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道48号的回忆

图文|包家全​

经朋友推荐看到有关黄家花园的几篇文章,文中所描述的情景不由勾起我对那段生活的回忆。作者所描述的那个年代、那些商铺、那种场景都是非常熟悉,仿佛又再现在眼前,心情久久难以平静,那段埋藏在心底里的生活记忆,令人不愿忘去。本人出生于1957年,家住在保定道,与黄家花园仅隔一条墙子河。当时黄家花园商业氛围非常好,我们院里邻居经常会去。如果去黄家花园必须经过墙子河,过河离不开桥。所以那时人们把去黄家花园那边称作“过桥”。 比如,邻里见面少不了问:“您干什么去?”, “我去过桥了”。黄家花园与我们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下图:墙子河上的河北路桥,右侧烟囱为原英国发电厂(今抗震纪念碑位置)。

保定道48号的回忆

我家住在保定道48号。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我的童年生活就是在这里度过的,它在我的记忆中还是十分美好值得怀念的。童年时期的保定道,这是一条十分安静惬意的马路。虽然临近南京路、河北路交通还算便利;但又远离闹区,比较安静。那时保定道马路宽窄也就是两车道,平时很少走汽车。只是每到傍晚时分,会有拉垃圾的倒土卡车。真是可谓闹中取静吧。

保定道马路两边分单双号,我家住处这边是双号,马路对面是单号。要说离我们家48号院比较近、比较熟悉的还是从40号到56号临街保定道这9个院门。这几个院门的房型结构基本一个样,都是红砖青瓦带有前后院的小二层楼。如果您是初来咋到,还真不好辨别你要去找的院门。从小号数起,40号院紧靠河北路,但与河北路隔着一条狭长小胡同。这条小胡同,窄到如果两个人对面相遇时需要侧着身子过去。这里,夜晚路灯昏暗,胆小的真不敢走;胡同纵深从保定道穿过松寿里几条胡同直通到唐山道打包公司的围墙。42号在40号与44号中间,而44号与46号、50号与52号中间分别隔着松寿里两条大胡同口,所谓大胡同是比较小胡同而言,大胡同可以进出汽车、马车。48号、54号居中间,56号与山西路相邻。记得56号前院有家文具店叫“春光书局”,她家女孩中有个好像和我姐姐是小学同学。因为保定道小学就在斜对过,大多学生都喜欢去那买铅笔、橡皮或写字本什么,老板娘待人和蔼可亲,人缘特别好。

下图:手绘地图1

保定道48号的回忆


从保定道大胡同口往后望去便是松寿里。纵横交错的胡同,被一排排相像的房子间隔着。一眼望去,松寿里房屋结构都是一个二层楼接着一个平房“一楼一底”隔着一条胡同的样式排列,就是房屋的颜色、房型和内部结构也大都一样的,这样的胡同一直联排通往唐山道打包公司仓库。

我家住的48号院排在46号和50号中间。前院门口开向保定道,后院有门通往松寿里。有时会有人从保定道穿过院子到松寿里胡同,为防止陌生人出入一般都是锁着的。如果出院子前门向右沿着便道走,到头便是56号门,它与山西路相邻;马路的对过是耀华里的六条胡同。那时耀华里共有六个胡同,靠近保定道这边是六条,与营口道相接是一条。要是出院前门往左拐顺着便道走,到头便是40号,再往前便是开滦哪个煤矿公司的大院。记得当时院内有假山,里边的紫铜萝爬满院墙,漆黑色的铁门常年紧闭着,很少有人出入十分神秘。再过去就是河北路,过了河北路那边便是宇华服装厂(服装十六厂),也就是现在的飞尼克斯服装公司,接着就是一些机关宿舍;比如食品公司大院、教育局大院、银行宿舍、树德里,过了树德里、消防队便是新华路,这里有新华路体育场,那时新华路体育场真是全民锻炼身体场所,场内体育馆经常有各类球赛举办。当时跟同学常到那去踢足球或看各类球赛。记得全市职工篮球联赛在那举办,不要门票,大都是企业职工去观战。比较熟悉的篮球队像新河船厂、重型机械厂的篮球水平相当高,球员技术娴熟,比赛也十分精彩,观众也是装满整个球馆。紧挨新华路体育馆便是副食八店还有海关大院等等。那时小学同学基本都住在保定道上。

