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DCT百萬臺即將下線,蜂巢易創闖出變速器自主品牌崛起中國速度

基於快速增長的汽車市場需求,以及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加之環保問題的日漸凸顯,特別是具有挑戰性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標,都決定著汽車動力總成技術的發展需要特定的技術加以應對,而動力系統電氣化是解決以上問題,達到燃油限值的必要手段。

10月23日,2019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2019 SAECCE)氣氛火熱,新能源一如既往地成為眾所熱議的話題,無論是關於市場,還是關於技術。

在下午舉行的一場名為《基於P2構型混合動力汽車關鍵技術》技術論壇上,來自長城汽車蜂巢易創的技術工程師就和混動變速器領域的技術專家們一道共話混動變速器技術的未來。

蜂巢傳動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傳動研究院副院長陳曉峰在會上演講時指出,基於快速增長的汽車市場需求,以及石油對外依存度逐年提高,加之環保問題的日漸凸顯,特別是具有挑戰性的二氧化碳排放目標,都決定著汽車動力總成技術的發展需要特定的技術加以應對,而動力系統電氣化是解決以上問題,達到燃油限值的必要手段。

7DCT百萬臺即將下線,蜂巢易創闖出變速器自主品牌崛起中國速度

蜂巢傳動科技河北有限公司傳動研究院 副院長 陳曉峰 在會上演講

適逢蜂巢易創近年來著力打造的7DCT變速器百萬臺下線的里程碑,這家在長城“研發過度投入”傳統中崛起的獨立化關鍵零部件集團,已經悄然構建起了混合動力系統的技術解決方案,並展開了一系列佈局。

在陳曉峰的演講中,蜂巢易創蜂巢傳動科技有限公司已經制定出7DCT、9DCT、9(H)DCT到DHT的混動系統變速器技術研發進階規劃,同時,從動力總成的系統匹配性上,創立起名為“I紀元”的動力總成技術品牌。

頭頂著連續兩年“世界十佳變速器”和“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等一系列“光環”,正如業界評論指出的那樣,蜂巢易創的變速器已經代表中國汽車自主品牌站到了“變速器技術之巔”,前景無限。

從自主研發到量產達百萬臺,意味著什麼?

業內眾所周知的是,蜂巢易創於2018年6月正式從長城汽車開啟獨立市場化運營,其整合的是長城汽車旗下成長多年的動力研究院、傳動研究院、電驅動和智能轉向事業部等四個實體。主打做變速器研發的蜂巢傳動河北科技有限公司傳動研究院則成立於2006年,至今已有近15年曆史。


7DCT百萬臺即將下線,蜂巢易創闖出變速器自主品牌崛起中國速度

蜂巢易創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 鄭立朋

在這15年中,蜂巢易創傳動研究院連續推出了5MT、6MT、4AT PTU, 7DCT變速器產品產量已達百萬臺,搭載在包括長城各車型的銷售量總計已突破360萬臺。

在產銷量節節攀升的同時,是自主創新技術含量的不斷提升。研究院成立5年後的2011年,5MT變速器就被中國汽車報評為“年度突出表現手動汽車變速器”,7DCT產品推出後,更是在2017年和2018年連續獲得“世界十佳變速器”稱號,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評選的“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蜂巢易創的7DCT變速器獲得一等獎。

對於汽車行業來說,產品“量產”通常是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那麼量產達百萬臺,特別是中國自主創新的變速器產品量產突破百萬臺,又意味著什麼呢?

蜂巢易創科技有限公司副總裁鄭立朋對此表示,7DCT變速器百萬臺下線,標誌著長城蜂巢易創的自主研發成果無論在技術成熟度,還是在搭載整車的穩定性表現上,都得到了市場充分驗證,夯實了蜂巢易創堅持自主創新的自信心。

的確,7DCT自正式量產以來,收到了搭載整車各項指標表現的反饋可謂優異。以其所搭載的長城汽車“WEY”品牌車型為例,7DCT及9DCT相比於傳統變速器節能指標更加突出,並且未來可以完美兼容eAD和高壓混動技術。7DCT可承受的最大扭矩達到450N•m的,傳動效率達到95.6%,這些指標表現在國際上都十分拔尖。

