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近期,繼瑞幸咖啡被做空後,愛奇藝和好未來也被做空了。做空愛奇藝的公司叫“群狼”,這公司不僅名字起得“土”,做空水平也很差。

發佈的報告感覺都不如十幾年前的《二十一世紀經濟報道》來一篇負面報道有威力、調查更詳實。

“群狼”這次做空更準確的說是趁火打劫,藉著渾水做空瑞幸咖啡大獲成功之威,也想趁機在中概股身上撈一把。順便插一句,“群狼”是渾水投資的。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做空愛奇藝,“群狼”賺不到什麼,我也不關心這個。我更感興趣的是,具體的做空手法依然是對用戶數據的質疑,雖然報告中存在很多硬傷。

渾水做空瑞幸咖啡質疑的是每日商品銷量,為此不惜下血本到門店調查。而“群狼”做空愛奇藝的這個報告有兩個重點:一是質疑愛奇藝誇大了用戶數量,誇大了42%到60%;二是質疑誇大了2019年營收,誇大了80到130億,約為27%到44%。

都是質疑營收數據和用戶數量造假!這很有意思。要知道,做空一家公司可以從很多點展開攻擊的,比如關聯交易啊、可疑併購啊、漏報負債啊。從這些點切入進行調查,比調查營收和用戶數容易多了。

這說明什麼?說明這些互聯網中概股公司最可質疑之處就是用戶數量和營收數據,而營收也取決於用戶量。其實不僅是中概股,那些還未上市的、融了ABCD輪的互聯網公司,大多不也在用戶量上誇大其詞嗎?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原罪”這個詞,大家應該有些陌生了。可記否,關於企業家“原罪”的討論,曾一度是持續的熱點話題。“原罪”是宗教概念,就是“生而有罪”。當年討論的企業家“原罪”更多是制度性原罪。那麼,互聯網中概股公司是否存在原罪呢?

存在!就是在資本的裹挾下一路狂奔,對用戶數量盲目追求,甚至不惜造假也要做出漂亮的數據。

企業的發展壯大,也就是公司價值的增長,取決於兩個方面:一是利潤的增長;二是規模的擴大。這些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在發展初期無一不是採取燒錢來增加流量、獲取用戶、擴大規模的方式。

這是“原罪”嗎?看怎麼理解了。企業採取任何市場化的手段來爭奪用戶,都無可厚非。但是,如果通過造假來虛增流量,然後利用好看的數據來博取風投青睞,甚至與資本合謀,獲得資本之後再進一步的刷流量,這就有“原罪”的色彩了。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原罪”不是真的犯罪。就如改革開放初期時的一些企業家有“制度性原罪”,因為當時大家都在摸著石頭過河,很多領域該不該放開、可不可以做還在試探階段。他們冒險從權力部門獲得資源和許可,率先殺入市場,有的做成了,有的也杯具了。

互聯網中概股公司的“原罪”與“制度性”原罪在性質上不同,但本質上其實是一樣的,都是打擦邊球,在法律並沒有明文禁止的可迂迴空間裡做動作。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虛增流量不是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來坑害消費者,也不是從事非法的活動來獲取暴利,而且好像大家都在這麼幹。甚至在圈內流傳著這樣一句話:互聯網創業就是要在風口上跑得比騙子快。

在2018年的時候,媒體曾報道出多起互聯網公司流量造假事件。比如當時市值175億元的在線旅遊平臺馬蜂窩,在2100萬條的點評中,有1800萬條是通過機器從競爭對手那裡抄襲過來的。

而在2018年9月,就是這次被“群狼”做空的愛奇藝曾宣佈關閉前臺的數據量播放,用視頻內容熱度代替播放量的數據。在此之前,就有媒體曝光一些機構刷視頻播放量的做法。

其實國外也是如此。根據《泰晤士報》的報道:在2013年的一段時間裡,YouTube曾經有一半的流量,是來自於“偽裝成為人”的機器人。甚至有一個聳人聽聞的觀點——目前全球互聯網上只有不到60%的流量,是由真實的人類產生。

