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是怎么从建设到投运

电厂是怎么从建设到投运

现在的电站

009年3月31日,位于贵州省关岭县境内北盘江中游尖山峡谷河段的马马崖电站建设公司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马马崖一级水电站即将应运而生。马电人也从此踏上了为在马马崖这片土地洒下满腔热血的奋斗历程!

2012年9月14日,成功实现大江截流;2012年12月25日,大坝首仓混凝土浇筑;2013年5月29日,尾水闸门具备挡水条件;2014年11月10日,导流洞成功实现下闸挡水,大坝通过底孔过流,并按照设计要求开始进入蓄水阶段;2015年1月10日,首台机组并网成功。这一连串的数据,是马电人在各级领导的带领下,用汗水和智慧辛勤耕耘的劳动成果。

尤其是2015年1月10日,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当运行值长一声开机令下,1#机组水轮机开始转动起来的那一刻,历史不仅记住了这激动人心的时刻,也记住了马马崖人喜极而泣的面容,因为这象征着马马崖又跨过了一个新的里程碑。此时,为了机组能顺利并网连续奋战的马电人嘴角上扬,似乎已经忘了自己已经连续在岗30多小时了,成功的喜悦已然掩盖了他们疲惫的身躯,我相信此刻他们是值得骄傲的,付出得到了回报。

成功的取得是需要条件和强有力的辅助措施的,为了机组按计划顺利投产,马马崖发电厂始终坚持团结协作、真抓实干这一基本原则,不断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增进各部门团队协作,创新创优、多措并举、攻坚克难。提出了“振奋精神,坚定信心,大干一百天顺利完成马马崖电厂投产发电任务”的号召,不负众望,继2015年1月10日,首台(1#)机组投产发电后,2月11日,4月30日,6月2日,2#机组、4#机组(生态机组)、3#机组陆续投产发电,实现半年四投。细细回顾,从原来的满山荆棘到建成现代化的电厂,一路走来,风雨兼程,但一直有那么一股劲在支撑我们前行,我想那就是应该是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文化。

电厂是怎么从建设到投运

水轮机安装中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起初的马马崖,可以说是穷山恶水,地势险要,要在这种地方修建一座电站,可是说是困难重重,我们靠什么呢?那就是我们马电人不屈不饶的精神,逢山开路,遇水塔桥,迎着困难前行,就是这样一种精神,几年的光景,马马崖电站从无到有,从基建到投产,从投产到安全运行800多天,这就是马电精神深入人心的最好写照。

在岗一分钟 安全六十秒

一个企业要长远发展,无论何时何地,安全是第一位。马马崖从基建到投产发电,都将安全列入首位,电厂(建设公司)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管理理念。成立应急管理体系,编制各类应急预案,并按预案进行演练,如“消防演练”、“小区暴雨演练”等,提高大家的应急处理能力和各部门的协作能力。并及时修改预案,提高预案的可操作性。每年进行安全知识竞赛,强化安全意识、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安全素养;始终坚持预防为主,编制危险点预控措施,事故预想结合创新和7S管理,编制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并进行宣贯,实现人人知安全,人人守制度,人人敬安全。

电厂是怎么从建设到投运

师傅给刚毕业的大学生讲解图纸

屈已者能处众,谦虚者能处身

在自身摸索进行的同时,马电人不骄不躁,谦虚谨慎,借鉴兄弟单位以及优秀同行经验,结合自身特点,立足于把马马崖打造成一流电厂而开展工作。同时挖掘优秀人才,悉心培养,内培外培相结合,按照自身条件,制定培养计划,培养方向,通过签订师徒合同,促进新进大学毕业生快速成长、成才。

无规矩不成方圆

马马崖是一个新厂,如果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必然手忙脚乱,鉴于此,马马崖在借鉴先进经验的同时贴合实际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标准,确保了各项工作得到有条不紊的推进,为马马崖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电厂还制定各项应急预案,不断完善不安全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并集中进行事故演练,针对演练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及时修改完善,提高预案操作性,为电厂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正是这样不屈不饶,不服输,坚持不懈的马电精神,伴着马马崖一路前行到今天,我相信,有这样的一群人不断传承着马电精神,马电和黔源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电厂是怎么从建设到投运

员工在给领导介绍端子排的连接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