下图:手绘地图2

保定道48号的回忆

如果从保定道拐过山西路或河北路往南方向走去,便是南京路。这里有公交线路,路上汽车也多,出行十分方便。过了南京路就是墙子河,河边长满各种树木花草。天热的时候,河边两旁的青柳垂向小河,河水上面波光粼粼,岸边垂柳倒影在水面上。记得小时候,小伙伴们拿着砖瓦石块在河面上打水漂,比着看谁贴着水面打的远。岸边树木枝杈繁茂,也是孩时粘老鹤的好地方。

如果你要过河,临近的有山西路桥和河北路桥,过桥就是黄家花园和圆茅房。那时的黄家花园一带商业设施比较齐全,像百货店、饭馆、食品店、奶站、杂货铺、照相馆、新华书店、茶叶店、鞋店、早点铺、文具用品、储蓄所、药店、洗染店、修配店、委托店、电影院等等样样俱全。人们所需的基本生活用品和服务大都能在这里找到,而且还有一定的档次和品味。像玉华台饭庄、大业文具、仁义和糖果糕点、千里鞋店、稻香村南味、正兴德茶叶、果仁张炒货、曙光影院等等这些老字号商铺在天津那也是很有名气的,这里的商业氛围有别于劝业场、南市、小白楼,又是天津一个繁华的商业街区。那时,院里的人家需要买些东西,都会说“过桥看看去”,路程也就是走上十分钟吧。小时候,我最喜欢去过桥。手里拿着几分钱,掂量着不知买什么好。经常光顾的是玉华台的馄饨。早上,店里排骨汤熬得发白,人们花上几分钱一大碗就着馒头什么干的,早上可以吃的舒舒服服。有时候在那碰上家父也去吃早点时还能吃上馄饨。最羡慕的是拆骨肉,将熬过汤骨头上的肉一一剔出来,倒上一小蝶酱油,粘起来吃太有味道了。后来参加工作以后,我也曾试着去早点铺喝馄饨吃拆骨肉,不知什么原因怎么也找不到那时的味道和感觉了。

那时邻近的河北路,这里有通往下瓦房和佟楼的公交4路、9路车站,还有广济医院、34中学、河北路小学;临近的山西路上,靠近松寿里便道上边有副食店、粮店、邮电局、奶站、杂货铺等商业网点,生活还是蛮方便的。记得那时粮店卖粮食用的是木制的柜子装米或面什么的,日久天长粮食柜的边缘都露出木纹来;柜台后边是一袋袋粮食都垒到房顶。卖粮时,售货员用那种敞口有提梁、探出舌头像船型的铁桶称米面,装好米面后把桶放在柜边台秤上,分量多少全靠手中的铁勺颠配找齐。这时你要用装米面的家伙如面袋什么的把倒粮食的漏斗口扎好,称好后的粮食会通过漏斗倒进粮袋里,这时售货员还会在漏斗边颠颠,为的是把桶里的米面倒尽。那时粮店的售货员与大家都很熟悉,我对粮店的耿大爷印象特深。耿大爷那时年纪约有50多岁,高高瘦瘦的略有些驼背,一身工作服沾满米面全是白的,就连耿大爷脸上的胡子都沾上不少面粉。耿大爷整天都是笑呵呵的,对待人们都特别和蔼可亲,大人小孩没有不喜欢的。那时粮店最忙的日子,一是借粮日。当时人们口粮都是有定量,加上油水少,一些家里人口多的,特别是半大小子特别能吃的人家,定量粮食吃不到月底,每月26、27都要提前透支下月的粮食,这几天排队买粮的人会比平日多些。再有就是粮店卖山芋那几天。记得那时一斤粮票可以买5斤山芋,人们用山芋即可以顶粮食充饥,又可以调剂饭食品种;所以粮店卖山芋是老百姓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粮店卖山芋的那些天,院里邻居都会互相转告,大人小孩早早的就去占个排队了。粮店还要加班挑灯夜战会卖到很晚,小孩们也跟着在灯下嬉笑玩耍好不热闹。那时的山芋无论是蒸着吃还是切片放在炉子上烤着吃,都是特别的香。今天再吃起来,也没有那时的味道了。

