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子星1立方厘米密度達10億噸,這種極端超重物質怎麼來的?

中子星1立方厘米密度達10億噸,這種極端超重物質怎麼來的?

人們對中子星物質充滿了好奇,科學家們說,上面的物質密度達到1立方厘米1億~20億噸,這是真的嗎?如果是真的,它是怎麼做到的呢?

根據現有量子物理理論,原來它是這樣做到的。

簡單點說,壓縮,使勁壓,壓縮到極致,就是中子星物質了。

理論上這個壓力要把原子壓碎,電子壓進原子核裡,與質子正負抵消變成了中子,加上原來原子核裡本來的中子,整個星球都變成了一堆中子,這就是中子星了。

把一個地球這麼大的東西,壓到只有幾公分大,就基本成為中子星密度了;如果再壓,壓到只有9毫米直徑的一個球,任何物質就無法形成物質了,無限墜落到中心奇點上,就成為黑洞了。

在人世間,是無法制造出這麼大的壓力的,只有巨大恆星爆炸,核心物質被極端壓力壓縮,才能夠成為中子星。

中子星的最小質量是太陽的1.44倍,這個叫錢德拉塞卡極限,是一位叫蘇布拉馬尼揚·錢德拉塞卡的美籍印度裔天文學家計算出來的,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這個臨界點。

一顆典型的中子星質量在太陽的1.44倍到3.2倍之間,其半徑只有10公里左右。

中子星1立方厘米密度達10億噸,這種極端超重物質怎麼來的?

我們隨便算一下,就知道這個密度有多大了。

太陽質量為1.9891x10^30kg,半徑約69.6萬公里,把它壓縮到一個幾公里半徑的球,想想這個密度?

我們現在來計算一個半徑10公里,質量為太陽2倍中子星的密度。

球體積計算公式:V=(4/3)πr^3

10公里半徑中子星體積(cm³)=(4/3)3.14159x(10^18)=4.19x10^18cm³

密度=2x(1.9891x10^30)/(4.19x10^18)≈9.49億噸/cm³

中子星1立方厘米密度達10億噸,這種極端超重物質怎麼來的?

多大的恆星才能夠形成中子星呢?

科學研究認為,質量大於太陽8倍到30~40倍左右的恆星,在死亡時會發生超新星大爆炸,100億度以上的高溫和巨大的壓力,會把恆星大多數物質拋散到太空中,只能夠留下一個約1.44倍以上到3倍太陽質量的核心,這個核心就是中子星。

中子星上的壓力有多大呢?

我們知道在地球上地心壓力最大,約300多萬個大氣壓;太陽中心壓力約3000億個大氣壓。但這些壓力在中子星上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中子星的壓強可以達到10^28個大氣壓,也就是1萬億億億個大氣壓,比地心壓力大33萬億億倍,比太陽中心壓力大3.3億億倍。

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中子星就是依靠量子簡併壓支撐著自己不被壓垮。

中子星1立方厘米密度達10億噸,這種極端超重物質怎麼來的?

何謂量子簡併壓?這個理論是基於泡利不相容原理。

泡利不相容原理認為,在粒子世界,比如電子、中子、質子等費米子,它們都有一種孤僻的特性,不願意和自己相同的粒子擠在一起,中間就產生了一種相互排斥的壓力。

當物質處於一般的壓強下,物質依靠原子之間電磁力支撐保持著形狀。

原子核佔據了原子質量的99.96以上,體積卻只佔有萬億分之一。因此電子殼充斥著一個巨大的空間,我們常見的物質實際上是一個稀鬆的狀態。

當壓力到了一定程度後,原子間的電磁力就無法頂住萬有引力擠壓,原子就無法保持這種“悠閒”的狀態了,原子的電子殼層被壓碎,形成自由電子在晶格中穿行。

原子核還能保持原來的形狀,但就不是“悠閒”的坐鎮中心了,而是漂浮在電子海洋中。

這些電子被擠壓在一個較低軌道,泡利不相容原理不容許兩個電子處在同一狀態,相互靠近的電子就產生了排斥力,這樣就抵抗住引力壓力,使星球的體積不再縮小。

中子星1立方厘米密度達10億噸,這種極端超重物質怎麼來的?

這種依靠電子簡併壓抵禦萬有引力壓的星球就是白矮星。

一般認為,白矮星是太陽0.8倍~8倍之間的恆星死亡後的歸宿,其剩餘質量在太陽0.5倍以上~1.44倍以下,半徑約與地球差不多。

有研究認為,太陽死亡形成的白矮星密度可能達到1.41×10^11 kg/m³。

當白矮星質量超過現在太陽質量的1.44倍時,電子簡併壓就無法支撐更巨大的萬有引力壓力了,就會繼續坍縮,物質再也沒有了原有的任何性質,再也不是我們認知的任何元素了。

但幾乎整個星球都成為中子後,激發了比電子簡併壓更強大的中子簡併壓,就阻止了星球體積的進一步縮小,這就是中子星。

中子星1立方厘米密度達10億噸,這種極端超重物質怎麼來的?

當然,整個中子星並非“中子一塊”,也是分層次的。

中子星表面是一層等離子體,然後是固體外殼,主要由Fe原子核晶格點陣和簡併自由電子氣構成,密度約10^6g/cm^-3;然後密度逐漸增加,漸漸出現自由中子,1公里後到達內殼,密度增加到2x10^14g/cm^-3時,原子核完全分離消失,整個物態呈現出一種夾雜著少量電子和質子的中子流體。

當中子星通過吸積,超過了奧本海默極限,也就是約3.2個太陽質量,中子簡併壓也垮臺了,無限坍縮形成,最終形成黑洞。

中子星1立方厘米密度達10億噸,這種極端超重物質怎麼來的?

在白矮星變成中子星,中子星變成黑洞這個過程中,不一定會平穩過渡。

在錢德拉塞卡極限和奧本海默極限臨界點上,一般都會發生轟轟烈烈的事件。

由於達到了一個臨界點,抵禦能力突然垮塌,形成劇烈坍縮,突增極高的溫度壓力導致星體的熱核失控,就會發生爆轟,這就是所謂的la超新星爆發。

超新星爆發後有可能整個星球全部炸碎為齏粉,物質拋灑迴歸太空;也可能殘留質量形成新的白矮星或者中子星,主要看爆發成因和殘留質量有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