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离不开智慧停车

4月20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首次“圈定”新基建范围,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个方面的内容。从融合基础设施来看,中国正在加大力度部署智慧城市建设路径,积极赋能城市精细化管理。

智慧城市离不开智慧停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首先,智慧城市将提高城市运行效率,如提高能源利用率,缓解汽车拥堵,提升基建统筹水平、减少重复建设等,还能让城市建设更“懂”人所需,通过一系列的智慧平台能够更好地满足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其次,从经济发展上看,智慧城市建设包含了从工业生产、建筑制造再到科技服务等一系列产业,可打破各个产业间的壁垒,帮助串联产业链,这将有助于产业间产能转移,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进入汽车社会,中国各个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严重。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19年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3.48亿辆,汽车保有量达2.6亿辆,全国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百万辆,30个城市超200万辆,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成都、重庆、苏州、郑州、西安、武汉、东莞、天津等11个城市超300万辆。据预测,到2020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有望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中国城市汽车增量惊人,固然是家庭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体现,但是汽车消费之后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却无法满足消费升级的朴素愿望。其中,交通拥挤、停车难是最突出的两大痛点。交通是城市大动脉,构建智慧城市离不开智慧停车。只有智慧停车才能彻底解决城市停车难题,破除城市交通运行效率低、污染大、成本高等难点痛点,提升居民出行幸福感。

智慧停车的最大作用就是将资源整合,通过将一个城市停车位信息录入系统,车主通过手机就可以快速查询目的地附近停车位的使用情况,从而化解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另外,运用智慧停车技术,还能大幅提升路网通行能力,对缓解城市城市交通拥堵、降低油耗、节能减排,以及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系统、建设智慧城市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当前,“新基建”火速推进,中国智慧城市建设迎来高速增长周期。据权威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规模突破10万亿,到202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智慧城市本身是一项巨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而停车则是其中一个可落地性强的优质场景。中国不少城市在规划智慧城市建设蓝图时,都将突破口对准了智慧停车,这说明了停车行业供给侧改革的紧迫性,也侧面反映出智慧停车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可操作性强,升级正当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