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大象新聞記者 朱小鳳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的李清照見到趙明誠滿心的竊喜與嬌羞,少女的歡喜化為“襪剗金釵溜,倚門回首”。

楊柳岸,曉風殘月。不知酒醒何處的柳永,多少次回憶起“執手相看淚眼,無語凝噎”前來送別的姑娘……

一直好奇,宋朝的姑娘們會以怎樣的妝容和服飾來迎接人生那些重要時刻呢?或許,最近大熱的古裝劇《清平樂》會給我們答案。讓我們帶你來看看,精緻的宋朝女孩們,都是怎麼裝扮的?

《清平樂》《大宋宮詞》珍珠妝火出圈

真實還原古風時尚

江疏影、王凱主演的《清平樂》都看了沒,劇裡面的“珍珠妝”算是火出了圈。

江疏影飾演的曹皇后端莊的珍珠妝,看起來還有點好看呀!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公主靈動的珍珠妝,珍珠大小和款式稍有不同。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還有貴妃的珍珠妝,只有額頭和耳畔,嬌俏又清麗。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不過,這可不是劇組的新型妝容。同樣以宋朝為背景,劉濤、周渝民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大宋宮詞》也將於近期開播,值得一提的是,《大宋宮詞》和《大明宮詞》是同一導演李少紅。

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大宋宮詞》的服道化頗為考究和用心。在此前曝光的劇照裡,劉濤的妝容就很引人注意,頭戴龍鳳花釵冠,身穿深青色五彩雀紋褘衣,臉繪三白妝,肅然高坐於鳳椅之上,還真有幾分“一國之母”的鳳儀: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放大之後再看,果然和《清平樂》一樣,臉上貼的是珍珠裝飾: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那麼,臉上貼珍珠這是宋朝姑娘的流行妝容嗎?影視劇是打造新時尚還是真實還原古風?接著往下看。

首先來看看不同部位的裝飾,名稱不同。花鈿是額頭的裝飾。斜紅,是太陽穴旁邊那的兩道子,面靨(),在酒窩那裡點倆點。

和唐代一樣,宋代女孩在化妝的時候一樣也不會落下。但是,有錢的北宋皇后,把原本畫上去的紅道道和紅點點全換成了珍珠:額頭貼倆,面頰貼倆,太陽穴貼一串。普通人家的女孩雖然買不起這麼多珍珠,但也會在面頰上貼花草、榆錢之類的天然飾品。

宋代皇后的摯愛——面靨

早先用作婦女月事來潮的標記

在《宋代後半像冊》裡,記載了大概12位宋代皇后,其中有8位都是以珍珠妝容入畫的,可見它有多受歡迎: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宋欽宗的皇后(左)、宋徽宗的皇后(右)

宋朝皇后的“珍珠花鈿”裝扮,其實起源於面靨。面靨,又稱妝靨。靨指面頰上的酒窩,因此面靨一般指古代婦女施於兩側酒窩處的一種妝飾。

古老的面靨名稱叫“的”,指婦女點染於面部的紅色圓點。商周時期便已有之,多用於宮中。早先用作婦女月事來潮的標記(想不到吧?)。古代天子諸侯宮內有許多后妃,當某一后妃月事來臨,不能接受帝王“御幸”,而又不便啟齒時,只要面部點“的”,女吏見之便不列其名。

久而久之,后妃宮人及舞伎看到面部點“的”有助於美容,就打破月事界限隨意畫“的”了。“的”成為了一種美容形式,並傳入民間。漢繁欽《弭愁賦》中便寫道:“點圓的之熒熒,映雙輔而相望。”

花鳥魚蟲、珍珠、魚鱗……

面靨各式各樣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15年紀梵希的時裝大秀就借鑑了這個創意,還發揮了一下歐洲人的浪漫,命名它為“滴淚凝成的明珠”。

除了酒窩處的“的”之外,面靨的形狀並不只限於圓點,而是各種花樣、質地均有。有的形如錢幣,稱為“錢點”;有的狀如杏桃,稱為“杏靨”;還有的製成各種花卉的形狀,俗稱“花靨”。溫庭筠的《歸國遙》詞中有云:“粉心黃蕊花靨,黛眉三點。”

花靨常用金箔片、珍珠、魚鰓骨、魚鱗、茶油花餅、黑光紙、螺鈿殼及雲母等材料剪製成的各種花朵形狀,其中以梅花最為多見

為了成為“人間富貴花”,宋朝女孩們會用珍珠來裝飾兩腮,貼在酒窩的位置,還會用一串珍珠貼在兩鬢和額頭,用現在的話來說,有點瘦臉大法的意思。一切都是為了美,但是僅僅貼上一些裝飾並不能完全成為一個精緻的宋朝girl,想要在人群中被人多看兩眼,還需要以下步驟。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洗盡鉛華 化個三白妝