小时候的保定道,路上的行人稀少。尤其是夏天,晌午烈日炎炎下,马路上静的只是听见路边树上知了声叫个不停。这时,大人们有的要呵护着小孩睡午觉,有的要收拾东西急急忙忙赶回单位上班。路边两旁的树木成行绿树成荫,如果是下小雨,你躲在树荫下可以聊天、打牌、下棋,这时还可以闻到雨水透过树叶洒落在炙热地面上而带来的混合味道,人们生活着无忧无虑十分惬意。

保定道48号,是个有着10户人家的院子。前院两户,客堂过道两户,后院三户,楼上三户。前院临街保定道,一进大院门左右是对门的两户人家。径直走上台阶便是客堂,客堂门后又是两户对门人家。客堂本应该是待人接客的地方,就是现在人们称的客厅。不清楚什么原因,这条街上也只有我们院子的客堂没有人家居住,人们通往后院和上楼都要从这里经过。客堂里的两户人家在那生炉子做饭,还有放煤球和杂物地方,再有就是院里自行车也排放在那里。客堂里堆放的东西和自行车,给进出的人们只能留出一个人才可通过的小道。那时的院里,各家都有自己生炉子做饭还有放杂物的地方,好像是时间久了,形成了约定俗成的东西,邻里邻居的,大家互不干涉,相安无事,十分和睦。

穿过客堂,往右拐是通往二楼的拐角楼梯,楼上住着三户人家。上楼后往右有个门,拉开门便是探出去的木制平台,平台的那头架在楼下平房的屋顶上,这是楼上人家接水倒水和晾晒衣物的地方。小时候,我有时偷偷地上去,为的是站在平台栏杆上,可以远远望见河北路上唐山开滦煤矿公司的大楼。这里的视野开阔,站在这抬头可以看到一群群鸽子在天空自由的飞来飞去,到最后飞累了会慢慢盘旋下来落在那楼顶上,然后会悠闲着沿着楼房屋脊来回跳着,像是相互在追逐着游戏着。住在楼上的人家对我都是比较客气,看到我上平台不会说些什么,只是嘱咐要注意安全罢了。

楼下自来水和厕所都在后院,有两户人家。院里大家相互照顾,大人有大人的事,小孩有小孩的事。记得夏天时,小孩们大都端着碗,拿个板凳坐在院里,边说话边吃饭。各家做的饭菜都会在这里交汇。冬天时,暴露在外的水管会受冻,每户人家都会派人聚集在后院,有的用烧好的开水浇水管,有的端着铁簸箕上面烧着劈柴或废纸什么的烘烤水管,大家七嘴八舌十分热闹,一直忙乎到水龙头流出水来,大家这才在欢笑中忙着接水洗东西去了。

那时,我家7口住着大小两间屋子。大屋在走过客堂通往二楼楼梯的对过,不到20平米;小屋在一楼后院,也就十平米样子。因为我家大屋正对着楼梯,那楼梯底下那块地自然就是我家作饭和放杂物的地方了。楼梯下光线非常昏暗,只有做饭或找东西才会开灯。为了节约用电和省钱,灯泡度数低,光亮也不好。平时一般很少有人会去,所以小孩们玩逮人游戏经常会躲在那里,为了不被人们发觉。时间久了,也常是野猫出没的好去处。一到晚上,夜幕降临,每当家里让我到那里拿东西时,我都会十分小心翼翼的,先是拉下灯绳,时不时的还要用力跺跺脚故意弄出声响,害怕猫或什么的从里边突然窜出来下一大跳。由于有了猫,院里的老鼠少见了,猫也心安理得地在那生息着,大孩们还在楼梯底下里边发现过一窝窝小猫哩。

下图:1976年地震后,从友谊宾馆楼顶,看河北路与保定道交口。

保定道48号的回忆

后来保定道在天津市实施“7047工程”时,一度成为工程砂石料的存放场,马路被篱笆拦上围起来,只留有便道作为人们出行之路。随后又历经1976年唐山大地震,房屋遭受严重损害,在政府的关怀下,在原住址重新建起新楼房。经过近4年地震棚生活的历练,1980年终于搬进新房。当时6层大板楼还配有煤气,后来又安装了暖气,这在天津市也算是比较好的楼房了,居住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时间过得飞快,原来保定道48号老院随着时间变迁消失了,老院的邻居几乎很少留下来,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已经各奔东西,留下的只是那段生活的回忆,我十分怀念保定道48号院的生活,也十分想念着曾经在一起生活、关心呵护着我的老邻居,真心祝福大家幸福安康。

精选留言

@Apollo229:非常翔实的回忆,赞一个!