通過燒錢的方式來獲取流量、增加用戶,甚至進行造假,然後用漂亮的數據,再去融資,再燒錢,直到上市。這成了一些互聯網中概股公司的“成功模式”,這套模式中的“原罪”——與生俱來的罪惡感,就來自於這種“燒錢式創新”。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你不能說它是錯的。就如頂著“制度性原罪”的企業家,如果他們當初不是冒險衝破一些“藩籬”,也不會有如今的一些優秀民營企業。互聯網企業如果不燒錢,在獲取用戶的道路上一路狂奔,同樣也不能實現海外上市,並且給中國的老百姓帶來極大的便利。

問題在於,互聯網企業的“燒錢式創新”能不能為用戶和市場帶來實質性的新價值。

如果不能,那就會沿著融資燒錢——補貼拉流量——虛增用戶——上市套現這樣的單一路徑狂奔,並且認為上市就是最終勝利,就是萬事大吉,結果成為做空機構的“獵物”。

這樣,頂著“原罪”的互聯網企業也會形成路徑依賴,而忽視了商業的本質是什麼,企業的價值是什麼。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燒錢式創新”之所以能夠大行其道,其實與各種“奇怪理論”的助推是密切相關的。這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所謂的“互聯網思維”,還有與之相伴而生的“唯快不破”理論。

除了做那種特別的事,誰都知道快比慢好,做生意的人更懂,“唯快不破”根本就不叫什麼理論。但是當“快”成為衡量企業發展的唯一指標——融資快、燒錢快、獲取流量快、上市快,互聯網企業往往忽視了企業的價值,“原罪”就真的變成一種罪惡了。

O2O、P2P企業的快速興起和大面積死亡,就是在“唯快不破”的光輝理論指引下被帶入歧途的。順便調侃一句,創業者要遠離那些“ABA型”名稱的行業或企業,比如O2O、P2P、ofo等,也不要用鹿作為公司的標識。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調侃歸調侃。為什麼O2O企業會一夜之間會千樹萬樹梨花開,然後一夜之間又紛紛凋零呢?正是因為其商業模式太過依賴於燒錢,產品和服務很多滿足的都是偽需求,當資本清醒過來,就趕緊撤退,剩下一地雞毛。

有些O2O企業的商業模式是美甲、按摩、理髮的上門服務,這些服務的需求是低頻的,而且線上獲客的成本比線下還高。多做一單業務就多虧一筆錢,只能通過融資來維持,根本看不到盈利的可能。可以說,這類企業除了燒錢、買流量,揹負著“燒錢式創新”的原罪,實際上是完全偏離商業本質的。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P2P網貸的商業模式更有趣。P2P企業只要是遵循“唯快不破”的理論,就會死得更快,反倒是做得慢一點、穩一點,會存活下來,甚至過得不錯。

原因何在呢?因為網貸這種商業模式的核心能力不在於獲客,而在於風控。當風控的成本比銀行信用貸款的風控成本還高,那麼獲客越快越多,風險就越大。這裡把違約的成本也算在風控成本里。

為什麼騰訊的微粒貸能夠做好,因為它通過社交數據可以把風控成本降得比銀行還低,做小微貸款就沒有問題。而絕大多數P2P公司,當沒有形成降低風控成本的能力時,做得慢一些是活下去的唯一選擇。

P2P網貸商業模式從理論上說是行得通的,但是國內的絕大多數P2P企業把“經”念歪了,一味的追求速度、追求流量,結果把整個市場都搞壞了。當宏觀政策方面開始去槓桿,P2P企業就大面積死亡。

最近發生的一系列互聯網中概股公司遭遇做空事件,希望能夠給國內的互聯網創業者以警示,要回歸到商業本質,思考能夠給用戶和市場帶來哪些實質性的新價值,真正的做實用戶留存與活躍度。

水至清則無魚,互聯網創業企業揹負點“原罪”也可以理解,就是別讓人家那麼輕易的渾水摸魚。

瑞幸效應裂變,互聯網中概股公司存在“原罪”嗎?

你是否也希望把自己變得值錢,是你應對時代變化最好的武器!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真知灼見APP,私信【上新】獲得更多優質課程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