但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蜂巢易創的變速器量產突破百萬臺,更是發出了變速器乃至動力總成領域自主品牌已然崛起的強烈信號,甚至認為這種崛起的速度“不可思議”。

河北工業大學新能源汽車研究院院長陳勇教授就曾評價說,一方面是因為這個事太複雜,長城短時間組織起來了,一方面是因為三年時間能完成軟件開發,簡直不可想象。而原工信部產業政策司調研員李萬里則認為,這充分體現了長城蜂巢易創的“人和”,能在短時間內協調全球的人才資源,集合到一起,執行力強,才能做成這個事。

要引領中國變速器自主品牌崛起,靠的是什麼?

眼下,蜂巢易創的技術專家們正在錨定下一個百萬臺新技術產品目標,在新能源電動化如火如荼之下,9(H)DCT似乎成為眾望所歸。

單從技術含量而言,9(H)DCT技術已經引起業內眾多的關注和認可。近期就有業內專家撰文指出,這款變速器對於自主品牌汽車的意義相當於E-CVT之於豐田的意義,“這是中國品牌在汽車變速箱核心技術上第一次站在世界之巔”。

它的核心優勢在於,可以承受高達500N•m的扭矩,但重量只有104kg,更值得一提的是,體內自帶驅動電機的P2混動支持架構,可以對48V輕混、HEV混動到PHEV插電混動提供P2架構的全套支持。

儘管如此,對於中國製造業來說,代表自主品牌的“技術之巔”難言輕易,何況要做到持續引領,需要靠的是什麼?

在陳曉峰的上述發言中,指出未來變速器技術選擇的出發點有二,電動化趨勢和市場需求。

這似乎代表著蜂巢易創的技術研發文化中,工程師和技術專家們不僅埋頭於研發創新,更懂“抬頭看天”,順勢而為。

正如為了順應清潔化(電動化本質上是清潔化)趨勢,蜂巢易創提出動力系統電氣化是解決環保和能源問題,達到燃油限值的必要手段。

而在中國乃至全球汽車市場對混合動力的需求與日俱增之下,蜂巢易創提出了自身基於9(H)DCT的混合動力系統解決方案。

順勢而為之外,內部動力總成各板塊之間的協同創新也是“蜂巢速度”的最佳註解。

眾所周知,一臺優秀的變速器,除了要自身技術含量過硬外,與發動機匹配是否嚴絲合縫更是重要考量。在這一點上,蜂巢易創獨立打造的“I紀元”動力總成技術品牌不得不提。


7DCT百萬臺即將下線,蜂巢易創闖出變速器自主品牌崛起中國速度

“I紀元”技術路線圖

“I紀元”取自英文“Intellium(intellgent+ium)”釋義為Intelligent智能,以及Innovation,意為以創新作為品牌基因。

在技術路線圖上,蜂巢易創規劃了I紀元1.0、I紀元2.0和I紀元3.0的三個迭代升級時代,每個時代都貼合著從ICE到EV的動力系統產品。在目前所處的“I紀元”1.0時代,動力總成的各項指標領先性已經在“WEY”車型上得到全面驗證:在燃油經濟性上,9DCT+48VP2動力總成燃油經濟性較之前提高17%,而9HDCT動力總成燃油經濟性較之前提高70%;而在動力性上,4N20+9DCT總成百公里加速時間縮短0.5s, 4N20+9HDCT總成百公里加速時間縮短1s, 4N20+9HDCT+eAD總成百公里加速時間縮短2s;此外,4N20+9HDCT+eAD總成最大爬坡度提高17%。

技術規劃之外,新產品量產計劃也在加碼推進。不久前,蜂巢傳動揚中工廠正式開工,在江南的這片土地上,蜂巢易創將落地其變速器、發動機、電驅動和智能轉向的龐大產能計劃,規劃到2025年,發動機產能將達165萬臺,變速器將達150萬套,電驅動50萬臺,電動助力轉向系統(EPS)100萬套,電子助力制動器(EAB)75萬臺。

按照蜂巢易創擬定的“向全行業供貨”的獨立化戰略,能支撐起引領汽車零部件自主品牌崛起的不僅僅是技術指標,更多的將是將中國產的變速器、動力總成等裝入全球一線汽車廠商車型的“心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