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瘟疫十大名方之——大承气汤

本次我们将为大家介绍治疫名方——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阳明病,谵语,有潮热,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气汤下之。”,指患有阳明病的人,会出现潮热、谵语等表现,不能进食,则说明这是肠中燥屎内结所致,应该用大承气汤攻下以治疗;若可以进食,说明燥结未甚,此时不能使用大承气汤治疗。这里所说的阳明病,指凡出现身热,汗自出,不恶寒反恶热,脉大等表现,则称为阳明病。外邪侵入人体化热,热邪与燥邪搏结于胃,耗伤津液,出现身热、汗出、口渴、脉洪大等,被称为阳明经证;而入里热邪与燥邪搏结于大肠,出现大便燥结不通、腹部硬满而痛、潮热、谵语、脉沉实等证,则称为阳明腑证,大承气汤是治疗阳明腑实证的基本方。

中医治疗瘟疫十大名方之——大承气汤

瘟疫为感受疫邪所致,其轻重发展及预后情况主要由疫邪侵入人体深浅程度所决定。在疫病不同时期,应根据疫邪致病的特征、部位选择合适方药进行治疗。明代医家吴又可应用大承气汤治疗瘟疫之邪入里,腑实不通之急重症,以达到攻逐疫邪,攻积泻热的目的。

大承气汤功效为峻下热结,即用苦寒药物攻逐体内热结,使热邪从下而去,是涤荡燥结之峻剂。这里的“峻下”,属于中医治疗八法中“下法”,指运用有泻下、攻逐、润下作用的药物,以通导大便、消除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积聚的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瘟疫十大名方之——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由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四味中药组成。方中大黄为君药,味苦性寒,具有泻热攻积,通腑泄热的功效,使热邪从下而出。芒硝为臣,味咸性寒,具软坚润燥,通利大便的功效。大黄、芒硝合用,峻下热结力量更强。枳实、厚朴二药为佐使药,二者合用,使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功效更强,助硝、黄二药涤荡攻逐积热。

中医治疗瘟疫十大名方之——大承气汤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大承气汤的使用必是确定为燥结痞满,阳明实热郁结于腑才能使用。治疗瘟疫以攻逐疫邪为本为急,故明代医家吴又可反复指出疫病以“邪为本,热为标,结粪又其标也”,“因邪热而致燥结,非燥结致邪热”,并一再强调治疫病用攻下法的根本目的是攻逐疫邪认为“承气汤本为逐邪而设,非专为结粪而设也”。

除大承气汤外,还有小承气汤、调味承气汤等,在这里要注意区别应用。大承气汤以峻下热结为主,主要针对痞、满、燥、实四症俱全的阳明热结重证;小承气汤为大承气汤去芒硝而成,可见“攻下”力量减轻,治疗痞、满、实而燥邪不显之证;调味承气汤由芒硝、大黄、甘草组成,其行气之力较大承气汤减轻,主要治疗阳明燥热内结而无痞满之证。

最后,无论何种承气汤,我们可以看到组成药物药力峻猛,

故各方子的使用均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撰稿:宋璐霞 徐浩

美编:刘启予


本头条号已开通私信输入关键词自动回复功能,欢迎在私信对话框中输入“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颤”、“心梗”、“心动过缓”、“心肌炎”、“神经官能症”、“颈动脉斑块”、“动脉硬化”、“糖尿病”、“眩晕”、“心悸”、“亚健康”、“穴位”、“检查”、“用药”、“中药”、“预防”、“饮食”、“养生”、“运动”、“睡眠”、“住院”、“就诊”、“挂号”等关键词,查看往期精彩内容或相关提示信息。

注意:咨询具体病情的问题,因涉及病史、症状、检查、用药、诊疗经过等详细资料,故不能在此处回复,请在徐浩大夫网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传相关病历资料后咨询,谢谢您的理解!

关注“徐浩大夫”今日头条,了解更多健康科普!

专 家 简 介

徐浩,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长,西苑医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联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循证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委,活血化瘀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职务。入选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荣获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高血压、心衰、早搏、心动过缓、阵发房颤、心肌炎后遗症、高脂血症、动脉硬化斑块、心脏神经官能症等;失眠、头痛、眩晕、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盗汗等内科杂症及亚健康状态的中药调理。

  •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 周三下午
  • 特需门诊:周四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