古詩有云:懶起畫峨眉,弄妝梳洗遲。宋朝女性地位高,對經濟大權有一定的掌握力,女子外出踏青交友甚至承擔工作的限制都很弱,所以女孩子從頭到腳,從眉到唇,無一不精緻。

光是平常出趟門,畫眉、油麵、塗面、抹粉、穿耳、塗脂、妝靨、斜紅、額黃、花鈿、點唇等轟轟烈烈搞上幾個小時都是一種很平常的事

如果一個宋朝姑娘真的“梳洗遲”了,那等她化好妝估計一上午已經過去了.....因為步驟實在是繁瑣~

跟唐朝豔麗的妝容不同,宋朝崇尚清新淡雅,追求的是“膚如凝脂”~所以擦粉是必不可少的步驟。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宋朝的“粉”大概分2種,一種是梁米制作的,而且還是顏色純白、品質上佳的梁米!經過N道工序之後,才能成為臉上所敷之物: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宋·青白瓷粉盒

另一種就是鉛粉,它更加常見,幾乎成為了古代女性化妝品的代稱~例如“洗盡鉛華”就是形容不施粉黛。可惜鉛粉雖然可以美白,但真的有毒!

要麼美、要麼死,這可真是個問題。

好在有聰明的宋朝姑娘發明了一種“玉女桃花粉”,用石膏、滑石、蚌粉、臘脂、殼麝調製而成,拯救了萬千女同胞們。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而且她們那個時候,還流行一種“三白妝”,也就是《大宋宮詞》裡劉濤化的那個妝容。所謂“三白”就是在額頭、下巴和鼻樑這3處著重塗白

,可以讓五官顯得立體,就跟咱們現在“打高光”差不多。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不過這個妝容可不是宋朝才有的,唐朝時期就開始風靡了。另外在才子唐伯虎所繪製的仕女圖裡,明朝的姑娘們也紛紛化著三白妝。

粗眉如遠山 細眉長若柳

對於“無眉師太”來說,畫眉毛可是非常重要的步驟~畫眉之風始於戰國時期,在眉筆(古代稱為“黛”)出現之前,大家都是用燒焦後的柳枝畫眉....有點難以想象。

不過到了宋朝,畫眉的工具就很多了,有什麼石黛、銅黛、青雀頭黛等等。宋朝以“清瘦”為美,所以眉型也以彎彎細細長長的“淺文殊眉”為主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紅綠釉侍女枕和《折檻圖》軸局部,眉毛都細細的。

另外,在歐陽修編纂的《洛陽牡丹記》裡還記載了一種“倒暈眉”,在當時也很流行!它是一款粗眉,類似這樣: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就是將眉毛畫成寬闊的月形,然後在眉毛的一端向上或者向下暈染,據說也別有風韻~

薄施粉黛 清新裸妝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唐朝的姑娘們喜歡濃妝豔抹,胭脂總是用得特別狠,兩頰總是紅彤彤的,而宋朝的姑娘們則講究清新的裸妝。

塗得稍濃一點是“酒暈妝”,淡些是“桃花妝”。如果先塗一層胭脂,再用粉來掩飾,那就是最最流行的“飛霞妝”。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關於臉上的裝飾物,花鈿、斜紅、面靨.....愛美的宋朝姑娘一個都沒落下。

在前文中便說過,姑娘們會在臉上貼上各種花鈿做為裝飾。再繪以“斜紅”——就是太陽穴旁邊的2道月牙似的紅色痕跡: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斜紅始於南北朝,它塗抹的深淺、粗細各有不同。有些姑娘還會故意將它描繪成殘破妝,遠遠看去,就像白淨的臉上平添兩道傷疤.....

按理說,花鈿、斜紅、面靨....用畫的話,也花不了什麼錢。但宋朝皇后卻開啟了不一樣的“炫富”模式:

我偏不畫,我就是要做人間最燦爛的煙火!

皇后還偏愛珍珠,於是就將那些紅點點、紅道道、紅花花全換成了珍珠:額頭上貼一個,酒窩那兒貼兩個,太陽穴上貼一串。

那麼問題來了,普通人家的姑娘也想效仿,但買不起珍珠怎麼辦?於是她們就會用花草、榆錢之類的天然飾品來代替~(那畫面,感覺有點想笑場。)

萬事皆備 口紅不能少

作為女人永遠缺一個的——口紅!必然少不了。在古代,口紅被稱為口脂、唇脂,分透明和彩色2種,透明的就跟潤唇膏差不多。

宋朝比較欣賞“病弱美”,他們喜歡清瘦、簡單、白淨、小巧的東西。這種審美體現在唇妝上就是——櫻桃小口:

貼珍珠、粘魚鱗、榆錢!精緻的宋朝女孩化個妝分分鐘slay眾生

幾乎不會將整個嘴唇塗滿,類似於咱們現在的咬唇妝。為此,宋朝姑娘在擦粉的時候,常常連嘴唇一起塗成白色,然後再用口紅重新點畫唇形,唇厚者可以畫薄,口大者可以描小。

畫完了櫻桃小口,整個妝容也就基本完成了。現在看來宋代女子的妝扮雖然大體上追求清新、雅緻、自然。但是也不乏有一些華麗浮誇的裝扮。

“車馳過,香菸如雲,數里不絕,塵土皆香”,看來,做一個精緻、優雅又香香的宋朝女孩,也沒那麼簡單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