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皇是日本政治象征,德川幕府是如何破局,实现合法统治的?

日前,据日本TBS电视台报道,在10月29日的"飨宴之仪"中,日本众议员丸山穗高借着酒兴"耍酒疯",对皇室公主"动粗",在佳子公主问候宾客的时候,丸山竟然无厘头地对着她高喊"公主殿下,公主殿下,喂!"态度甚为恶劣。见佳子公主发愣,丸山又转而对真子公主"不怀好意":"最近和男朋友见面了吗?",并在网上向真子公主发问"您寂寞吗?"

对于丸山穗高的粗鲁言行,日本网民大为不满,他们议论纷纷,直指这是对皇室的冒犯,是性骚扰行为,应该予以谴责。

天皇是日本政治象征,德川幕府是如何破局,实现合法统治的?

在日本,天皇是国家的象征,是国民存在感的重要体现,天皇制度能够绵延不绝上千年,就是因为天皇犹如国民的一种信仰,寄托着他们的希望,也正因此,二战结束后,日本向美国发出通牒,指出要想日本投降,唯一条件是保有天皇制度,否则宁为玉碎。美国为了顺利占领日本,其最高决策层也就"半推半就",答应其要求。

由此可见,天皇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在日本是举足轻重的,即便历史上天皇权力被架空,甚至到了穷困潦倒的地步,也没人敢废掉天皇,就算是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德川家康这些狠角色,他们在位时也没有弑君,而是以凌驾于天皇或者与天皇平起平坐的形式来统治日本。

那么,德川家康及其后人是如何围绕天皇制度,建立并加强合法统治的呢?

天皇是日本政治象征,德川幕府是如何破局,实现合法统治的?

恩威并重,表面上尊重天皇制度,暗中却实施监控

既然天皇是日本政治最有力的象征,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在位时并不敢怠慢,他们努力在经济上满足皇室,以便取得朝廷的信任和支持。

德川家康作为信长、秀吉的后继者,一位极有谋略的政治家,当然知道天皇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分量,深知要想实现长治久安,让德川家业薪火相传,必须在天皇制度上"下功夫",以确保统治的合法性。

为此,他在基本稳住全国局势后不久,便马不停蹄地来到京都,希望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以便降服日本大名、武士这些武者,慑于家康的威权,天皇只好遂其所愿,赐予将军大统领之职。

有了征夷大将军这一封号,家康的统治地位便扶摇直上,拥有着"生杀大权",也就没有人敢再对其睥睨斜视。

当然,家康也不会"亏待"天皇和皇室,在解决其财政拮据的同时,对于某些无足轻重的小事也会尊重他们的意见,令其倍感欣慰。

不仅着眼于天皇及皇室,家康及其后人还对朝廷"关爱有加",通过《禁中并公家诸法度》,朝廷公卿、文武百官都将由幕府来委命,并获赐封地,如此一来,朝廷也就成了幕府的有力支持者,对于幕府提出将某一皇子作为人质"囚"于德川家庙,并派员监视皇室一举一动只会默然以应,并不会反对。

本来,天皇才是国家的最高元首,才有资格发号施令,然而世易时移,天皇也有落魄的时候,但鉴于天皇在日本影响深远,近乎神,故而家康及其后人只会充分利用这一政治象征,"挟天子以令诸侯",这样对德川幕府具有威胁性的大名和武士,只能唯唯诺诺,俯首称臣,幕府统治的合法性也就在政治实践中得以彰显。

天皇是日本政治象征,德川幕府是如何破局,实现合法统治的?

模仿天皇,建造神社,让自己的统治更具合理性

历史上不乏统治者将自己美化为"神","替天行道",以谋求统治合法性。日本自古以来就有将自己喻为"神国"的传统,历代掌权者也就顺势而为,标榜自己为神的化身,而天皇的神圣性一直在民间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影响力甚巨,为超越天皇,或与其平起平坐,统治者也就煞费苦心。

织田信长不愿对天皇俯首称臣,拒绝从天皇那里获赐将军封号,他直接将自己凌驾于天皇之上,认为"朕即国家","我就是天下",要求手下"为天下,为信长",并下令建造壮丽的安土城,以此强化自己比天皇更具合法化,然而事实上恰如"袁世凯做皇帝—短命",究其缘由,神化自己,却改变不了冷酷无情的本性,如何服众?

