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計」瞧,“干將”朱西忠脫貧了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當前,全市上下同頻共振,同向發力,以決戰決勝之勢發起最後總攻,奮力奪取張家界市脫貧攻堅戰的最終勝利。

脫貧無捷徑,勤勞是關鍵。在張家界,有這樣一批貧困群眾,他們不怨天、不尤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靠辛勤勞動脫貧致富,奔向幸福生活。

紅網張家界站推出《脫貧計》專題報道,訴述他們自力更生脫貧故事,展現積極向上的扶貧正能量,樹立脫貧光榮導向,提振脫貧精氣神。

「脱贫计」瞧,“干将”朱西忠脱贫了

瞧,“干將”朱西忠脫貧了!(舒信 製圖)

「脱贫计」瞧,“干将”朱西忠脱贫了

朱西忠,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金岩土家族鄉南坪村人,雖沒什麼文化和技能,但他深知,向黨和政府“等、靠、要”是不可能脫貧致富的,自己有雙手,只要腳踏實地,勤勞苦幹,一定能擺脫貧困。而這也是朱西忠特有的脫貧技能——“幹”。

「脱贫计」瞧,“干将”朱西忠脱贫了

別看朱西忠個頭小,他那小小的身板裡卻藏著大大的能量,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干將”。

「脱贫计」瞧,“干将”朱西忠脱贫了

種養殖業,只要會的,能幹的,朱西忠都了幹起來,種了4畝水稻、2畝玉米、2畝油菜以及花生、黃花,再養上牛、雞、豬……

「脱贫计」瞧,“干将”朱西忠脱贫了

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朱西忠一家人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感謝黨和政府,我得加把勁,更加努力幹。”朱西忠說道。

「脱贫计」瞧,“干将”朱西忠脱贫了

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朱西忠一家人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左邊為新房子,右邊是老房子)

紅網時刻張家界4月13日訊(記者 廖秋萍 張潘 李森林)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眼下,正是育苗播種的好時節。

見到朱西忠時,他正在自家田地裡忙碌著,翻地、育苗,割草、喂牛。身穿一件迷彩服,一米六不到的個頭在一片綠油油的青草前顯得更加瘦小。但可別小瞧他,他那小小的身板裡卻藏著大大的能量,是十里八鄉出了名的“干將”,靠著自己勤勞的雙手光榮脫了貧,朝著幸福美好生活努力前行。

他說,“我沒文化沒技術,但我有雙手。”

朱西忠,今年59歲,湖南省張家界市慈利縣金岩土家族鄉南坪村人,一名平凡普通的農村漢子,朱西忠的家境本來就不是很好,加上妻子和女兒都是殘疾人,使得原本就經濟困難的家庭更加困難。村支兩委在瞭解到他家的情況後,2014年通過群眾評議將他家納入建檔立卡貧困戶。

雖然沒什麼文化,也沒什麼技術,但朱西忠深知,向黨和政府等、靠、要是不可能脫貧致富的,自己有雙手,只要腳踏實地,勤勞苦幹,一定能擺脫貧困。而這也是朱西忠特有的脫貧技能——“幹”。

種養殖業,只要會的,能幹的,朱西忠都了幹起來,種了4畝水稻、2畝玉米、2畝油菜以及花生、黃花,再養上牛、雞、豬……因妻子幫不上什麼忙,田地的活幾乎全靠朱西忠一個人,早上天不亮就下地幹活,晚上很晚才回家,經常一干就是10多個小時。

“哪有不累的,但我相信實幹精神。你看,村裡變化那麼大,我不能拖後腿呀。”朱西忠說道。

他說,“好政策有了,我得更加努力幹。”

“以前,路是小路,現在,路寬了,硬化了;以前,住的是木房子,透風漏雨。得益於易地扶貧搬遷政策,現在我們一家人住進了寬敞明亮的新房子。以前,是到百米外挑水喝,現在,自來水接進了屋……這輩子都忘不了扶貧好政策,感謝黨和政府,我得加把勁,更加努力幹。”說起家裡和村裡的變化,朱西忠讚歎不已。

南坪村黨支部書記朱新中介紹,自張家界市稅務局駐村工作隊自2017年駐村以來,他們圍繞工作重心,採取有力措施,狠抓規劃落實,到目前為止投入各類建設資金1128萬元,全村面貌發生了不少變化——基層黨組織建設不斷加強、特色集體經濟建設有聲有色、基本公共服務保障不斷完善,村民收入大幅增長,2018年,南坪村就徹底摘掉了貧困帽子。該村現有建檔立卡貧困戶63戶242人,截至2019年底已有62戶240人脫貧。

遠處,農田灌溉水渠維修項目如火如荼建設,百畝黃花基地內,村民們正在忙碌著,紅心獼猴桃產業園內,一株株吐露新芽的獼猴桃樹長勢喜人……

他說:“想要脫貧,關鍵是幹!”

常言道,人勤地不懶。通過近幾年的精準幫扶及朱西忠的自身努力,他家生活條件發生了巨大變化,一家人通過勤勞苦幹已於2018年脫貧,家庭日子蒸蒸日上。

“脫貧關鍵是‘幹’,不能等、靠、要,你們一家通過自身努力擺脫貧困,值得學習和發揚。”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長劉革安曾多次對朱西忠一家勤勞脫貧的勁頭給予高度讚賞。

“他是個實在人,勤勞肯幹,從來也不提有什麼困難和要求,總是默默的幹!”南坪村村主任朱法令如此評價朱西忠。

……

窗外,春光明媚,油菜花開著正豔。“要攢勁多發展,提高收入,一年要比一年強。”談起未來生活,朱西忠鬥志昂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