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之——大承氣湯

本次我們將為大家介紹治疫名方——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出自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辨陽明病脈證並治,“陽明病,譫語,有潮熱,反不能食者,胃中必有燥屎,五六枚也;若能食者,但硬耳,宜大承氣湯下之。”,指患有陽明病的人,會出現潮熱、譫語等表現,不能進食,則說明這是腸中燥屎內結所致,應該用大承氣湯攻下以治療;若可以進食,說明燥結未甚,此時不能使用大承氣湯治療。這裡所說的陽明病,指凡出現身熱,汗自出,不惡寒反惡熱,脈大等表現,則稱為陽明病。外邪侵入人體化熱,熱邪與燥邪搏結於胃,耗傷津液,出現身熱、汗出、口渴、脈洪大等,被稱為陽明經證;而入裡熱邪與燥邪搏結於大腸,出現大便燥結不通、腹部硬滿而痛、潮熱、譫語、脈沉實等證,則稱為陽明腑證,大承氣湯是治療陽明腑實證的基本方。

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之——大承氣湯

瘟疫為感受疫邪所致,其輕重發展及預後情況主要由疫邪侵入人體深淺程度所決定。在疫病不同時期,應根據疫邪致病的特徵、部位選擇合適方藥進行治療。明代醫家吳又可應用大承氣湯治療瘟疫之邪入裡,腑實不通之急重症,以達到攻逐疫邪,攻積瀉熱的目的。

大承氣湯功效為峻下熱結,即用苦寒藥物攻逐體內熱結,使熱邪從下而去,是滌盪燥結之峻劑。這裡的“峻下”,屬於中醫治療八法中“下法”,指運用有瀉下、攻逐、潤下作用的藥物,以通導大便、消除積滯、盪滌實熱、攻逐水飲、積聚的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之——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由大黃、芒硝、枳實、厚朴四味中藥組成。方中大黃為君藥,味苦性寒,具有瀉熱攻積,通腑洩熱的功效,使熱邪從下而出。芒硝為臣,味鹹性寒,具軟堅潤燥,通利大便的功效。大黃、芒硝合用,峻下熱結力量更強。枳實、厚朴二藥為佐使藥,二者合用,使行氣散結,消痞除滿功效更強,助硝、黃二藥滌盪攻逐積熱。

中醫治療瘟疫十大名方之——大承氣湯

需要格外注意的是,大承氣湯的使用必是確定為燥結痞滿,陽明實熱鬱結於腑才能使用。治療瘟疫以攻逐疫邪為本為急,故明代醫家吳又可反覆指出疫病以“邪為本,熱為標,結糞又其標也”,“因邪熱而致燥結,非燥結致邪熱”,並一再強調治疫病用攻下法的根本目的是攻逐疫邪認為“承氣湯本為逐邪而設,非專為結糞而設也”。

除大承氣湯外,還有小承氣湯、調味承氣湯等,在這裡要注意區別應用。大承氣湯以峻下熱結為主,主要針對痞、滿、燥、實四症俱全的陽明熱結重證;小承氣湯為大承氣湯去芒硝而成,可見“攻下”力量減輕,治療痞、滿、實而燥邪不顯之證;調味承氣湯由芒硝、大黃、甘草組成,其行氣之力較大承氣湯減輕,主要治療陽明燥熱內結而無痞滿之證。

最後,無論何種承氣湯,我們可以看到組成藥物藥力峻猛,

故各方子的使用均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撰稿:宋璐霞 徐浩

美編:劉啟予


本頭條號已開通私信輸入關鍵詞自動回覆功能,歡迎在私信對話框中輸入“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顫”、“心梗”、“心動過緩”、“心肌炎”、“神經官能症”、“頸動脈斑塊”、“動脈硬化”、“糖尿病”、“眩暈”、“心悸”、“亞健康”、“穴位”、“檢查”、“用藥”、“中藥”、“預防”、“飲食”、“養生”、“運動”、“睡眠”、“住院”、“就診”、“掛號”等關鍵詞,查看往期精彩內容或相關提示信息。

注意:諮詢具體病情的問題,因涉及病史、症狀、檢查、用藥、診療經過等詳細資料,故不能在此處回覆,請在徐浩大夫網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傳相關病歷資料後諮詢,謝謝您的理解!

關注“徐浩大夫”今日頭條,瞭解更多健康科普!

專 家 簡 介

徐浩,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聯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榮獲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早搏、心動過緩、陣發房顫、心肌炎後遺症、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斑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失眠、頭痛、眩暈、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症及亞健康狀態的中藥調理。

  • 專家門診:週一上午 週三下午
  • 特需門診:週四下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