@晨亦客:早些年,我喜欢骑着自行车逛,从小海地到鼓楼,文化街,服装街,大胡同书店,闭着眼都能来去,那凡俗的市井充斥着一股暖意。这些年我懒得出去,因为我走在曾经熟悉的街上,会有一种行走在异国他乡的陌生与孤独袭来……看了很多朋友们发的文字和照片,感觉今天的天津和历史上的天津完全不是一个样子了,现在的天津我们有目共睹,但那时的天津我们只能作为一种记忆去凭吊,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应该为这些变化点赞,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当我们饭后漫步于生活了几十年甚至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的故乡,蓦然产生出一种陌生感,我们的心绪是不是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哪?中国是有着深厚历史的民族,尤其在文化上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有着自己的面貌,当我们的街道,建筑,极尽穷奢极欲,一味的西式欧化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丝悲哀……

@玉海:都是儿时回忆。宇华地震时叫中华服装厂。开滦驻津招待所后来改为公安治二处才大门紧闭。后身第一个门有一家人三个孩子。两男一女,儿时玩伴。

@含笑:玉海提到的那三个孩子,应该是我大伯家的哥三。崔世明家里有个亲属小名叫胖子吧?她还有个妹妹现在是教师。

@包杰:唐山道和松寿里之间还夹着崇仁里,好像从松寿里过不去?

@杨羊阳:文革以前保定道上都有消防大队在做消防演习。演习时队员们无论四季哪天都穿厚厚的消防衣象盔甲一样。保定与河北路交口现在是衬衣厂,最早是“教会”给人们打针。“春光书局”老板是个东北人。老板娘是上海人,都很亲善。

@阿新:作者是一位很有心的人,童年的回忆丝毫不差,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在松寿里住,看了这篇回忆宛若回到了童年,感谢作者为我们描写的如此深刻,我会好好保留此篇文章,这是一篇永不忘却的记忆。

@火山行:谢谢楼主!我是保定道小学毕业,曾住在山西路上。楼主说,过桥去!这句话太亲切了。无论大人孩子,知道过桥去的意思,不用说就是这一带老邻居。学校对面的饭店叫和记还是合记吧,炒面两毛五,一大碟子,上面都是肉片。小学生吃不完的。

@NJQ:作者这篇文章写作的太好了,点点滴滴都会勾起我们儿时候的回忆,看完这偏文章心情很久不能平静,谢谢作者,为你点赞

@琦:看了作者的回忆,感触颇深,作者回忆非常全面,感谢他又把我们带回到那个美好时光。我是在保定道小学62年入学,记得学校斜对面有一个不大的饭馆,是二层楼,因为是双职工家庭,每天中午放学我就会到那里吃饭,天天吃炒面,以至于现在在我提起它头就疼,我本来就饭量小,吃饭又慢。的确小学生吃不了,特意给我订的每天二两炒面,这也吃不下,每次都是从下学一直吃到人家快下班,直到保定道小学有了中午食堂,就是所谓包伙吃饭,我家住在作者图里标着的南京路大院,对那里的周围环境印象深刻,那里的童年时光永远难忘

@明月:谢谢你,老街坊!你的文章带我进入了四五十年前的回忆之中,我在崇仁里出生,在保定道小学念的小学。记得那时的天很蓝,那时的水很甜,那时的路很安静,那时的人很友善。读着你的文章,周边建筑的形状,邻居们,同学们的音容笑貌就像涨潮的浪涛一下子涌进了我的脑海。我国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刘维维、天津著名的耳鼻喉外科专家林鹏都是出自我们的街区呢!这里还云集着知名的民族企业家,这里还居住着许多知名的专家教授。60年代末70年代初,保定道小学宣传队演出的现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更是当时天津文艺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爱这片土地,我爱生于斯长于斯所有的人们,祝福这个街区永远荣耀,祝福这里的人们幸福安康!

