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犯罪,还要经历多少无知,才能活得像个人样?

2018年已是历史,2019年即是将来,可能还有不少像我一样即将迈入中年的人,依旧怀念儿时的纯真与欢乐。总归是时代会抛弃追不上脚步的人,但这种抛弃让我感觉憎恶与讨厌!让我们先看看几个案例,除了心痛,更多的是无奈。

未成年犯罪,还要经历多少无知,才能活得像个人样?

“我知道我还能偷400多天,到16岁我就不偷了!”

2019年开年,来安警方破获一起盗窃案,两名14岁少年被抓。据警方介绍,两人在多地作案40余起,涉案价值20多万元。

他们曾在网上搜索得知自己还不满16周岁,在民警审讯他时,一人有些得意地说:“我知道我还能偷400多天,到16岁我就不偷了!”

钻了法律的漏洞之后,我实在想不到,这种得意与嚣张会出现在这花一样的年纪身上。


“我杀的又不是别人,她是我妈啊”

2018年岁末,一位记挂女儿的老人,满怀欣喜的去女儿婆家走门,家里被女儿收拾的整洁干净。吴林当时十分镇定,并对外公谎称:“妈妈去外面了,没在家”。

在邻居的好心提醒下,老人不得不翻窗爬进卧室,映入眼帘的是女儿浑身的鲜血,双脚被肢解,手腕里的骨头都露了出来,浑身上下至少20处伤口。

于是吴林被警方逮捕!

未成年犯罪,还要经历多少无知,才能活得像个人样?

在里面呆了短短两天,因为没有到达负刑事责任的年龄,吴林被派出所释放。

面对记者的镜头,“弑母男孩”吴林毫无表情地说到:“我杀的又不是别人,她是我妈啊!”。

当记者问到,以后有什么打算时,他说:“学校总不能不让我上学吧”

人性可以有多恶?或许深不可测。

事发后,为了偏袒孙子,这位同样生儿育女的奶奶居然忘儿媳妇的身上泼这样的脏水:

“是那个女人出轨,和别人上床,被奸夫杀了,不是孙子做的。”

吴林的爸爸和奶奶仿佛竟成了受害者,他们唯一担心的孩子是今后上学的事。全然不顾那个尸骨未寒,为他们家传宗接代的可怜人!

从吴林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冷漠和有恃无恐。在这个信息爆炸的年代,这样的新闻早已传遍每个角落。当时就有人担心,这样的事会被其他无知青少年效仿,不信言中。


“锤杀双亲的13岁少年,那锤子本来是父亲养家糊口的工具”

也是2019年年初,距离吴林杀母案,时间短短一个月,这次,是去生命的是双亲。

罗毅父母的寿棺停在堂屋的中央,厢房里亲属围着煤炉坐着,不时唉声叹气。罗毅的姐姐罗晴(化名)要么对着前来吊唁的人笑,要么低头不语。

未成年犯罪,还要经历多少无知,才能活得像个人样?

“我恨死他了。”罗毅的大伯罗生(化名)自称不知该怎么面对,沉默良久后,他补充道,“可他还是罗家的血脉啊。”

稍晚些,罗毅被当地警方抓获。老人起身一瘸一拐走向人群向亲友宣布这个消息,“在云南大理逮住的。”说完蹲在地上失声痛哭。

罗毅在课堂作文中虚构了幸福的生活,也亲生断送了自己回家的港湾,没有退路!

看看这三庄案子,一个是我还能偷400天、一个是我杀的是我妈、一个是锤杀双亲、乌鸦尚且反哺,何况人乎?但几个孩子没有,他们是无知吗?但是他们却知道未成年犯罪不用负责,于是他们随心所欲,甚至愈发嚣张,因为他们不怕。

虽然他们做了自己终将悔恨一生的事,但我们却不能把责任全部推到他们身上,他们有的是留守儿童,缺乏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引导,长此以往,心里慢慢积蓄了大量的负能量而无法排泄,转而向更刺激、诱惑力也更强的网络、或者其他高档消费靠拢,因此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了最坏的结果出现。

我害怕以后还会有类似的事发生。

未成年犯罪,还要经历多少无知,才能活得像个人样?

我没有资格去评判对错,我只想起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分享到:


相關文章: