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的成本,是兩位老人50多年的光陰

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父母比我年輕些,讓我走在他們前頭,我覺得有些悲傷我承擔不起。相比他們的豁達自然,似乎我顯得更加蒼老。

——《四個春天》

《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的成本,是兩位老人50多年的光陰

導言:《四個春天》陸慶屹2019年公映的作品,這是一部完完全全以家庭生活為背景的紀錄片。由片名即可知,影片的時間跨度為四個春天。在這“四個春天”裡,主要記錄父母連續四年春節的真實生活,平淡而又動人。

影片雖早在2017年就已經上映,但直到2019年才正式公映。2018年榮獲了第12屆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獎,入圍並提名了第55屆臺灣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與最佳剪輯獎。2018年7月,評委會給斬獲FIRST青年電影展最佳紀錄片獎的《四個春天》的評語中言,“平和的歌聲融在暖意盎然的日常角落,生命的真諦詮釋歡聚別離的終極孤獨。紀錄片固有的控訴性和邊緣性,在明亮的心中消拜無形。”

陸慶屹曾說過:“其實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詩意,我們需要讓自己的思維慢下來,留一點時間去發現並記錄身邊的美好,而這也正是我希望通過電影傳遞給大家的願景”。做臘腸、寫對聯、種花草、拜神祭祖、聊天打趣等等,這些都是場景都是大家日常所熟悉的,但在導演的鏡頭之下,顯得真切感人。

看過紀錄片的觀眾在解讀它時,認為影片之所以打動觀眾,是因為它如實地記錄了親人之間的互動,而正因為真實,才顯得這份親情愈發真摯。但在我看來,影片之所以能夠以“以平淡收穫感動”,除了其中真實感人的親情,。本文將從三個部分剖析影片的主題思想,在文章第四部分,我會基於自己的觀影感受,談談現實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注意到身邊的美好,收穫幸福。


《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的成本,是兩位老人50多年的光陰


01、平淡生活裡的真摯感情:我們相愛一生,還是太短。無論是母子一場,還是夫妻一場

在群山的環抱中,坐落著一位名叫“獨山”的黔南小城,導演陸慶屹的父母就生活在這裡。父親退休前是一位物理教師,興趣廣泛,會玩二十多種樂器;母親曾是當地有名的“山歌天后”,唱歌的才華無人能出其右。父母感情極好,一生相濡以沫,令人欣羨。

影片中,母親給父親理髮,父親為母親染頭。父親母親在兒女的“起鬨”中喝起了“交杯酒”。父親不熟練地使用微信,母親被父親滑稽的舉動逗得哈哈大笑.....這些,都是父母五十多年婚姻裡的小細節,像渺小卻燦爛的微光,灼灼動人。

對於子女,他們亦懷著無限愛意。知道兒子要回家過年,老兩口老早就開始為家宴做準備。他們在二樓陽臺晾曬自家做的臘腸,一邊曬一邊細細打算,哪些是要寄給遠嫁瀋陽的女兒,哪些是給兩個兒子帶回北京的,兒女們最饞的八大碗也都已準備好。兩個兒子雖早已過而立之年,卻都尚未成家。母親現在最大的願望就是有朝一日能夠抱上孫子,為此,她精心置辦了適合小孩子穿的虎頭鞋。雖然自己很盼望兒子能夠娶妻生子,但是母親仍舊選擇默默等待,等待兒子給自己帶來好消息,沒有讓傳宗接代這個責任束縛住他們想要闖蕩的希望。


《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的成本,是兩位老人50多年的光陰


最近幾年,父母逼婚儼然變成一個常見的現象。每逢春節歸家之際,我們常常會聽到周圍朋友或同事的調侃,“唉,等我回家我媽又要逼我相親了”,我們永遠也猜不到過年回家父母會為我們準備怎樣的“大禮”。要知道,和陌生的異性面對面坐著聊天,對於我們而言是何等尷尬。

作為父母,看到自己子女年齡漸長,身邊卻連一個知心人也沒有,自然會感到焦慮不安。但是,現實生活中,在父母絕對的高壓政策之下,是“子女怕被父母逼婚,4年不歸家”這樣類似的事例。反觀《四個春天》,同樣是兒子不願結婚,老兩口同樣想抱孫子,但是這對老夫妻選擇尊重兒子的決定,給予孩子最大的自由。而我,深深地被他們的“放手”所感動。

02、樂觀而堅韌的生命哲學:生活從來都是不容易的,你可以選擇被它打敗,也可以選擇笑對生活的苦難

吃年夜飯時,母親談到和父親結婚時請街坊鄰里吃飯,那個時代吃席都得各自帶米,過得很艱難,結婚後裡裡拉拉的債一直還到九五年。結婚時他們住著又破又舊的木板房,剛好夠放一張床和幾條凳。五十年的風風雨雨,他們都是相濡以沫攜手走過,想起這些心酸的往事,母親忍不住抹眼淚。

在那樣艱苦的歲月,父母把姐弟三人養育成人是何等的艱辛,但是這些苦難,都被母親用簡單的言帶過,我們只能從母親明顯暗淡的神情中,窺見生活曾經帶給他們的傷痛。但對於美好的記憶,母親從不吝於提起,她記得父親的求婚,“一切都準備好了,就等你的同意”,母親一邊說一邊笑。

為紀念父母結婚50週年,姐姐從東北趕回了家。吃飯時,姐姐講起自己坐火車來的時候碰見的一件趣事,鄰座的人把她和弟弟當成是夫妻,還說弟弟長得很帥,把全家人逗得哈哈大笑。其實,姐姐正生著病,父母最操心的就是她的病情,可她臉上卻總是掛著樂觀的笑容。她不停地吃著母親做的菜,笑著和父母聊天,似乎要將一輩子的量都用完。


《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的成本,是兩位老人50多年的光陰


10月3號,姐姐的病情惡化。住進了貴陽的醫院,她疼得撕心裂肺,哭天喊地,父親憂心仲仲,母親吃齋唸佛祈求姐姐平安。姐姐只是說,她一直想努力回報父母,卻是這樣的結果。外甥來看媽媽,姐姐張羅著讓弟弟給她拍照,和兒子合影留念。鏡頭前的姐姐,笑得很開心。

11月,姐姐驟然離世,帶著親友們無盡的思念,永遠地離開了。父母搭起大棚做靈堂,外甥守靈,請了專人哭靈超度,唱喪歌的老人歌詞有云:“我媽這一生,塵土裡,養兒艱辛,賢良的女子累管家當,我本想留你在照顧我的家雜……”母親一直待著在棚子裡沒有回家,困了就睡在椅子上。下葬那天,外甥跪在姐姐的棺木上大喊三聲“媽!媽!媽!”

辦完姐姐的喪事後,老兩口在一起眷抄佛經,隨後在女兒的墳前焚燒,為她超度祈福。姐姐的墳,就安在自家的菜地裡,這樣當父母來種菜時,就可以和姐姐說說話。父母在姐姐的墳前栽了一棵桃樹,春天花開時,很漂亮。姐姐走後,父親決定每天至少為家做一件事,修凳子、修電燈、磨豆漿、醃鹹菜等等,雖微不足道,卻足以幫助父親找到活著的意義。

“白髮人送黑髮人”這樣悲傷的場景,在如此真實的記錄片中,未加任何渲染。我們看到的,只是父親剋制的哭泣,是母親不捨的神情,那些刻骨的悲痛,都被父母深藏於心。影片中的父母,只是天下父母中最普通的一對,他們也想著抱孫子,也希望子女能夠平安健康。這份真實,最為動人。


《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的成本,是兩位老人50多年的光陰


03、內涵深刻的文化隱喻:歡快的歌聲源於獨特的地域文化,也源於人們對生活的熱愛

獨山人喜歡唱山歌,男女老幼都能唱上幾嗓子,父母和姨媽都是從小唱到老,山歌對她們來說就像口頭禪一樣,他們聊著年輕時的往事,唱著那些年唱過的山歌。伴隨著歌手,他們興奮地打著節拍,彷彿回到自己年輕時的歲月。

父親94歲的二哥生病住院,一家子人趕回父親的老家羅甸縣看望二伯,在晚輩們的盡心照料下,老爺子的身體漸漸康復了,二伯躺在床上,和父親唱起歌來。唱山歌,是父親那一輩人特殊的交流方式。在輕快的歌聲中,傳達的是唱歌人雀躍的心情。

二伯出院後,所有人回來老家,這是父親闊別幾十年再度歸家,“近鄉情更怯”。時間的阻隔讓大家顯得分外拘謹,聊天也變得有些困難,唱歌成為大家交流的方式。大家一邊忙活,一邊哼唱。歌聲消解了陌生,猶如冬日裡的陽光,讓大家感到暖意融融。正如評委會頒獎時所言:“平和的歌聲融在暖意盎然的日常角落,生命的真諦詮釋歡聚別離的終極孤獨”。


《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的成本,是兩位老人50多年的光陰


04、基於《四個春天》中真實動人的家庭故事,談談我對現實生活的幾點思考

《四個春天》是導演記錄自己父母連續四年春節的真實生活,和驚心動魄的劇情片相比,稍顯平淡。但它的製作成本卻高到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因為,那是兩個老人50多年的時光。影片所記錄的,是他們用一生總結的生活經驗,點點滴滴都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結合《四個春天》家庭故事,談一下它帶給我關於現實生活的思考和啟示:

①父母感情和睦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具體到家庭教育中就是“耳濡目染,言傳身教”這八個字。在家庭教育中,父母感情和睦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影片中的父母,攜手走過人生的大半輩子。在他們50週年結婚紀念日,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吃著飯,姐姐慫恿父母喝“交杯酒”,母親嬌嗔著說:“光顧著喝酒,看都不看我一眼”。母親和父親結伴去山上採野菜,母親在前方歡快地跳著舞,父親在後面慢悠悠地走著。飢腸轆轆的二人回到家,父親看到母親仍舊在收拾野菜,就將手中的飯菜親自喂到母親嘴裡。父親拉二胡,母親就在一旁伴舞……


《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的成本,是兩位老人50多年的光陰


五十年風風雨雨,他們二人相互扶持,共同走過,攜手一生,白頭到老。在處處充滿愛的家庭中長大的姐弟三人,同樣是人中龍鳳。

②無論遇到怎樣的困難,都不要忘記生活的美好

結婚是隻有一張床幾條凳,辦酒席都需要賓客自備飯菜,還債一直還了好多年。在那樣艱苦的歲月,將三個孩子撫養成人的艱辛又有幾人知?但是,再大的困難也沒有磨滅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反而讓他們更加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幸福。

天氣好的時候老兩口背上登山包去爬山,杵著柺杖挖野菜,經過一番淘洗後在屋子裡晾曬。想著兒女要回家,母親連忙趕製臘腸,準備子女愛吃的八大碗,父親學會用電腦後,自己呆在屋子裡錄歌。他們雖然已經老了,但熱愛生活的心卻從沒有變老。

③保持對藝術的熱愛,增加生活的儀式感

父親會玩小提琴、二胡、笛子、手風琴等二十種樂器,母親更是唱歌能手。唱歌,這種看似“無用”的愛好,卻最“有用”地讓生活變得充盈而飽滿。

其實,唱歌只是藝術的一種形式,呈現的卻是對待生活積極樂觀的態度。除了唱歌,我們可以選擇多種多樣的放式來豐富自己的生活,營造生活的儀式感。什麼是“生活的儀式感”?其實很簡單,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儀式感不需要物質作基礎,它體現的是我們對生活的熱愛。就像母親為父親祝酒時唱一曲敬酒歌,體現的就是生活的儀式感。平凡有瑣碎的日子裡,需要儀式感來裝點我們的生活。


《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的成本,是兩位老人50多年的光陰


結語:

通過觀看《四個春天》這部紀錄片,你會收穫溫暖,並感慨人生的渺小與偉大。大多數人的人生不就是如此嗎?平凡又瑣碎,談不上轟轟烈烈,算不上跌宕起伏,但它同時卻是充滿意義的,充滿美和希望的。

人活一世,不求大富大貴,但求簡單幸福。面對生活的苦難,咬咬牙,堅持住,你就能遇見最終的美好。這就是這部紀錄片帶給我的價值與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