆在承德修建的小布達拉宮

乾隆皇帝也篤信藏傳佛教。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是乾隆60歲壽辰;借內外蒙古、青海、新疆、西藏等地的少數民族王公首領來承德為之祝壽之機,下令仿西藏宗教聖地—布達拉宮在承德興建小布達拉宮“普陀宗乘之廟”。

乾隆四十七年(1780年),乾隆帝在承德避暑山莊會見了當時在西藏主持政務的六世班禪,並專門為班禪的一行修建了班禪行宮“須彌福壽之廟”。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乾隆在承德為六世班禪修建的行宮

清政府扶持藏傳佛教,康熙皇帝還一度把藏傳佛教定為“國教”,但他也一語道出天機—“興黃教、柔蒙藏”,目的不是純粹的信仰,而是利用宗教達到統治的目的。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新疆伊犁將軍轄地

第四,對新疆各民族。1755年,清軍平定準噶爾,三年後又消滅阿睦爾撒納勢力,西域底定。乾隆皇帝把這片土地命名為“新疆”,意為新闢疆土。之後清朝在伊犁惠遠城(今霍城縣南)設置總統伊犁等處將軍,統治新疆全境。

清廷一方面加強軍事控制,在伊犁設置將軍,總管本地區的行政、軍事。又在烏魯木齊設都統,在巴里坤設領隊大臣,都領兵屯駐。同時打擊分裂勢力,如乾隆時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亂。在這一上層制度設置之下,清廷根據各地區的特點,在靠近中原的東部地區實行與內地相同的郡縣制、在天山南路和伊犁等民族地區實行“伯克制”,“伯克”是突厥語音譯,意為“管理者”。原為世襲,乾隆在平定大小和卓木叛亂後,廢除世襲制,給以三到七品的品級,並對伯克的產生與職權範圍加以規定。伯克制遂成為清朝管理新疆地區的基層行政制度。在哈密、吐魯番等地實行更為原始的“扎薩克制”,是在農奴制度上的改進版。這種根據地區實際情況採取不同制度的做法使得新疆獲得了長期穩定與發展,極大緩解了民族矛盾並促進民族團結。雖然道光年間發生過張格爾叛亂,但是1840年以前新疆局勢整體較為穩定。

第五,對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則實行改土歸流。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西南少數民族居住地區地圖

所謂改土歸流,即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條件成熟的地方,取消土司世襲制度,設立府、廳、州、縣,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進行管理。雍正四年,雲貴總督鄂爾泰數次上疏,全面闡述改土歸流的必要。雍正帝予以批准。改土歸流的地區,包括滇、黔、桂、川、湘、鄂六省。改土歸流所涉及民族有很多,包括苗族、彝族、布依族等等。

整體來看,雍正朝的改土歸流只是在西南少數民族的部分地區實行,未改流的地方還有不少。即使改流處,也還保留有原土司的殘餘勢力,他們仍能不同程度地控制原來的屬民。但改土歸流畢竟廢除了土司制度,減少了叛亂因素,加強了中央政府對西南邊疆的統治,有利於西南少數民族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中國版圖(下)

祖國大家庭圖

總的來說,在民族和邊疆問題上,清代的政策就是反對一切叛亂、分裂活動。通過加強軍事控制與創新管理制度,清代得以有效地管理邊疆地區少數民族,鞏固了統一多民族國家的發展,奠定了當今中國的疆域,建立起一個空前統一和鞏固的多民族國家。康熙、雍正、乾隆帝在加強和鞏固國家統一事業上,是有重大貢獻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