@崔世明:我住保定道48号斜对面,常去48号,儿时回忆,就像在眼前,感谢包处写回忆录,我转发我家群里,让他们一起参加回忆, 作者期待您的赐稿哦

036焦庆权.BD3CC:怀念那个时代!怀念那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感谢作者将我们又带回那个时代!

@蒿科村人:由衷感谢包家全先生图文并茂的回忆文章。尤其是这“图”,帮我们收拾起记忆的碎片,唤起年少时那些熟视无睹的过往!由松寿里的建筑风格又想起山西路上的耀华里……大家想、大家说、也许还会回忆起很多!

@振德黄:寻儿时玩伴,松寿里:丛志华、丛志国

@冰心玉洁:48号楼上儿时玩伴小五宝,楼下小围围,后院黄家兄弟,看完这段回忆,想念童年的小伙伴

@含笑:我那时住在保定道40号院,看到此文后满脑子的回忆。感谢作者!

@王天翔:我住财经大院,地震后出生的

@天空的海洋:我是地震后住进树德北里的,是个宜居小区。

@天山雪莲:

我是保定道小学1966年毕业的,那里留下了我的梦想,我的班主任郭芷斌老师教导我们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崇高理念,是我终身遵循的做人做事为人准则,看了老校友的文章,又让我想起种种往事,想念和保定道所有有关的事情。

@张福泉:我当时在山西路236号,崇仁里对面,

@Alice 姜:我姥姥家住在松寿里,姥姥有位好姐妹我们叫包奶奶。包奶奶的儿子和我舅舅是发小。包奶奶和我姥姥都在居委会工作。我姥姥姓王,姥爷姓鞠。不知道作者是不是这位包奶奶的家人。

@暗香盈袖:我是保定道48号的小不点!出生在1973年是周家的外孙女

@家萍:文章写得很清楚了,就是儿时的记忆!感谢作者!我是松寿里出生的,就读保定道小学,奶奶是校外辅导员。文化大革命开始时,我是六年六班的,班主任是郭老师。关于黄家花园商业区,文章中还有些没提及到的地方如:仁义和糕点店对过儿有个隆顺榕药店,祥记付食店对过儿有个天富楼酱肉铺。快到曙光影院时还有个照相馆,当兵探家期间和母亲在那拍的合影,也是我长大后唯一的一张。

@甄心:保定道小学70年二年三班的崔老师女的,我还记得同学有叫吴二力的男生。

@金功成:我就是住在48号大院的。我从小在那长大我是周家的三姐我给包家全补充一点48号院的情况。48号院十户人家其中有四户父辈们都是从浙江来到天津的。他们从事的职业都是钟表眼镜行业,他们所在的单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亨德利或是大明眼镜店。他们即是同乡又是同行自然在一起话题更多用的都是家乡话。另外再补充一点我们48号院还有一家“黄记鞝鞋”由于老人去世后人没有传承“黄记鞝鞋”就不复存在了。还有就是46号院还有一家“张记洗染店”他们院里常常挂着衣服单子挂满院。再有令我特别难忘的就是6070年代由于电力生产不足经常停电,但由于我们比邻的是“公安局二处”所以我们这一片从来不停电由于当时我还在上学晚上需要学习若没有电灯照明那是多么悲哀的事,所以记忆深刻。

@YUE:小时常去二姑家在保定道40号,保定道小学后面是幼儿园大门在山西路,果仁张住在松寿里。

@刘芪:朋友们好!(老邻居)《保定道48号的回忆》写的非常好,让人回忆起童年、少年时段的往事,我也是在保定道小学在学,家住河北路292号(34中学对面),有朋友提到的崔世明是我小学的同学(不同班)后来工作后是同事,还有朋友提到的天津著名耳鼻喉科专家林鹏(如果不是重名)是我小学的同班同学,个子很高,住在松寿里,还有一个叫曹乐年的同班同学。这篇文章让我回忆起了很多很多。

@万有引力:太喜欢这篇回忆,唤醒我少儿的生活情景, 我住在保定道37号,与39号是一个大院,院里有十几棵 直径有一尺多的杨树和槐树……

@踏雪无痕:我住保定道14号,也是保定道小学的。我们前门临保定道,后门就是树德里。作者48号,好像比我小一届,但是我们班几个同学都在你们左右对门住,挺挺有意思!谢谢你的文章。

