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浪荡少年的成长日记

他曾是天性骄纵、嚣张跋扈的纨绔恶少,欺凌百姓,胡作非为;他曾是不学无术、不务正业的轻薄浪子,目不识丁,戏人妻女。一次成家,一次国变,让这个少年洗心革面,发奋读书。二十六岁开始,他华丽转型,脱胎换骨,成为一朝好官,一代诗人。他就是韦应物,唐代著名大诗人。

韦应物: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浪荡少年的成长日记

韦应物被称为"山水田园诗人"。苏东坡对他推崇备至:"乐天长短三千首,却爱韦郎五字诗。"后人将他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并称为"王孟韦柳"。其实这四人的风格有着很大的差异。不同于王维的悟道修佛恬静闲适、孟浩然的济世不遂心生隐退、柳宗元的仕途不顺寄寓山水,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大多饱含忧患意识和悲悯情怀,有的还表现了战争对美好田园的破坏。由此观之,韦应物的"山水田园诗",更偏向于政治诗。

韦应物: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浪荡少年的成长日记

值得一提的是,白居易是韦应物的"粉丝"。他曾如此评价韦应物:"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因韦应物出任过苏州刺史,所以世称"韦苏州"白居易后来写过一首《观刈麦》:"……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与这首《观田家》异曲同工,都抒写了田家终岁辛劳却不得温饱,自己作为一个官吏不事稼穑、俸禄来自乡里的自责之情,似是一篇向韦应物的致敬之作。白居易的另一首诗《题浔阳楼》,更是将韦应物与陶渊明并举:"常爱陶彭泽,文思何高玄。又怪韦江州,诗情亦清闲。"

韦应物:一个被时代抛弃的浪荡少年的成长日记

言为心声,与他诗中所写的一样,韦应物做官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心系苍生,在苏州刺史任上,竟一贫如洗,"无川资回京候选"(川,江河。古代蜀中四面环山,江河成为与外界联系的主要渠道。人们要远行,首选坐船,于是把坐船的盘缠叫做"川资"或"川费"。后来,人们把路费统称为川资)。贞元七年(791年),韦应物被罢苏州刺史,没钱回乡,便寄居苏州城外永定寺,租二顷田,躬耕度日,次年即逝世,终年55岁。

韦应物的诸多诗句中,我最爱的是那句"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那个骄横放纵的御前侍卫,收敛了一身锋芒,而他散发出的寂寞清冷、温厚悲悯之光,却穿越了千年岁月,至今让人惊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