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穷人的三种状态:不负责的勾引/幻想家/赌徒

最近一口气重读完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本小说《穷人》,《白夜》与《赌徒》。我一直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书不太适合心理脆弱的人读,全程读下来你会觉得又好笑,又好气又难受,有一些可恨和可怜。但合上书想一想,似乎所有令人生厌的自己都得到了书中情节的印证,即使这是100多年前的作品。

在《穷人》中,情节可以简单的概括就是一个下等的文官,一个底层的老头子一直保持着和一个年轻的落魄小姐通信状态,在信中聊骚,吹牛,借钱,哀叹身世,吐槽同事,吹捧长官,最终小姐嫁给了一个乡村富豪老头,而双方只能是依依不舍的断了联系。下等文官老头在对年轻小姐极尽吹捧自己对她高贵的感情,挥霍着仅有的钱财为落魄小姐购买一些衣物首饰。这让我想起了报道中那些吃着泡面对网红打赏的人们。透过屏幕,疯狂地似乎可以为屏幕对面不认识的网红献出一切的模样,甚至可以挪用公款盗窃欺骗。疯狂地在弹幕上表达着自己廉价的喜欢和勾引。

亲人儿,我心里太难受了,穷人总有点怪脾气,这是难免的现象,我早就感受到这一点,一个穷人总不免多心,他用另一种眼光看世界,斜着眼睛打量每一个过路人,惶惶不安地四下张望,留神听人家说的每一句话....

- 陀思妥耶夫斯基《穷人》

第二部《白夜》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幻想家,有意思的是幻想家是主人公对自己的一种描述,他对这种身份痴迷而不能自拔却又鄙视不能自拔的自己。幻想吞噬了他们实干的可能

。突然间,可能会有一点火星,激起了他们对幻想可能成为现实的热情。但最终才发现,那幻想变成现实的可能就像泡沫,一触就破。

幻想家多半居住在不得门而入的角落里,好像躲在里面连日光都不愿见,只要钻进自己的角落,便会像蜗牛那样缩在里面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

穷,幻想,似乎生在了有钱人的家庭中又或者受过教育,自诩理智就可以高枕无忧地度过一生,但,还有一种方式,还有一种,在这种方式面前,任何自诩的理智,坚强,富有都会化为一空,这就是赌博,《赌徒》的身份不限制阶层,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笔下,那是一个可以吞噬一切的黑洞,一旦进入,我们就只能像赌徒一样去疯狂的下注,书中描写的主人公在赌博时,那种眩晕感,那种无意识的盲目决定瞬间一下子就让我想起了自己在股市中投资那种蠢像。

奇怪,我还没有赢钱,可是我的思想,感觉,我的举止却像个阔佬,而且我居然只能这样想

-陀思妥耶夫斯基《赌徒》

总地来说,这三部书如果连起来读,你会发现自己的身体的一部分都成了小说中的主人公。我们讨厌这样的主人公,我们却要一辈子和他们紧紧相连,因为他们就是我们自己灵魂的一部分。反复阅读,反复体察自己,或许就是这些经典带给我们的最大的益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