丰臣秀吉虽然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天皇,但在全国各地建造的丰国神社大有要取代天皇伊势神宫的架势,可惜也未能摆脱短命的怪圈,显然,劳民伤财多次去攻打朝鲜,害人害己,不得人心,必然得不到拥护。

天皇是日本政治象征,德川幕府是如何破局,实现合法统治的?

德川家康继之而起后,一面以"东照大权现"示人,将自己比作宇宙之神,一面要求后人按照天皇伊势神宫与京都皇城的距离,在江户城附近等距离建造日光神庙,其政治象征的神圣性不言而喻,1645年,家光在位期间,将日光神社上升为与伊势神宫旗鼓相当的东照神宫,并引导天皇信使前往参拜,使得德川幕府的统治合法性大为增强。

不仅如此,幕府还以宗教和世俗传统为蓝本,从中总结哲学信条,以便对所谓的合法统治加以佐证,鼓吹德川家康为创立基业的圣人,其言行举止足以对当时及后世具有指导意义,并称德川体制是对宇宙万物秩序的继承与展示。

从首位将军德川家康到末代将军德川庆喜,整个幕府二百多年统治期间,井然有序,世代承袭,虽然等级森严,但各安其位、无私奉献的道德教化,以及没有发动对外战争这一符合民众诉求的举措,都表明幕府的自我神化,是建立在国泰民安基础上的,远比明治时代、昭和时代对天皇的无边神化,夸大战争的功效要好得多。

天皇是日本政治象征,德川幕府是如何破局,实现合法统治的?

外交助力,让幕府政权更具"国际法"意义

每个国家只能有一个合法政府,如果出现两个或两个以上,则该国势必出现内乱和分裂。德川幕府就是明治维新前两个多世纪唯一合法政府,天皇虽然名义上为国家的最高统帅,但鉴于实权被剥夺,也只能屈尊,位于大名之下。

德川幕府非常懂得外交对其合法统治的助力作用,一方面对当时亚洲盛行的朝贡体系亮明态度,不承认清朝以天朝为中心的世界观,而这种立场并非由天皇来阐明,这就在国内外表明了幕府的身份,即德川幕府才是唯一合法的政府;

此外,每当外国遣使来朝时,幕府都会亲自接见,并引领使节到日光神庙拜谒家康陵墓,期间,朝廷所有王公贵族、江户的所有大名,都要参加幕府安排的各种仪式,亲眼目睹使节送来的各色礼物,凝神静听德川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在潜移默化中,幕府的合法统治便得到了认同。

朝鲜、琉球等外国使节的到来,他们对德川幕府的拜见,显然在向天皇及所有大名、武士传达着这样一个讯息,唯有德川政权才具有合法性,并且得到世界的广泛认可。

借助外交手段,德川幕府就在国内树立了威望,不仅天皇无话可说,大名、武士这些"上等人"也只有心悦诚服,在他们看来,既然外国使节不远万里,前来日本向幕府表达友好之意,证明了德川政权是全日本唯一合法政权,而天皇只不过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而已。

天皇是日本政治象征,德川幕府是如何破局,实现合法统治的?

结语

日本天皇制度源远流长,并且一脉相承,从来没有"断筋",不像某些国家古代皇帝轮流转,到了近代"一命呜呼",究其缘由,这与日本国民存在感息息相关,天皇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他们的信仰和国家的象征,如果没有天皇,他们会觉得如同失去了精神支柱。

鉴于此,尽管日本历史上不乏枭雄,但从来没有人逼迫天皇下台,或弑君以代之,织田信长是"一个残忍且麻木不仁的禽兽",丰臣秀吉是"秃鼠",即便如此,他们也没有动天皇一根毫毛。但二位统治显然缺乏合法性,早早"夭折",退出了历史舞台。

德川家康有自己的盘算,他知道天皇在日本的地位和影响,故而千方百计寻求统治日本的合法性,那就是既尊重天皇又对其监视;既承认天皇的象征作用,又力求神化自我加以超越;并通过外交手段让自己的统治合乎"国际法",这样一来,天皇、皇室及朝廷只好默然以应,大名、武士这些具有威胁性的阶层也就偃旗息鼓,心甘情愿接受幕府的领导,于是我们看到,德川幕府看似并不高明的统治艺术,照样能够绵延二百年,只可惜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毁了德川幕府,而天皇也从此有了出头之日,至今风光无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