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网上的退税攻略是真的吗?

申税小微:

最近,我看到网上有很多关于个税年度汇算的操作攻略,有些内容是关于如何操作可以多办理个税退税。我也在自己的朋友圈看到一些分享。对此,我非常疑惑,特来求证。

【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不明真相的群众


【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近日,申税小微收到不少类似咨询。在这里,必须要特别提醒!!!

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工作正式启动,已有不少纳税人纷纷在各大网站分享收到的个税退税金额。

事实上,汇算清缴的本质是在平时已预缴税款的基础上“查漏补缺、汇总收支、按年算账、多退少补”,对于预缴税额大于应纳税额的,才能办理退税。因此,在您办理个人所得税年度汇算时,请如实申报,诚信纳税。


为此,申税小微准备了两个案例,请大家关注。

【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案例一


在网上看到许多人收到了个税退税后,小王兴致勃勃地下载了个人所得税APP进行年度汇算申报试图退税,但发现自己的个税已缴税额与应纳税额一致,既不用补税也不用退税,小王有些失落。

此时小王的同事向他“传授”了虚增减税项目的“退税攻略”。改改数据就能获取退税?小王于是将已缴税额全部填入减免税额并进行退税申请,最终产生了3000多元的退税额。

可是好景不长,主管税务机关马上监控到小王的异常申报数据并与小王取得联系。小王随即承认自己并没有法定减免事项、填写的减免税额不属实。税务机关对小王的虚假申报行为进行了教育批评,同时作了相应的税法普及与宣传。

【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敲黑板】


虚增减税项目后果


【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纳税人申报时虚增减税项目的,将面临税务行政处罚,并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三条规定,对纳税人偷税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纳税人编造虚假计税依据的,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不缴或者少缴应纳税款的,由税务机关追缴其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滞纳金,并处不缴或者少缴的税款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案例二


年度汇算试算需补缴税款的小李,看到网上流传的“退税攻略”视频后,试图通过虚报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信息的方式避免补税。于是小李依照所谓的“攻略”投机取巧,伪造填报了一条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数据,试图虚增全年12000元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使得年度汇缴申报后不需要进行补税。

主管税务机关在日常监控中,对照小李的年度申报数据,很快发现了异常。在与小李取得联系要求补正相关的材料时,小李支支吾吾,无法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经过政策讲解,小李认识到自己不实申报的错误行为,撤销了错误申报。

【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敲黑板】


虚报专项附加扣除


项目信息后果


【注意】!!这些个税年度汇算“攻略”有误导!


纳税人如未依法如实填报专项附加扣除项目信息,不仅可能面临税务行政处罚,还会记入个人纳税信用档案。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第二十九条规定,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主管税务机关应当责令其改正;情形严重的,应当纳入有关信用信息系统,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涉及违反税收征管法等法律法规的,税务机关依法进行处理:

(一)报送虚假专项附加扣除信息;

(二)重复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三)超范围或标准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四)拒不提供留存备查资料;

(五)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同时,除承担上述不如实填报的法律后果外,还可能对享受专项附加扣除造成一定影响。根据《财政部 税务总局关于个人所得税综合所得汇算清缴涉及有关政策问题的公告》第三条,居民个人填报专项附加扣除信息存在明显错误,经税务机关通知,居民个人拒不更正或者不说明情况的,税务机关可暂停纳税人享受专项附加扣除。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因种种原因未能与原作者联系上,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删除处理,我们只做分享之用,不用于商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