@幸福快乐每一天:我就住松寿里12号,不知道你是那位邻居,写的很好,给你点赞了啊

@秋岭云:小学同学崔学文就住在那里 不知所踪

@王爱珍:太熟悉的回忆了!感谢作者把我们带回了儿时的回忆。我家住在树德里,我是六一年进的保定到小学,作者提到的这几条街是我儿时每天跑来跑去的地方,保定到小学对面的“和记面馆”是我的最爱!我经常去那里吃炒面,老板娘是一个又高又胖的女人,她掌厨。有时家里没饭就去那里买一盘炒面(忘记多少钱了)边吃边听着对面学校的铃声,有时吃不完就得跑去上课。还有春光书局,买不买东西也每天都要光顾,那个老板娘非常和蔼可亲。哎呀!提起儿时的回忆说也说不完,转发给我的家群和友群大家一起来回忆。再次感谢作者!

@憨豆007:好像那附近有家姓陈,老两口是教师,老大是女孩(姐姐),老小是男孩,叫陈星,有认识的吗? 我和陈星是二十中学初中同学,那时经常去他家玩儿,他的父母对我非常好。多年没有联系,很想与他们联系,如果需要我的手机号可以微信告知,谢谢,静候佳音,拜托了。

@汪军:憨豆007你好! 你留言要找的老朋友——陈星,我认识,并且保持联系有什么事可以转达。一条街道记载着童年的回忆,青春真美好!

@杨斌我是63年入学保定道小学,记得校长姓范高个子圆脑袋有几分严励几分慈祥。小学6年就一个班主任教的叫刘淑芬老师。我的同学就住学校斜对过叫耿华。我们还在河北路与保定道把角朗读毛主席最新指示。

@锐瑞:黄家兄弟还在松寿里,黄家花园,保定道小学记忆犹新

@刘诚:感谢作者,使我想起这条不宽的路和用它的名字命名的母校。

@Dazhou Zhu:补充:保定道61号旁边的胡同是同乐里。1至5号每号一户。共5户。

@昭军:我姑姑七十年代住保定道,我记得是日本试的木结构老楼,窗户外面是个游泳池,现在好像是新华大厦那个位置,进院之前是个细长的胡同,院子里有平房,也有很矮的楼房

@杜姐:看到了这篇(保定到48号)的文章,勾起了我对少年时的回忆。我住树德里和作者是同届,也是保定道小学,是7班,班主任叫(张淑园),男生给起的绰号叫(素丸子),保定道14号后门是树德里,我们管它叫小黑门,因楼道特别黑。(踏雪无痕)比作者大一届应该是小名叫(洋洋)吧,(杨元武)提到耿华是耿成权的姐姐,比我大一届,我和耿成权是同班。松寿里黄家兄弟三人有一个妹妹叫黄淼,还有(果仁张)老大儿子都是我妹妹的同学。地震时黄淼她妈妈为了救她而去世的,吴二利住树德里对过,应该是现在的树德南里吧,当时的保定道小学还保留着过去的模样,是个戏院,我们学校一开会就在戏台开。作者的描述保定道,使我脑海里不断盘旋着当年的点点滴滴。借此在一次谢谢作者,现在我们都60多岁的人了,我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永远快乐。

@陈奕杉:今天刚从梁姨那里看到您的文章,我母亲从小在48号院长大,我也是从小听母亲讲她童年生活的点滴对这个院子有着想象中的熟悉,虽然我从未见过这个院子。母亲今年七月刚刚离世,如果能早些看到此文,她一定感慨万千,那是她快乐的童年回忆。感谢您的文章,喜欢您的文笔。

@津德:我是保定道22号教育局宿舍的居民,也是你保定道小学的学长。我们院的徐美华等数人与你同班。先加下微信吧。在此见到居住在保定道14号的‘踏雪无痕’。请问您是哪位?我和曹冰是保小同班。他只知他从天大电教中心退休,现在没联系。

@森 華 :您家讲的鸽子……就是我老爸养的吖……

@李幼强:作者我知道是保定道小学的比我大一届,文章写的蛮好的勾起了我儿时的回忆希望多看到这样的文章

(编辑:张翔 [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